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女商贩靠看足迹抓住小偷,被领导资助上警校,李昌钰拜她为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一九八八年,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农村里,一名十六岁的少女跟随警察来到了犯罪现场,女孩蹲在地上左看右看,几分钟后,她向一筹莫展的警察提供了抓捕嫌疑人的关键性证据。

这个小小年纪就协助警方破案的女孩究竟是何方神圣?她又是如何给警察提供线索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董艳珍的故事。

01

一九八八年,年过七十的董世玉收到警察的求助,都说有问题找警察,但警察都没辙的时候却找到了董世玉。

原因很简单,因为董世玉有一门家传绝学,他的这门家传绝学就是“观印辨人”,所谓观印辨人就是指观察一个人的脚印来判断脚印的主人。

这项技能在当时的年代听起来有些装神弄鬼,但在现在可是有专门的编制和学习体系的,如今负责刑侦方面的警察对于脚印所衍生的学问已经是必学知识了。

董世玉“观印辨人”的能力在周围的村里有口皆碑,哪家哪户要是丢了鸡或者其他什么财物,第一个求助总是董世玉。

农村里基本都是泥地,但凡走过总会留下脚印,这便给董世玉的家传绝学提供了用武之地。

他总能根据小偷的痕迹来给出一个精准的判断范围,一来二去的,名气也就在附近一带传开了。

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警察的破案手段十分有限,掌握“观印辨人”的董世玉便像一个“世外高手”。

警察对董世玉的名号有所耳闻,当地遇到破案瓶颈的警察也会来请教他。

警察向董世玉说明了眼前的难题,原来村里的一户人家几千斤的粮食在一夜之间被烧毁了。

在现场有汽油泼洒的痕迹,可以断定是有人故意为之,除此之外,警察对作案嫌疑人毫无头绪,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名声在外的董世玉。

听完警察的叙述董世玉摆摆手表示爱莫能助,其实不用老人解释警察也能明白董世玉为何会拒绝他们。

听说前些日子董世玉务农的时候在田里摔了一跤,老年人骨头脆弱,伤到腰部的董世玉已经卧床半月了。

要一个正在恢复的高龄伤患去协助破案,警察也是于心有愧,正当警察准备离开董世玉家的时候,一个眼神机敏少女却出现在了民警眼前。

“警察叔叔,我也会看脚印,我跟你们去!”少女毛遂自荐。

董世玉向民警们介绍了少女的身份,原来她是董世玉的孙女叫董艳珍,不久前刚满16岁。

董艳珍的话民警并没有当真,但董世玉对民警说,让董艳珍去试试,民警们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董艳珍带到了现场。

来到现场的董艳珍开始了仔细的观察,现场的脚印杂乱无章,

除了大小不一样,普通人很难判断出个所以然,连警察都束手无策,他们其实并不信任这个16岁的女孩能给出什么线索。

但是想着董世玉既然推荐了自家的孙女,就不会是在浪费时间。

董艳珍一个一个查看了现场的脚印,半个小时里她都一言不发,民警们耐心的等待着,半个小时后董艳珍再次向民警确认了已掌握的信息。

然后董艳珍指着两个脚印笃定的说:

“这就是那个人的脚印,他站在这个位置倒的汽油,脚印有摇晃身体的痕迹。”

“就是这两个大头鞋的脚印?还能看出什么?”民警们半信半疑的问董艳珍。

董艳珍点点头继续分享了自己所观测出得信息。她说犯罪分子走路姿势有内八字倾向,可能是个驼背,体重大约在150斤左右,身高不低于一米八,不高于一米八三。

一旁的受害村民听完董艳珍的描述后脑海中浮现一个人,这个人两个月前和他发生过争吵,村民将此事告知了警察。

村民的话佐证了董艳珍给出的信息,本来对董艳珍的话持怀疑态度的民警立刻展开了行动前往嫌疑人的家中。

谁知还没等警察盘问,看见警察进院门的嫌疑人陈某就打算翻墙逃窜,此举简直是自行招供。

民警们更加确定找对了人,事后简单的盘问下,陈某承认了自己就是烧粮食的人。

02

16岁的董艳珍成功协助警察抓住了人生中第一个罪犯,这也是她成名的开始,村里人给她取了“女版狄仁杰”的外号。

但也有人质疑是凑巧,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一个小女孩有如此厉害的能力。

其实董艳珍小小年纪就能准确观测脚印并不是偶然的结果,她从小跟着爷爷董世玉一起生活,爷爷时常帮人看鞋印的时候都会带着孙女董艳珍。

虽然没有刻意的培养,但或许这就是董家人的天分,小艳珍耳濡目染的,渐渐的对“观印辨人”的技巧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所以别看她年纪小,以她的视角“观印辨人”,有时候甚至能发现爷爷董世玉都遗漏的细节。

这次案子除了打开了董艳珍名气,也启蒙了董艳珍的梦想,抓住坏人的成就感在董艳珍心里生了根。

那个时候的她明确了自己想要的道路,她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去侦破更多的疑难杂案,将坏人统统绳之以法。

正当董艳珍准备朝梦想前行的时候,第一个挡住她去路的人却是她自己。

董艳珍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但对书本上的文化课学习却十分不擅长。

尤其是那些语数外的知识,可是这些都是考大学需要的知识,考不上大学就等于被拒之于人民警察的门槛外了。

1990年,就像自己所担忧的那样,董艳珍与大学擦肩而过,家里人虽然有过人的技艺,但是终归还是农民。

平时爷爷去帮人抓小偷之类的也不过是情感上的帮忙,村民会送一点粮食当谢礼,所以家里除了农作物以外并没有其他收入;

复读是没有这个经济条件的,纵使不甘心,懂事的董艳珍还是选择了踏入社会挣钱。

1998年,此时的董艳珍已为人妇,丈夫是老实的矿工,而她自己则经营着一家杂货铺。

这个时候的董艳珍虽然和警察的梦想相隔千里,但是她依旧保持着“观印辨人”的习惯。

杂货铺的生意不是很好,店里没生意的时候董艳珍就喜欢坐在小店门口观察行人。

观察他们的走姿体态,身高特征等,最重要的是观察他们的鞋印,下过雨的店门口脚印会特别明显。

只要有人经过,董艳珍便会跑过去盯着那人的脚印看许久,有一次看的太入迷,连小偷在眼皮子底下进店偷窃都没注意到。

害得店里损失了两百来块钱现金,那是店里好几天的收入,本来全放在柜台的抽屉里,但贼人却趁董艳珍蹲在店外看鞋印的时候偷走了。

丈夫责怪董艳珍“失心疯”,并让她以后不许看脚印了。

说别的都还好,对自己祖传的“观印辨人”有意见真是像打脸一样难受,董艳珍气不过,她蹲在店里开始找寻线索,还果真让她发现了痕迹。

那个人的鞋印告诉董艳珍许多消息,身高体重性别是最基本的信息。

来人是一名男性,175左右,大约120斤,除此之外鞋印上带有附近煤矿的煤灰,脚印的受力程度也不同,很有可能有轻微残疾。

获得线索的董艳珍找到了警察,他们一同来到矿场,经过一番盘查,很快便找到了小偷,原来小偷就是矿场的一名职工,左脚确实患有轻微跛脚。

并且此人是个惯犯,早前曾留有案底,民警和矿场的领导都对董艳珍的观察能力和联想力啧啧称奇,并代表矿场的公安处向董艳珍抛出了橄榄枝。

虽然不是正式的编制,但这项安保顾问的职位还是打动了董艳珍。

她看到公安处的工作人员身穿和民警相似的制服,一下感觉早已远去的梦想正在朝她招手。

不顾家人的反对,董艳珍果断关掉了开了几年的杂货铺,正式加入了梧桐镇铅锌矿公安处。

03

在公安处的日子里董艳珍兢兢业业,两年时间里,帮矿场抓住了不少前来偷盗材料的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矿场的财产都让小偷们不敢再有觊觎之心,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都得归功于“女版狄仁杰”董艳珍。

2000年,董艳珍遇到了人生以第一个知己,也是她的贵人吴旭芒。

在一次偶然的案件中,警方技术顾问吴旭芒和董艳珍所在的部门合作办案,因为吴旭芒也是研究足迹的专家,也是刑警队学员足迹课的老师。

两人可谓是棋逢对手又惺惺相惜,和董艳珍不同是,吴旭芒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非常扎实,是一名真正的业界专家。

而有着过硬技术的董艳珍对课本的东西着实缺乏,但要成为一名刑警,这两样东西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遇的两人时常一起讨论有关脚印方面的知识,在接触的过程中,吴旭芒发现董艳珍在足迹勘察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所以对她十分欣赏。

于此同时他也发现董艳珍理论知识的缺失,他真诚地向董艳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如果董艳珍有意向,他可以给她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建议对董艳珍来说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董艳珍连连点头。

这件事并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从前丈夫不认可董艳珍去公安处是认为没有前途,但看着董艳珍确实做出了成绩也默认了妻子的选择。

这一次他反对的理由是因为高昂的学费,几千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女儿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正是花钱的时候,家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钱。

说到女儿董艳珍也吃瘪了,一个母亲当然是把女儿摆在第一位。

就在陷入困境时,董艳珍又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个贵人,那就是矿场财务处的张主任。

董艳珍的实力矿场的人都看在眼里,也相信她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张主任向领导打了报告,最后矿场决定预借一笔钱给董艳珍当学费。

就这样,董艳珍终于踏入了刑警学院的大门,停滞的梦想再次开始向前推进;

机会来之不易,进入刑警学院的董艳珍拿出了十足的干劲,她像一块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收知识。

努力不会辜负人,两年后董艳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顺利进入长岭县的刑警大队,这一年董艳珍30岁。

职业起步或许是晚了一些,但董艳珍迈着大步一路追赶,几年时间里,已经协助破获了200多起大小案件;

最厉害的还是2006年末的那一个月,她与自己的同事一起,仅仅一周就破了4起大案;

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入室抢劫、行凶杀人等棘手案件,但无论案件多棘手,只要让董艳珍寻到一点踪迹,她准能给队友们提供有用线索。

2015年,在警察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董艳珍受邀亮相节目《挑战不可能》,节目的嘉宾之一就有华人神探李昌钰。

而董艳珍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将30位群众演员的鞋印分别同他们本人对上号。

节目组还给到了一些限制,那就是董艳珍只能观看这些人走路,且这些人都是同时进行,挑战的时间限定为两小时。

这下考验的不只是董艳珍的老本行,还是对记忆力和反应能力的考验,当人们认为董艳珍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时候,董艳珍却完美诠释了节目的名字:挑战不可能。

短短60分钟内,董艳珍便将所有人的脚印与本人成功对上号,当主持人宣布百分百正确时,现场顿时掌声雷动,李昌钰也在其中之列;

看着这位相同领域的新生力量,他很高兴也很激动,认真地说:“我要拜她做师傅!”

“对我而言,每个人的脚印都写着其对应的名字,我不过是对号入座罢了。”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董艳珍恬淡的表示。

截止2016年,董艳珍的职业生涯已经历了1600起案件,而这其中有1580起都被她协助破获,这样的破案比例在刑警界可是标杆一样的数字。

结语

2023年,51岁的董艳珍依旧活跃在刑警部门的第一线,她简要的概括了自己的未来的路。

“不忘初心,竭诚为人民服务!”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完-

作者 | 大瓢

编辑 | 阿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公安处   店门   小偷   内蒙   矿场   警校   商贩   刑警   嫌疑人   民警   足迹   脚印   案件   警察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