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21讲何吕施张之何



一、何姓的来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东汉灵帝大将军何进异父弟朱苗为车骑将军,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于古代语音流传后来书写作何。郝姓原为北方姓氏,亦为南方郝、杨、刘三大姓之一(见《旧唐书·南蛮传》)。郝古音按《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从音壑。(见《康熙字典》)古代语言相传较多,书写较少,南方语音音调更有曲折变化,因此郝、何同音,经过历代流传,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渐渐被改为何姓。


3、赐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鲜卑姓贺拔氏改为汉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归顺明朝,世袭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氏。


4、以国名为氏。唐朝时中亚地区有九个突厥族小国,史称“昭武九姓”。 后来内迁中原,各以国名为氏。


二、何姓的迁徙分布


西汉时有蜀郡何氏,东汉时有扶风何氏,南阳何氏,魏晋时有陈郡何氏,说明四川、安徽、陕西、河南均有何姓分布。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姓何的历史名人有谁

1、何尚之(382年—460年),字彦德。庐江郡灊县(今安徽霍山)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大臣,东晋散骑侍郎何准曾孙、南康太守何恢之孙、金紫光禄大夫何叔度之子。官至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兼领中书令。

2、何休(129年--182年),即何子,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兖州西南)人。中国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家,儒学大师。口讷,不善讲说,门徒有问者,则用书面作答。诏拜郎中,因不合于自己的志愿,以病辞去。

3、何承天(370年~447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天文学家、音乐家。西晋右卫将军何伦侄孙。何承天五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师从舅父徐广,东晋末年先后任辅国府参军、浔阳太守等职。

4、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杜甫将二人合称“阴何”。

5、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时期外戚、大臣,灵思皇后之兄。初以妹妹何氏有宠,拜为郎中,后历任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等职。黄巾起义爆发时,拜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发现并镇压马元义的密谋,因功封为慎侯。


全国何姓有多少人?

何姓现在中国内地的人口大约有1600多万,加上居住在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全世界各地的人口总数已经远超过2000万,何氏族人的足迹遍布世界五湖四海,根深叶茂。国内何氏家族居住最为密集的省份在广东、四川、湖南三省,其次分布在河南、江苏、江西、浙江、安徽、重庆、贵州、广西、云南、福建、湖北等全国各个省市地区,人口分布总体呈南方密集北方少的局面。秦汉时期,何姓在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子孙繁衍,而安徽的韩何家族世代居住在庐江郡,成为望族!东汉时代已经有何姓翻过武夷山,岭南进入福建广东定居,唐朝时中原大移民,大量何氏家族迁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明朝末年开始有何姓进入台湾岛居住……到宋朝时期,何姓全国人口大概有66万,居全国姓氏22位。明朝时候,何姓大约102万,全国姓氏中居16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庐江   太守   之子   明朝   中原   百家姓   江西   安徽   福建   河南   东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