激战上甘岭(8)—上甘岭战役第8、9天:我军连续组织反击

作者:聂济峰

【战况概述】

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从10月21日开始,至10月29日结束。10月20日,志愿军第3兵团根据志愿军和人民军联合司令部的指示,决定以刚从金城前线阵地上换下来,正在陆续开往谷山地区休整途中的第12军,作为上甘岭战役预备队,先调该军第31师全部,继调该军第34师第100团、第106团和第35师第103团,共六个主力团,陆续开往上甘岭地区,准备参加决定性反击作战。同时,指示防守部队,以坚守坑道为主,并集结力量,补充粮弹,为进行决定性反击做好准备。这一阶段,以坑道为中心,同敌人展开了破坏与反破坏、围攻与反围攻的激烈斗争。


上甘岭战役第8、9天(10.21-10.22):战役第二阶段开始我军连续组织反击

【资料补充】

10月21日,这是上甘岭战役的第7天,头夜刚夺回的表面阵地,又被敌人攻占。美国以密集队形,把整连、整营以至数营兵力,一波一波地往山上赶。战役头六天,我已歼敌8000余人,但由于山上的岩石已被打成没膝的粉末,阵地上修不起坚固的工事,志愿军第45师的防守部队伤亡也很大,一个连打不到24小时就没有人了人了!

秦基伟向邓华代司令汇报说:“这种拉锯式的反复争夺,已进行七昼夜了,表面阵地失而复得,多次易手。为决定性的反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我们的意见是:暂停反击,前沿部队转入坑道,以小分队活动和敌人周旋,把敌人抓住,牵住他的牛鼻子。同时调整部署,整补部队,研究战术,抓紧准备进行决定性反击。”

“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同意。”邓华分析了战场形势说,“目前,敌人成营成团地向我阵地冲击,这是敌人用兵上的错误。是我歼灭敌人的良好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大量消灭敌人,继续坚持斗争下去,可置敌于死地。”

秦基伟听了邓华代司令员的指示,向周副军长和张参谋长传达后,立即作出决定:命令部队,转入坑道斗争。

45师在22日的时候已经伤了4000多人,但仍组织了三个连,在22日晚上的下半夜也就是23日凌晨,除了配合537.7北山的反击外,还在597.9高地的阵地组织了一次反击。这次反击的三个连,一个连反击2号阵地,另两个连分别从西北山口和坑道里头直接反击主峰。

【资料补充】

21日,为配合上甘岭作战,第29师85团侦察排,夜袭柏德里以东无名高地,6分钟结束战斗,全歼美军第7师第17团第5连一个加强排,自己无一伤亡,荣获志愿军司令部和第3兵团通令表扬。

坑道里头的那个就是134团8连,但此时在那儿守着的“8连”已经不是原先的“8连”了。因为那时候师里规定,为了加强抗守坑道的力量,所有部队不论属于哪个连队的,到了坑道里一律统一叫8连。所以到了20日,597.9的主坑道里就有了16个建制单位的人员组成的这么一个连队。

这个8连队还包括秦基伟抽调的他的两个警卫排。他们是19日那一天晚上反击时进的主坑道。这两个排或许是由于情绪过高,结果在运动中间伤亡很大。邱少云精神传到45师的阵地时就确认:为了整体的利益,自己牺牲了也不吭声。但在运动过程中有的战士负了伤就“咳呀咳呀”地叫,负伤以后当然疼,但是在前线除了自己以外谁能来救护啊?山上山下全是工事,上头就是敌人,你一“哎呀”,什么都可能打下来的,于是那两个排的部队暴露了。80多人的两个排进到坑道里头时只剩下22个人,但这二十几个人的“财产”到坑道里头价值就很大了。此外8连这一晚上还收集了不少人,又组成了一个100多人的连队,这相当有气概了!所以我们确定抽60个人,组成两个排参加反击。这60个人都是宝贝,不知道和敌人拼过多少回命了!

这一天晚上反击2号阵地时发生误会,实际上反击0号阵地的那个部队并没有完全打上去,真正打上去的就是坑道里的这60多个战士。他们上去之后很快地就把敌人一个连完全消灭了,之后敌人用一个连反扑,我们的战士就和敌人拼,战斗非常惨烈,我们最后只回来两个重伤员,还是爬到坑道里头的,其他的都牺牲了。

这一天的反击,炮用得比较好。以往只能准备五分钟到七分钟的炮火打击我们就开始进行反击了,这一天把两、三天反击的炮弹用于一天,所以先是进行了五分钟的炮击。敌人知道,按规律五分钟一过我们就要开始反,但这次五分钟过后我们并没有反击,炮兵做了一个假延伸,我们也打机关枪,弄得就像反击了似的。敌人都出来占领阵地,准备应付我们了。这时我们又突然进行了十分钟的炮火袭击,这一下子就把敌人打得够呛。之后,我们的炮火又一个假延伸,步兵还没有冲锋,后头、前头敌人又都动了,那时候就用火箭炮打了一个齐放。不仅打了敌人的阵地,连他的预备队都覆盖了,随后又是三分钟的炮击,这时部队才开始反击。

那天晚上整个阵地反击都比较顺利,敌人伤亡比较大,死的、活的堆了一大堆,所以西北山腿这个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点,一直延续到凌晨三点多钟快四点钟了才攻下来,因为这一点迟了,所以敌人有了准备。可以说,如果不是0号阵地这一点没有打上去增大了我们的伤亡外,其他地方由于炮火延伸好,我们伤亡会更小一点。部队反击上去以后,山上的战斗就不多了,主要是打扫战场。

这一天晚上消灭了整整五个美军连,而且还是美7师的主力部队。美7师的三个团的资历都很老,31团、32团都是在二战前建立的,还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而17团是在南北战争时期搞起来的,到1952年的时候已经有108年的历史了,最后他把这个团也拿上去了。


上甘岭战役第10、11天(10.23-10.24):我军以沉重代价反攻主峰,美7师伤亡惨重退下阵地

10月23日,这三个连反击主峰,战绩颇佳。特别是坑道里8连的60位同志,他们都是各个连队的精华,上去以后就打掉美7师的一个连。之后美军调来反扑的一个连也在我们激烈的争夺战中被打掉了。

我参战炮兵还是抓住有利时机,于10月23日至27日数次由师炮兵指挥所统一组织对攻占我表面阵地之敌和敌纵深物资堆积站及部队集结地,实施炮火袭击,给敌人有生力量和物资以重大杀伤和破坏。

23日,我以炮兵第2师第30团1个营和第60军加农炮1个营,对注罗峙、立石、杨谷、松洞之敌炮兵阵地进行猛烈轰击,共毁敌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29门,迫使敌炮兵阵地后撤2至4公里。

这样子打到23日、24日,我们几乎将美7师的部队打了一个遍,甚至有的交战两次,双方消耗都很大。但是,我们的力量损耗也不小,打到最后我们那60位同志只有两个同志负着重伤爬回到了坑道里。

上甘岭战役自开始以后就一直在不停地在争夺阵地,我们的战术是将反击延长到月底,也就是打到他没有劲儿的时候,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每场争夺战中选好点,打好战线。

整条战线,从指挥上来讲我们配合得很紧密,各个战线都打得很紧、打得很好。15军的44师,在381高地、391高地等几个点儿上展开了争夺战,像85团是个侦察部队,它在柏德里南山和敌人争夺,歼灭了敌军一个排。

就这样打到24日以后,敌军的伤亡人数已达到4000到5000多,有的连队最后就剩几个人了。这样一来,美7师就无力再打了。所以24日到25日就被迫退下了阵地,到25日敌人伤亡5000人,他的连队也剩不了几个人了,到了实在受不了的程度!美7师不能再打了,于是撤下了阵地,那是非常狼狈的!

这一期间,我除制敌于前沿阵地使其未能扩张外,还经常主动出击,歼敌500余人,为我大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自己的力量也消耗很大了。


上甘岭战役第12、13天:伪、美军无力守阵线,我军紧咬阵地不放松(25、26日)

【美军态势】

美国侵略军在第一阶段遭受沉重打击后,为了维护其帝国主义盟主的地位,仍然继续平凑力量组织进攻。敌军一面以各种办法围攻志愿军坚守的坑道的部队,一面继续为实施进攻调整兵力部署。10月25日,将遭受重大创伤的美军第7师汉滩川以东的防务和进攻597.9高地的任务交给南朝鲜军第2师,美军第7师则西移,以防志愿军从汉滩川以西向其侧翼出击;并将南朝鲜军第6师的防区向西延伸,以缩小第2师的防御正面;同时以美军第3师接替南朝鲜军第9师所在铁原地区的防务,南朝鲜军第9师则东调金化以南史仓里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

到25日,美军已无力再守这个阵线,只能撤退;另一边的伪9师也没有力量和我们再对391高地进行正面的争夺了。美3师是主力,原来是准备用到上甘岭方向的,但由于伪9师四个团的伤亡比较大,此时也不得不从芝浦里又转到铁原,接替了伪9师的防务来到我们的正面担任防守。

我们内部做了调整,在391高地这个地方,决定由132团换下87团继续与敌争夺。132团换上去后趁美3师正处在换防过程中又把391高地的南山打下来了,这就意味整个391高地包括南山、北山都被我们控制了。为此,美3师不停打炮争夺了几天。但因为这个阵地是伪9师丢的,它不像伪军的压力那么大,所以总是争夺不下来。

【我军调度】

志愿军第3兵团又根据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指示精神,决定第15师第29师接替第45师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外的全部任务,以便使第45师集中力量用于上述两高地的争夺战。原第29师第87团发利峰、王在峰地区防务,团则由第44师第132团接替。另将炮兵第7师1个营、炮兵第2师4个连和高射炮兵1个团加强给第15军。

我方战线的其他点上,130团从第一阶段开始就在不停地反复争夺阵地,最后终于把东边大约3公里处的一个山头打下来了。也是在23、24日,我们把那个阵地巩固起来了,敌人攻是攻不下来的;还有像85团打的柏德里南山,歼灭了敌人一个排以后又将失地收复回来。

我们在正面的战斗中,基本上是只要想打的就可以打下来。但是上级有意识要把敌人牵住,所以又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不要急于反击,要充分地做准备,等到反击的时候就准备跟敌人再争夺几天;二是因为因为美国本国人以及外国人并不了解真相,所以美军为支持杜鲁门选举,极尽其能鼓吹宣扬“铁三角战役”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以及美军的势在必得,甚至不惜向联合国及国际舆论吹嘘,他们以及已经占领了共军的两个阵地等,上级就抓住他这一条,想法把美军拴住。

【资料补充】美军“摊牌作战”前12天战斗报告

当10月14日联军向三角山和狙击兵岭等地区发动“摊牌作战”的第1天,由于共军第38军10月3日向荚9兵团所据守的“白马山高地”发起的战术进攻而引起美军所进行的反击持续至今,使得对‘摊牌作战’开始时的炮火支援和空袭行动不得不有所减少,中共第15军的部队严阵以待。三角高地及狙击兵岭的激烈战斗表明,中国人不肯轻易放弃他们所占领的598高地——狙击兵岭一带地形。

10月14日,在中部战线铁三角地区的两角发生激烈战斗,联军部队在炮兵和坦克的支援下,在金化以北发动进攻。联军进攻部队向金化以北三角高地发起波状攻击,粉碎中共军的猛烈抵抗,夺取两个小山头。联军空军支援金化以北联军地面部队进攻作战。共军当夜发起猛烈反击。

10月15日

△美第7师继续猛攻,击溃三角高地山顶之敌。

△中转军向三角高地和狙击棱线联军发起猛烈反击。韩军部队从狙击梭线A高地后退。

△美野战军司令官哈兹上将为视察前线美军抵达汉城。

10月16日

△韩军2师在坦克的支援下发起进攻,再次攻占扭击棱线的A高地。

△美第7师除派开司高地外,全面控制三角高地。

△美步兵部队在坦克的支援下,攻击三角高地群的“耶尼鲁塞耳”高地。

△三角高地和狙击梭线战斗继续激烈进行。

△联军在“耶尼鲁塞耳”高地和砂丘棱线击退共军的进攻,坚守该地区。

△共军自18时至零时,发射炮弹23,400发。

10月18日

△韩军控制狙击棱线的三分之二,击退共军的顽强进攻。

△美第7师攻占派开司高地,从而全面控制三角高地。

10月19日

△中共军分别投入1个团兵力,向狙击棱线和三角高地发起夜间进攻。

10月20日

△韩军部队在狙击棱线主要高地同中共军展开白刃格斗,并击退敌人。

△美军丢失三角高地群中最西北边的派开司高地,其他仍然占领。

10月21日

△韩军第2师在狙击棱线A高地击退中共军的夜间进攻。

△狙击棱线和三角地的战斗规模变小。

10月22日

△韩军部队在狙击棱线A高地遭敌两个营的进攻,丢失阵地,9个小时后恢复阵地。

△韩军部队在狙击棱线东北袭击共军阵地。

△三角高地战斗比较平静。

10月23日

△韩第2师在狙击棱线击退共军1个连的进攻。

10月24日

△韩军部队在友军航空兵大力支援下攻占狙击棱线北侧高地。

10月25日

△韩军部队经4个小时激战重新夺回狙击棱线A高地。

△美第7师对三角高地群的派司开高地实施第2次争夺战归于失败。

10月26日

△联军经激战占领狙击棱线北边Y高地南麓阵地。

△共军小分队利用夜暗袭击狙击棱线和三角高地群的“耶尼仟塞耳”高地。

范佛里特建议克拉克:鉴于美7师9个步兵营中已有8个营参加了这场为期12天的战斗,死伤人数已达2000人之多,而中国军队仍然占领着三角高地的派克司峰并有情况表明中共军正在从东线调动近两个师的增援部队,因此,他要求除紧急运输弹药和补充兵员外,并已经下令美7师撤出阵地到后方休整补充,而由韩2师接替美7师,独自担负攻占三角高地和“狙击棱线”的任务,并将韩2师原防守的灰古介至外也洞的右翼地域移交韩6师接防。

美7师由于伤亡到那个程度已经没办法继续了,所以就把西边一个团的阵地给了美3师,而东边另一个团的防务任务则交给了伪2师还没有用的那一个团。所以美3师除了接伪9师的防,还接了美7师一个团的防务。

美7师按三角形展开了一个营作防御,为了支持这个团的兵力,连队中补充的伪军人数就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另外他还有阿比西尼亚营和哥伦比亚营这两个营。这样一补充,敌人的战斗力就很差了。我们的130团在上南山和反击381阵地的时候,一个侦察排能歼灭他两个排,而且主要是以朝鲜人为首,这就是说美国人对伤亡已经受不了了。

在上甘岭的这两个阵地上,我们为了不暴露准备的情况,所以基本上是坚守坑道,只在夜间进行小反击和袭击。白天我们的炮兵就抓住有利的时机打击敌人。因为我们在地下的坑道里,而敌军在表面阵地上,我们基本处于“楼上楼下”的态势,所以这也便于我们的大炮进行轰打。我们采取炮火急袭和单炮射击,再加上我们坑道里头的反击,给伪军造成的伤亡很大。

伪军的一个团上来头两天显得比较厉害似的,因为美军给了他阵地他想要守住,所以26日他还想法子破坏我们的坑道。美军破坏坑道就过吃苦头,这次伪军也不例外。

美军为了破坏我们的坑道采取了各种办法:打硫黄弹、搞炸药、用重磅飞机弹轰炸、用炮集中打坑道口,也采取步兵冲,但这些办法都失败了。伪军的战斗力不如美国人,但他们有督战队,其实就是送死的。所以他除了继续采取这一些手段以外,还想法子要爆破我们的坑道。

我们2号坑道的两个口,他炸塌了其中一个口,并用兵袭击、进攻主坑道。但由于我们20日就转入了坑道作战,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所以面对伪军的破坏,反击得也是比较厉害。伪军攻坑道口,我们就在坑道口附近设伏,有意识地把他引来,再加上夜袭,打了他几下他就不行了。由于他们一个营守一个白天就伤亡三分之一,有的伤亡了二分之一,所以等守到28日时,这个团的战斗力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资料补充】

为了确保坑道的安全,必须阻止敌人接近与破坏坑道口,除组织纵深炮火及侧后方的机枪火力严密保护坑道口、不让敌人接近破坏,退守坑道的分队还在坑道口用麻袋装起土石修筑工事,阻击敌人,并将交通壕与坑道口连接起来,以利机动。第134团第8连排长魏学进、副排长李怀先,建议在坑道口处挖一个深坑,再由坑道内向外挖一条通向深坑的交通沟,使敌人投来的炸药包和手榴弹都顺着交通沟滚到深坑里爆炸。同时坚守部队还组织在坑道口开展冷枪杀敌运动,阻击敌人。

第134团第5连第4班坚守597.9高地2号至8号阵地间小坑道11昼夜,在和上级完全断绝联系的情况下,自觉开展冷枪战,歼敌220人,自己无一伤亡。第134团第8连坚守在597.9高地1号阵地坑道时,先后补充的大部人员为炊事员、运输员、机关勤杂人员,技术差,没有实战经验。他们以坑道为课堂,以敌人占据的表面阵地为靶场,在冷枪战中开展包教保学活动。连长李保成除掌握全面情况外,带头包教。这不仅使大家学会了技术,而且大量歼灭了敌人。3天中共歼灭敌235人,自己无一伤亡。

敌遭我沉重打击后,伤亡惨重。李伪军第2师各团于14日到月底,即重建三次。美军第7师3个团和美军第37团、李伪军第17团、从17日到24日均补入大量新兵。在兵力部署上敌不得不进行调整:把抱川的美军第3师调来接替李伪军第9师防务;将美军第7师主力西调,将597.9高地交由李伪军第2师防守。

26日,志愿军司令部和朝鲜人民军前线指挥部联名通令嘉奖第45师。这对所有参战部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全体指战员越战越勇,杀敌立功运动更加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上甘岭   棱线   伪军   坑道   高地   我军   伤亡   阵地   激战   战役   美军   部队   敌人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