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国军:被遗忘的金三角血泪史


1950年初,寄居台北的国军陆军中将李弥收到何应钦副官的一封电报,彷徨不安的他顿时精神一振。电报中称:国军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和第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等人,率所部共1000余人,进入缅北,成立复兴部队,请求台方空投补给。李弥得知老部下们身陷金三角,孤立无援,急忙找台湾当局给予援助,但得到的答案却是:目前支援极难,希望孤军自求生存,汇去泰铢五万元。

失望的李弥决意赶赴滇南地区,收容部队,负弩前驱,为国效命。未得到台湾当局批准的情况下,李弥于当年2月偷渡香港,又以“龙惠农”的化名取得葡属澳门的护照。历经两个月到达泰国曼谷,终于与李、谭等人取得联系,并拨私款十万美金供给孤军。这支遗落在金三角的国军,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流浪。

1

这支残军的命运岔口,始于政权鼎革的1949年。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率部起义。驻滇蒋系部队第8军(军长李弥)与第26军(军长余程万),仍围攻昆明。尤其是李弥,云南不但是他的故乡,还是抗日战争中他所在的第8军将士为国捐躯之地,他对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李弥虽然在卢汉投诚后一度接任云南省主席,想力挽狂澜,但为时已晚,随着云南解放,国军兵败如山倒,李弥在混乱中逃往台湾,其手下残兵或退或降,生死未卜。

1950年1月,709团团长李国辉将仅剩的粮食分给手下将士,率军突围,前往墨江、普洱。与此同时,谭忠等人率领的278团也在苍苍莽莽的丛林中艰难前进,将士们因身染疟疾,相继病倒。2月14日,两支残军最终辗转来到滇南西双版纳的景洪会师一处,他们商议应该留在云南打游击,还是设法前往台湾。

两天后的晚上,正是农历庚寅年的大年夜,本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时刻,可残军中的将士们很多再也回不到故乡,也见不到失散的家人。这夜,他们遭到围剿,死伤惨重,在新一轮的追击中一路溃逃,进入缅甸境内。

2

然而,缅北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予残军更多苦难。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中,带来疟疾的毒蚊犹如梦魇般在每个人身边盘旋,蚂蝗如树叶悬在枝干一般吸附在人的身躯上吸食鲜血,雨水如潮水般倾泻而下,将士们在泥泞的山地中举步维艰。

即便进入缅甸,残军也没有等来喘息的机会。缅甸所在的金三角是一片局势混乱的是非之地,深受民族问题、经济落后和恶劣环境的困扰,长期扎根的反政府武装和毒品贸易。前方是异域,后面有追兵,残军的未来,不知在何处。

幸亏军中还有一部损坏的电台,进入缅甸后,李国辉命人赶快将其修理。他一直守在电台旁,直到它向台湾发出第一个信号。台湾当局的回电却让他们心寒。台方自顾不暇,无法提供支援,只能由残军自谋出路,就连前长官李弥也无能为力。

这支军队,曾经为国出生入死,很多人还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如今台湾抛弃他们,缅甸政府更不允许他们在缅北地区久留。如此绝境之下,李国辉和谭忠的悲观到了极点,但他们为了手下千名士兵,依旧强打精神。

李国辉以“中华民国反共抗俄复兴部队”为旗号重建队伍,由他任总指挥,谭忠任副总指挥,总部设在小孟棒,聚集流窜到金三角的散兵游勇,在短短两个月内将部队扩充到3500人。

为了生存,他们建设营地,开垦荒地,接受华侨的零散接济,甚至为毒贩子运送鸦片,收取保护费。入缅之前,李国辉便与部下约法三章,要求全军不许伤害老百姓,不准抢劫、强奸妇女,违者格杀勿论。树大招风,随着残军队伍不断扩大,缅甸政府对这群异国来客早已忍无可忍。

1950年5月20日,缅甸国防部向残军摊牌,他们来到“复兴部队”总部,勒令他们10日内撤出缅甸。谈判无果后,缅军派出驻景栋的军团15000人,浩浩荡荡对残军展开围剿,甚至切断了他们前往泰国的道路。无奈之下,李国辉只好率军迎战。无处可去的残军唯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有一线生机。

6月16日,缅甸派出6架轰炸机在小孟棒上空连番轰炸。四个小时内,残军就被炸死一百多人,还遭到缅军疯狂的炮击和扫射。李国辉不得不放弃阵地,率军退入森林,并与缅军周旋了12天。此时,残军已然弹尽粮绝,缅军派来搜山的部队也已疲惫不堪。

困兽犹斗,李国辉决定,冒险向缅军发起反攻。由营长董享恒率领的一支40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疾行140公里,偷袭缅军设在孟果的司令部。不在绝望中爆发,即在绝望中灭亡。从林中杀回的残军如同饿鬼,不仅顽强地夺下孟果,还借着夜雨,闯进位于后山的缅军炮兵阵地,用刺刀与缅军搏斗,缴获10尊重炮。

天一亮,残军向缅军开炮。睡梦中的缅军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这些残兵败将不但杀了回来,还用炮火发动攻击,当即溃不成军。在历时40天的鏖战后,残军以伤亡上千人的代价,奇迹般地击败缅甸国防军。

3

国军以少胜多,击退缅甸国防军的新闻顷刻间登上各国报纸。世界各国才惊讶地发现,缅甸边境竟然有一支中国军队。台湾当局立马对这支残军刮目相看。蒋介石命远在泰国的李弥任总指挥,接管金三角残军,组建“云南救国军”,并为其提供补给。

李弥到后,整编残军,加紧训练,队伍扩大到1万多人,又得到美国每月20万美元的支持。李弥见到李国辉,开门见山地问道,以现在的兵力,可否反攻云南?李国辉对老长官坦诚相告:可以,但我们只能打游击,恐怕不能守。

1951年5月,趁朝鲜局势动荡,残军对云南发起进攻,攻占沧源,孟连等县。李弥以“云南省主席”的名义,发表《告云南人民书》,派人四处张贴布告,分发传单,将国军反攻云南的消息奔走相告。

然而,百姓冷漠的表情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他们并不关心是哪支军队闯入边城,也没工夫关心政治,吃饱穿暖才是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时间仿佛就此凝结,悲怆的气氛预示着残军此次反攻的结局。没有支援,缺乏补给,残军的反攻犹如昙花一现。在残军进入云南一个月后,共军四路围剿部队凭借强大的火力将残军再度逼出边境。孤军深入的残军在战败中再次迷失异域,不知道,到底哪里才是他们的家。

4

回到缅北,残军处境尴尬,再次陷入生存危机。缅甸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残军撤出缅甸,然而几次围剿都无功而返,不得不向美国和联合国求助。1952年,国际舆论下,美国政府停止对残军的援助,给李弥三个建议:第一,反攻云南;第二,进入越南;第三,滞留缅甸。残军无路可走,只能继续留在缅甸。

1953年4月23日,由于缅甸政府的控诉,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以59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台湾当局)通过第707号决议。尽管没有正面指责残军,但已公开表示要促请所有国家给缅甸政府以尽可能的援助,以使用和平的方法促使这些军队从缅甸撤退。

1953年11月,残军士兵登上飞机,前往台湾。第一架运送残军前往台湾的美国飞机在泰国南邦机场起飞,开始了残军的第一期撤退,李弥、李国辉、谭忠等军官全部上交武器,先后飞抵台湾。当初,李弥信誓旦旦要为手下将士讨个公道,但现在,无计可施的他只能黯然神伤,撤往台湾。

1954年3月,就在第二期撤退后,缅甸军方见残军兵力减半,李国辉等领袖已离开,以残军故意拖延撤军,停战期限已满为由,发起大举进攻。残军无力抵抗,留缅总指挥柳元麟只好与缅军谈判,请求对方不要赶尽杀绝,让他们转移到泰国边境,以便继续等待撤退。在缅军荷枪实弹的押解下,柳元麟所部如囚徒般徒步走过绵延的山路,进入泰国。1954年4月18日,第三期撤退开始。据台湾方面统计,经过三期撤退,先后有6572人撤到台湾,其中官兵5699人、家属873人。

5

事实上,撤退并没有结束,还有一大批残军因故滞留金三角。当飞机在泰国南邦机场此起彼落之时,一支由段希文、李文焕率领的残部转移到泰国境内,在经历几年的周折后,辗转到了清莱省的美斯乐。直到上世纪60年代,接替李弥担任总指挥的柳元麟还曾多次重返缅北,组织第二反攻根据地,最终被中缅军队联合进剿。

1961年,国际舆论再次给台湾当局施压,要求残军全体撤离。去哪儿都好,就是不能留在金三角。然而,这次撤退比八年前更加困难,由于残军在金三角逗留多年,很多人早已在这里成家,娶当地女子为妻,他们不愿离开家人,也不愿离开这片他们曾经抛洒血泪的土地。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河流,成为无家可归的游子们最后的寄托。

1961年春季,残军第二次撤退,前后共撤走四千多人。即将前往台湾的残军将士们,纷纷来到山坡上零乱安葬的墓地,向亲人、战友的遗骨告别。漫山遍野,坟冢累累,哭声震天动地。如今,他们又将从异国飞往另一个他乡。

6

在泰国,段希文、李文焕与其他拒绝撤离的残军将士留了下来,他们如水上浮萍、云边孤雁,无依无靠,回不来故乡,去不了台湾。这支残军所驻扎的美斯乐,地处泰国边境,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但是偏僻闭塞。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混居的小村落,房子多盖在陡峭的山坡上,建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

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刚入泰国时,残军的伙食费每人每月还有40-60泰铢,到了1963年经济最困难时,仅剩4铢,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不要提随军家眷。由于卫生条件差,将士们的身体素质也不好,很多人得病后得不到治疗。1964年7、8月间,残军在美斯乐集中200人进行丛林战术训练,就有29人因病身亡。

泰国军方吸取缅军的经验,没有轻易对残军动武,只是下了逐客令,要求台湾当局将泰国境内的残军撤出。台湾当局很不给面子,他们答复:金三角地区的国军已全部撤台,仍在此地活动的军队虽曾属于在缅国民党军,但现在已是当地内部问题,台湾当局对他们不负任何责任,也不再提供任何援助,泰国政府可以对他们采取任何适当措施。

为争取一方栖身之所,残军不得不与泰国政府合作。1963年春,泰国政府同意残军暂时留居泰国,但必须按泰国军方要求收缴武器。残军不得已交出大量武器。金三角武装林立,枪杆子就是命根子,交出枪,残军就只能任人宰割。

7

恶劣的环境中,残军一直坚持到1970年。当时,泰国形势动荡,反政府武装活动频繁。泰国政府决定,利用残军来攻打叭当的反政府武装,一举两得。叭当是清莱省内的一个村落,地处崇山峻岭之间,盘踞着1000多人的反政府武装,泰军围剿多年也未能拿下。

泰国政府向段希文提出条件,事成之后,将正式给予残军居住权。段希文为了结束二十年的漂泊生涯,也为了将士们的后代子孙,同意充当泰国政府的“雇佣军”,接受攻打叭当的任务,但又提出,战斗必须由自己亲自指挥。

泰军问,要多久才能拿下叭当,一个月够吗?段希文回答,一个星期就足够了。最终,残军在段希文的带领下,以78人阵亡为代价攻下叭当。之后,泰国政府将残军改编为“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流离失所的将士用鲜血换回期盼已久的居住证,他们想要的,无非是一个身份。

1981年,泰国再度征调残军,要求他们配合国防军攻打反政府军。此时残军早已青黄不接,1950年跟随李国辉、谭忠跨过国境之南的老兵已年过半百,第二代的年轻人虽然正值青春年少,却从没上过战场。残军选出500人参加,其中年纪大的已50多岁,小的不过十七八岁,军装破破烂烂,泰军看了忍俊不禁。

此役过后,残军中又有260条生命魂归故国。由于与泰国政府合作融洽,残军中的男女老少上万余人终于正式归入泰国国籍。流浪的残军终于有了归宿,可是,贫穷与孤独依旧困扰着这些流落异域的中国人。

1982年,柏杨访问美斯乐:我在美斯乐看到一个10岁左右、面目清秀的孩子,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他低头不语,一再地问下去,他忽然流出眼泪,低声说:我们没有钱。我牵着他肮脏而冰冷的小手送他回家。所谓家,只是一座草屋,泥地上摆着一张光光的竹床,墙角摆着一个冰凉的火炉,如此而已。我像遗弃自己亲生儿子似的,把孩子留在那里,踉跄而出。台湾的孩子们正大批逃学,而孤军穷苦的后代,却用凄怆的童心,渴望走进校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国军   缅甸   血泪史   泰国   总指挥   云南   台湾   将士   军队   部队   政府   金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