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杨贵妃的哥哥,从一地痞无赖做到宰相之位,最后身首异处!

杨国忠,本名杨钊,是唐代著名的权臣,也是杨贵妃的族兄。他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但早年却是一个放荡无行、嗜酒好赌的无赖。他如何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小官做到一朝宰相,掌握朝政大权呢?这里就简要介绍一下他的奇妙经历。

杨国忠年轻时曾在西川从军,从事屯田工作,成绩优异,被授为新都县尉。任期满后,他更加贫困,只得依附蜀地大豪鲜于仲通,后又担任扶风县尉。天宝四年(745年),他的从妹杨玉环被册为贵妃,他便借此机会前往长安,寻求发展。他把蜀地的土特产分给杨氏诸姐妹,并说这是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所赠。于是,杨氏姐妹就经常在玄宗面前替他和章仇兼琼美言,并将他引见给玄宗。玄宗任他为金吾兵曹参军,从此他可以随便出入禁中。

杨国忠在长安立脚之后,便凭借贵妃和杨氏诸姐妹得宠的条件,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则千方百计巴结权臣。不久,他便担任了监察御史,很快又迁升为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便身兼15余职,成为朝廷的重臣。天宝七载(748年),玄宗赐他紫金鱼袋,兼太府卿。天宝九载(750年)十月,他因为图谶上有“金刀”二字,请求改名,以示忠诚,玄宗赐名“国忠”。随着地位的升迁,杨国忠在生活上也变得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贵妃游幸华清宫,杨氏诸姐妹总是先在杨国忠家汇集,竞相比赛装饰车马。出行时,杨国忠还持剑南节度使的旌节在前面耀武扬威。

李林甫死后不久,在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玄宗派命杨国忠担任右相,兼文部尚书。杨国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要职40余门,可谓是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之荣了。

杨国忠执政期间,两次发动了征南诏的战争,由于杨国忠使用无能的将领征南诏,以及士兵深入南诏水土不服遭遇瘴疠,而先后失败。

天宝十载(751年),鲜于仲通率军攻打南诏,遭遇失败。南诏投靠吐蕃。写史的人因为极端厌恶杨国忠而夸大了唐朝的损失。鲜于仲通征南诏时只用了剑南的军队,还没有从外敌调兵。根据《资治通鉴》《新唐书》记载,在征南诏之前,唐朝在剑南只有三万军队。而且还要留兵驻守。鲜于仲通用的军队远少于3万人,损失也远少于3万人,却被写史的人夸大成了损失六万人。

鲜于仲通失败之后,杨国忠下令从两京及河南北募兵去征南诏。人们听说云南多瘴疠、在交战之前就会因为瘴疠死十分之八、九,所以没人愿意应募。杨国忠就派御史把人强制送到军所。早在征南诏之前,唐朝的精锐部队、精兵猛将早就集中在西北的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这些地方,而剑南没有唐朝精锐部队,两京及河南北无武备,几乎没有军队。

在鲜于仲通失败之后,杨国忠从两京及河南北征募的是一些缺乏战斗力的平民组成军队,由李宓率领去征南诏。李宓率领唐军征南诏,到达南诏首都太和城外。南诏闭壁不战。李宓军队粮尽,士兵水土不服,士兵因为瘴疠与饥饿而死的达到了十分之七八,李宓率军返回途中被南诏追击,李宓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此战唐朝的损失也被严重夸大。李宓征南诏只有一次。高适《李云南征蛮诗》记载李宓在征南诏之后返回了长安,“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杨国忠执政期间,不仅对内专权误国,对外也挑起了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与安禄山的矛盾。安禄山是唐朝在东北边境的一名藩镇节度使,他掌管着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军事和政治,拥有十几万精锐部队。安禄山本身是突厥、高句丽、胡人的混血儿,他早年曾经受到玄宗的宠信,被封为“八子”之一,与杨国忠同为皇亲国戚。但是随着杨国忠的权势日益增长,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

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杨国忠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廷的地位,不断削弱藩镇节度使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和军事自主性,甚至想要罢免他们。安禄山作为最强大的藩镇节度使之一,自然不愿意受到杨国忠的干涉和控制,他想要保持自己在边境地区的独立和威望。

其次是人格和信任的冲突。杨国忠是一个奸诈、贪婪、残暴、奢侈、好大喜功的人,他对人民和士兵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私利和享乐。安禄山虽然也有野心和阴谋,但是他对自己的部下和百姓还是有一定的恩惠和关怀,他能够赏罚分明,用人得当,调动士气。因此,在边境地区,安禄山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敬仰,而杨国忠则被人们所憎恶和厌恶。最后是情感和情绪的冲突。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还有一些私人恩怨和情感纠葛。据说安禄山曾经偷窥过杨氏姐妹,并且对杨贵妃有所企图,这让杨国忠十分愤怒和嫉妒。而安禄山也因为杨国忠多次陷害自己而心生怨恨和不满。

这些矛盾在天宝十四载(755年)达到了爆发点。当年二月,杨国忠上奏玄宗要求罢免安禄山河东节度使兼职,并已获得基本批准,只是由于玄宗的犹豫不决,未能下定决心方才失败。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以诛杀杨国忠为名讨伐唐朝。杨国忠逼迫守将哥舒翰出战潼关,结果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长安危急。

唐玄宗欲禅让太子李亨,杨国忠大惧,又游说玄宗逃往四川。在逃往四川途中的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将士疲惫饥饿,拒绝继续前进。

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辅国、高力士等策划鼓动士兵,大将军陈玄礼说:“今日天下崩离、陛下震荡,难道不是杨国忠侵害、剥削民众,导致朝野怨恨,才这样子的吗?如果不杀他以谢天下,怎么塞阻四海人心的怨愤呢?”于是请杀杨家兄弟。

杨国忠逃入军营,被士兵蜂拥而入,乱刀砍死。另有《安禄山事迹》记载杨国忠被骑兵张小敬发箭,射落马下后枭首。死后被军士们乱刀酼刑。

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儿子杨晞等试图逃跑,也被斩杀。杨氏一门屠戮殆尽!

后人有诗写道:

昔日权倾天下人,今朝身死马嵬驿。 贪恋富贵惹祸端, 一朝惊变成齑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贵妃   天宝   瘴疠   身首异处   南诏   节度使   长安   地痞   御史   宰相   唐朝   无赖   士兵   军队   哥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