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沉寂:卫国的兴盛与衰落

周武王的弟弟王子封是卫国的开国之君,由于其封地在康,也被称为康王封,而卫地在当时却并不归他管辖。武王伐纣灭商后,以朝歌(商朝别都,今鹤壁市区南部)为中心,将商朝的核心地块分为三部分:邶(朝歌以北,包括商朝故都殷城邑在内广大地区,由纣王的儿子武庚管辖)、鄘(朝歌以南,由武王三弟管叔管辖)和卫(朝歌以及朝歌以东地区,由武王五弟蔡叔度管辖)。

武王克殷两年而卒,嗣子诵继位,为周成王。因成王年幼,便由武王的四弟周公旦摄政,管叔鲜、蔡叔度怀疑周公旦篡国,便联合纣王之子武庚一同发动叛乱,商朝遗民和东夷族纷纷响应。

周公旦率兵镇压,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这场叛乱历时三年才得以平定。这场叛乱也暴露了周王室的内患:殷商在中原已经六百余年,潜力尚在。如何加以镇抚,根除祸根,成了周王室的难题。

立国

周公旦将邶、鄘、卫三地都封给了康叔封,以朝歌(河南淇县)为都,建立卫国。此后又封微子启于宋,以继殷 祀;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太公望于齐, 封武王子叔虞于唐, 国号晋。

为了防止殷商移民再次作乱,周公旦把他们分散开来,散布在卫、鲁、宋和洛邑附近,削弱他们的势力和联系。

而卫国境内有殷民七族,且卫国本身就是殷商故地,因此康叔封采用“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政治模式。即按照商人的风俗推行政务的同时,用周人的法律加以约束。

在康叔封的怀柔政策加持下,卫国境内的商朝移民逐渐接纳了周王朝的统治。为了表彰康叔封的功绩,周成王赐他祭祀的宝器,命他为司寇。

康叔封去世后,其子王孙牟继位,继承了父亲周朝司寇的职位。西周青铜器小臣簋铭文的记载,王孙牟是周朝东部驻军殷八师的统帅。


唐嘉弘教授在《 论殷周的外服制 》 中说

‘卫,为王捍卫也,有保卫王室之责 ” ;卫国 “ 六代世袭称伯, 为 一 方之 长, 代 天子出征

《 汉书 · 地 理 志 》 云 :

武王崩, 三 监叛, 周 公诛之, 尽 以 其地 封弟康叔, 号 日 ‘ 孟 侯’

颜师古注:孟, 长也。 言为诸侯之长。;孔安国曰: “ 孟,长也。 五侯之长为方伯。

唐兰先生在 《 西周青铜器铭文 分 代 史 征 》 中也说 “ 殷东五国当指卫、宋、 齐、 鲁、 丰五国的诸侯 ” 。 显然卫在当时是诸侯之长。

在之后的周昭王、周康王时期,王孙牟作为重要的军事统帅,北伐不服周王室的部族,还随昭王南征楚国。自王孙牟以下,五代卫国国君皆为方伯,可代理天子进行征伐。卫国的地位一时风头无两。

直到西周中期,卫国第八代国君卫顷侯能力不足,失去了方伯的地位,卫国陷入低谷。直到卫顷侯的孙子卫武公在位期间,卫国重新崛起。

卫武公的历史纷争

卫武公励精图治,爱惜百姓,广施仁政,受到臣民爱戴。关于卫武公,《左传》、《国语》、《诗经》等先秦史书典籍都极力赞扬,而到了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弑兄篡位。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武公年轻时就喜欢用财物收买亡命之徒。父亲卫僖侯去世时,兄长太子馀本该继位,但卫武公派那些亡命之徒在父亲葬礼上袭击了太子馀,太子馀逃进墓道,被迫自杀,卫武公得以顺利继位。

对于司马迁的记载,很多后世史学家并不买账。如唐代司马贞就觉得司马迁的记载不真实,是司马迁听民间八卦当真了。

他的怀疑也不无道理,毕竟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记载,卫国人都很敬重卫武公的品德,甚至将其与开国之君康叔封并列。一个有弑君恶迹的人怎会有此评价?

此外,卫武公晚年还曾以长者的口吻作诗告诫周平王,身为国君应该注重个人品德,做事无愧于神明。如果卫武公有弑兄劣迹,哪还来的脸面教育周天子?

《毛诗序》中则是认为太子馀很早就病逝了,卫武公属于合法继位。

当然,凡事有两面,对于司马迁的记载,有反对就有支持。支持者则认为《毛诗序》不过是腐儒穿凿附会的产物,不足为据,而且人品高低和百姓支持也并无必然联系。如《左传》中栾书的记载,栾书杀害晋厉公,对付同僚也是心狠手辣,但他在民间却广施仁政,百姓对他赞誉有加…


但不管卫武公是否真的弑君篡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卫国在他的带领下重新走上了强盛之路。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作乱,周幽王身死,镐京遭劫掠。此时已经耄耋之年的卫武公出兵勤王,帮助刚刚继位的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平王为了奖赏他的功劳,命他为周王室卿士。

但周平王东迁之后,安于享乐。如前文所讲,卫武公担忧国家,写下《抑》这首诗来劝勉周平王,全诗及翻译如下:

当时平王施政不当,不仅卫武公写诗劝谏,诗经之中《王风·君子于役》《王风·扬之水》也是别人讽刺平王使“君子行役无期度”,“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申国)”之作。

但周平王对此似乎并不感冒,卫武公也白费了这许多口水。卫武公无可奈何,只能尽力把自己的卫国治理好。一直到九十五岁时,卫武公还勤于政事,还告诫国人,不要以为自己老了而舍弃自己。如果发现自己政务有懈怠,就要尽力提醒。哪怕只有一句谏言,也要高诉自己。

公元前758年,卫武公病逝,卫国在他的带领下国力似乎已经来到了顶峰。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就如同日渐衰败的周王室一样,卫国不久也将要迎来下坡路了。

州吁之乱

卫武公死后,其子卫庄公继位。五年后,卫庄公迎娶了齐国公主庄姜。

历史记载庄姜是当时的大美女,《诗经.卫风.硕人》中对她的美貌也是不吝赞美之词: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但美女庄姜并没有为卫庄公生下子嗣。而卫庄公的侧室生下了公子完,庄姜便把公子完当亲儿子养。公子完自然被立为太子。卫庄公还有宠妾,生下了公子晋和公子州吁。

州吁喜欢军事,长大后卫庄公让他担任将领,大夫石碏劝谏:“宠爱和赏赐太过,必会酿成大祸。”卫庄公不听,仍让其担任将领。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太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

卫桓公觉得州吁太过娇纵,剥夺了他的权利。州吁逃出都城,纠集了一群亡命之徒,壮大势力。

公元前772年,郑国公子段叛乱失败,逃到卫国共城避难,其儿子公孙滑也跟着前来。卫桓公接纳公子段,让郑庄公感到不满,向卫国要人,但卫桓公反而进攻廪延(郑地),郑、卫两国也由此交恶。

当时郑庄公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年迈而软弱的周平王,一向对郑庄公听之任之,这回卫国进攻郑国,郑国立刻用天子的名义征调王师和西虢的军队,讨伐卫国。

卫桓公毕竟不敢冒犯周天子的王师,只能退兵。郑庄公在卫国南部耀武扬威,出了气之后也撤军了。

卫桓公兵挫后不久久迎来了杀身之祸,州吁率亡命之徒袭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卫桓公也成为了春秋第一个被弑的君主。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亲近州吁,石碏多次劝他远离州吁,但石厚不听。

州吁弑君

而得位不正的州吁也身处巨大的舆论漩涡之中,为了转移舆论,州吁选择了对外用兵。当时刚继位的周桓王和郑庄公关系紧张,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讨伐郑国但因为联军军心不齐,两次伐郑都没有好结果。

如此一来,卫国百姓更加厌恶州吁,州吁便让朋友石厚向其父亲石碏求助。石碏建议朝见周天子,得到周天子的承认之后,百姓自会诚服。如今周天子新任陈侯,让陈侯帮忙说几句话,周天子就会接受朝觐。

州吁听信了石碏的建议,和石厚前往陈国找陈侯。但石碏早已和陈侯商量好,等州吁一到,立马以弑君的罪名逮捕了他们。州吁被卫国派来的卿大夫处死,而石厚也被父亲石碏派人处死。百姓称赞石碏大义灭亲。

筑台纳媳

卫国的这场内乱,倒是让在秦国避难的二公子晋捡了个便宜,继位成为国君,即卫宣公。

卫宣公延续了哥哥卫桓公对郑的政策,但其才能平庸,数次对郑用兵皆以失败告终。而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黜了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不再朝觐周桓王。周桓王于是号召诸侯讨伐郑国,郑、周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卫宣公嗅到了机会,响应周桓王的号召,派遣军队协助王师征讨郑国,结果在繻葛被郑庄公打的大败。

卫宣公在战事上的一再失利,消耗了卫国的国力,而他的淫乱,则是为卫国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父亲卫庄公去世后不久,卫宣公就把父亲的妾室夷姜据为己有,并生下了儿子伋子、黔牟和顽

成为国君之后,伋子被立为太子,卫宣公替伋子向齐僖公求亲。齐僖公便把女儿宣姜嫁给伋子。宣公为儿媳妇建造了高大的楼阁,名曰“新台”。当迎亲队伍到达卫国,卫宣公发现宣姜长的漂亮,于是就借口让伋子去宋国公干,转头替儿把洞房进了…

卫国人也因此创作了“新台”这首诗来嘲讽卫宣公的荒淫行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崩塌,宗法制度也逐渐崩溃。卫宣公筑台纳媳之事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一个缩影,而它留给后人的也只有《诗经•邶风•新台》中的嘲讽之叹了......再回头看《 史记 · 卫 康 叔 世 家 》 “ 卫 多君 子 ”,更是讽刺不已。

二子乘舟

而宣姜嫁给卫宣公之后,生下了儿子寿和朔,公子寿为人正直,是谦谦君子,和伋子关系很好,但朔却心怀叵测想要夺取伋子的世子之位。

朔便联合母亲宣姜在卫宣公面前污蔑伋子,说他对父亲当年夺自己媳妇一事怀恨在心。卫宣公心中有鬼,听了朔的诬陷,信以为真,决定除掉伋子。

公元前701年,卫宣公派伋子出使齐国,暗中派杀手除掉伋子。

公子寿听闻伋子哥哥出使齐国,明白这是父亲和二弟朔的阴谋,便一路寻找伋子。在一叶扁舟之上,寿找到了伋子,劝他赶紧逃命。

伋子绝望了:“前路凶险,后路就太平吗?我伋子活了33年,从恶不愿,从善不得。人生天地间,竟为亲生父亲不容,与其偷生,不如去死。”寿见哥哥伋子去意已决,知道无法再劝,便与伋子饮酒解愁。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不知喝了多少盏,伋子醉倒了。寿便装扮成伋子的模样,继续赶路。杀手以为他是伋子,便杀了他。伋子酒醒后,发现弟弟不见,赶忙去追,见到歹人后说:“你们要杀的人是我,他又有什么罪啊!要杀就杀了我吧!”于是杀手又杀了伋子。

正直的伋子和寿死了,在《诗经》中留下了“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的叹歌。

公子寿的死不在卫宣公和宣姜的预料之中,但也无可奈何。历史似乎是一个轮回,这次国君的位置又轮到了阴险的朔。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00年,卫宣公死了,也是在这一年,郑庄公也死了。一个带着世人的唾骂,一个则是称霸的遗憾…

卫宣公去世之后,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卫国人民同情伋子和寿,厌恶朔。宣姜怕儿子无法掌控局面,便向父亲齐僖公求助。

齐僖公也担心女儿的安危,便强行插手卫国内政,让伋子的胞弟公子顽娶女儿宣姜,好让女儿在卫国有依靠。

公子顽明知娶自己后妈也是乱伦行为,但迫于齐国的压力,只能娶宣姜为妻,婚后二人生下三男两女。

公元前696年11月,卫惠公的两个叔叔公子泄和公子职发动政变,拥立伋子的另一个胞弟黔牟为君,卫惠公被迫逃到姥姥家齐国。而宣姜因为早已嫁给公子顽而逃过一劫。

而此时齐僖公已死,在位的国君是齐襄公诸儿。卫惠公向舅舅求助,齐襄公答应会帮他复位。但很快,齐襄公就身陷和妹妹文姜私通,杀害妹夫鲁桓公的丑闻。

为了缓解舆论压力,齐襄公也选择了对外用兵这条路,把目光对准了自己的九世仇敌:纪国。而帮卫惠公回国之事,就被暂搁一边了。

公元前690年,齐襄公终于灭掉了纪国,报了九世之仇,而卫惠公也已经在齐国呆了六年了。

第二年,齐襄公率领齐、宋、陈、蔡四国联军进攻卫国,杀死了公子泄和公子职,驱逐了公子黔牟,将卫惠公重新送回卫国。

卫惠公继承了父亲卫宣公的政治无能,不但治理不好国家,还经常干一些没有脑子的事。公元前675年,周惠王的叔叔王子颓发动叛乱,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卫惠公却选择了站队王子颓,进攻周天子。

在卫惠公的帮助下,王子颓攻陷了洛邑,把周惠王逼到了郑国避难。郑厉公出兵勤王,杀死了王子颓,才将周惠王送回国都。

不久,卫惠公去世,其子卫懿公继位。齐桓公率军讨伐卫国,责问卫国帮助王子颓攻击周天子一事。卫懿公接手烂摊子,无奈只能破钱免灾,赔礼道歉。

而在此之前,由于晋献公继位以来大肆扩张,对太行山西部的赤狄、白狄等狄族发动攻击,狄族的活动空间不断被压缩,无法抗衡强大的晋军,便把目光投向了太行山以东的邢国和卫国。

邢国在西周时期就是帮助周王室抵御戎狄的屏障,青铜器铭文也篆有“邢侯搏戎”的字样。但到了此时,邢国的国力已经无法抗衡狄人了。

灭国

而卫国的情景更不乐观,连年的征战和战败,损耗了卫国大量国力。而新君卫懿公和前两任国君一样昏聩。《左传.闵公2年》记载,卫懿公喜欢养鹤,鹤出行有专门的车驾,还享受卿大夫级别的待遇。卫懿公荒淫至此,丝毫没有感受到北方狄人威胁正在悄然逼近。

公元前660年冬,狄人大规模犯境,卫懿公这才大梦初醒,想要备战。但士兵却说:“国君那么喜欢鹤,让鹤享受卿大夫的待遇,那让鹤去打仗得了,为啥还要我们去?”

在最后时刻,卫懿公还是保持了国君的尊严,把自己的玉佩交给了石祁子,令箭交给了甯速,对他们二人说:“用这个来辅助国家,做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吧。”然后将自己的绣衣交给了夫人,嘱咐她听从祁、甯两位上卿的命令。

卫懿公带领着一支临时拼凑的军队,抵御狄军。派渠孔驾驶战车,子伯为车右,黄夷为前锋,孔婴齐指挥后军,与狄人在荧泽交战。

卫军大败,此后狄人顺势灭亡了卫国。

此战中卫懿公因为不肯丢掉自己的帅旗而被狄军包围,身死殉国。而卫国太史华龙滑和礼孔也被俘。两人对狄军首领说:“我们是太史,是执掌卫国祭祀的人,如果我们不先回国祭祀卫国的历代国君亡魂,你们是不可能得到卫国的。”狄人于是让他们回到卫国国都。

二人回到都城朝歌,告诉守军:“没办法抵御狄军了。”夜里城中的军民全部撤离,准备逃到黄河以南。受骗的狄军反应过来,进入卫都,南下追击逃跑的卫国人,在黄河边上追上了卫国大部队,打败了他们。

大批卫国军民遭到狄人屠杀,石祁子和甯速在宋桓公的帮助下带领剩下的人渡过黄河,清点人数时,卫国的遗民男女只剩下了七百三十人。

后来,卫国共、滕两邑的百姓也相继赶来,共计五千多人。把曹邑作为临时都城,拥立公子顽和宣姜所生的儿子公孙申为国君,是为卫戴公。

齐桓公派遣公子无亏率领兵车三百乘支援卫国,但来到时狄人已经撤了。于是齐军帮助卫国守护曹邑,赠送卫戴公车马和祭祀的器物。

弘演纳肝

关于卫懿公战死之后的事情,《吕氏春秋》有一则轶闻:

狄军退去之后,卫军在战场上寻找卫懿公的尸体,但发现卫懿公的尸体已经被狄人分而食之,只剩下一块肝脏没有吃,留在旁边。卫国大夫弘演之前被卫懿公派去向其它国家求援,如今赶来,只见国君尸体,悲痛万分。

国君尸体不全,无法体面下葬,于是他说:“就让我做国君的肢体吧。”于是剖开自己的腹部,扯出自己肝脏 ,将卫懿公的肝脏放进去,然后死去。卫国人用国君的规格埋葬了弘演。

齐桓公感叹卫懿公荒淫无道,才导致国家灭亡。但卫国竟也有弘演这样的刚烈忠臣,说明卫国还不该亡,于是决定帮卫国重建社稷。

复国

卫戴公继位之后一个月便病死了,卫人拥立他的弟弟为新君,即卫文公。齐国和其它诸侯国帮助卫国在楚丘筑新城。

两年后,公元前658年,新城建好,卫国迁都至此。而此时卫国北方的大片土地经过狄人的劫掠,已经残破不堪,卫国此时元气大伤,国内也只有三十乘的兵力,根本无暇顾及,卫文公只能放弃了北部的大片领土。

包括卫国故都朝歌在内的这些大片领土后来都成了东进的晋国的囊中之物。

卫文公继位以后,没有学着父亲祖父那样荒诞,开始励精图治。每日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破帽子,努力生产,教导农耕,便利商贩,加惠百工,重视教化,奖励求学,训导百官为官之道,选贤受能。到了他在位的末年,卫国的兵车已经达到了三百乘。

然而此时的卫国失去了北方广袤土地和大量人口,再也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了。当年强大的卫国一步步沦为二等小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可怜的配角角色,留给后人警醒和思考。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国君   生下   商朝   齐国   叛乱   王室   公元前   兴盛   沉寂   太子   公子   辉煌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