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第一次回非洲老家:帮祖母扛大米,和兄弟坐在村头喝酒

1963年,人们齐聚林肯纪念堂,聆听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

2008年,芝加哥人山人海,全世界的目聚集于此,因为美国新一任,也是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正在发表总统胜选演讲《我们一定能》。

奥巴马的上任让无数美国黑人欣喜若狂,对于他们而言,45年前的梦想实现了。

而对于奥巴马自己来说,黑人的身份却是一把双刃剑,那么他该如何仗剑走天涯呢?

父爱缺失

1988年,肯尼亚内罗毕的一个名叫科格洛的村庄来了个从美国远道而来的稀奇客。

科格洛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村民们大多在家务农,与外界鲜有联系。小伙子的到来很快就在村里人尽皆知,大家都在好奇他为何来此。

村民的围观让小伙子有些不知所措,幸运的是,很快就有人为他解了围。

得知他已经顺利到达科格洛村,村里一户姓奥巴马的人家难掩激动之情,全家老小都着急忙慌地前来迎接。

看到小伙子后,家人纷纷上前与他拥抱。村民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稀奇客是老奥巴马在美国求学时与当地白人结婚生育的孩子,名叫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此次他专程回来探亲。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村民们都对他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与他握手拥抱。

此时此刻,村民们若能未卜先知他们正在与日后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握手拥抱,一定会请人拍照留念的。

在奥巴马的生命中,父亲一直是一个缺席的角色。没有人知道他有多渴望了解父亲的故事,因此此次回来探亲他也是在弥补一份遗憾。

奥巴马出生于1961年,是黑白混血儿,母亲邓纳姆是来自美国的白人学生,父亲老奥巴马是来自于肯尼亚的黑人留学生。

1960年,邓纳姆与老奥巴马相识于夏威夷大学。彼时的邓纳姆18岁,涉世未深,乖巧可爱。

老奥巴马比邓纳姆大6岁,因为天资聪慧再加上勤奋好学,他成功获得了夏威夷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除了聪明,老奥巴马身上最大的特点便是幽默,三言两语下来,就能把人逗得捧腹大笑

也正因如此,他成功俘获了邓纳姆的芳心。俩人性格互补,每天有聊不完的话题,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让他们的感情有了裂缝。一次偶然的情况,邓纳姆无意发现了自己的男友竟早已在老家娶妻生子。

这对于邓纳姆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场激烈的争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老奥巴马解释道当初结婚是父母之命,难以违抗,对于妻子他没有一丁半点的感情。最后他还不忘强调唯有邓纳姆是自己的真爱。

在很多不发达的地方,婚姻是由父母做主的。邓纳姆对此有所了解,认可了男友的解释,对他被包办婚姻同情不已。

他们重归于好,感情日益甜蜜。情到深处,他们有了肌肤之亲,邓纳姆很快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邓纳姆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他们统一战线,强烈反对女儿生下孩子。

父母认为邓纳姆和老奥巴马都是学生,若真要生下孩子,势必要影响学业,此外,孩子又该由谁照顾呢?

邓纳姆不忍心打掉孩子,坚持要生下孩子。之后,她和老奥巴马办理了结婚登记。

1961年,他们迎来了奥巴马的诞生。恋爱和婚姻并不一样,婚姻需要更多的责任和牺牲。

显而易见,仓促步入婚姻的俩人没有做好准备,日子过得一地鸡毛,矛盾愈演愈烈。

无休无止的争吵让他们疲惫不堪,1963年,他们决定离婚。离婚后,邓纳姆重返校园,老奥巴马则考入哈佛大学深造,奥巴马则由邓纳姆的父母照顾。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面临严重的压迫剥削,饱受种族歧视的困扰。

奥巴马带有黑人血统,自然也受到了不少歧视,这给年幼的他带来了很深的伤害。

在成长的关键时刻,虽然母亲总是竭尽所能地陪伴照料他,但是父爱的缺席成为了他童年最大的遗憾。

奥巴马曾无数次幻想在受欺辱时,父亲能出现在他面前,保护他。可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自他有记忆以来,他与父亲的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这也使得奥巴马对父亲极度不满,这种负面的情绪一直困扰着他,让他深陷泥潭。

为了宣泄内心的痛苦,奥巴马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成为了一名惹是生非的不良少年。

但好在浪子回头金不换,在家人的正确引导下,奥巴马最终迷途知返,并于1988年考入了哈佛大学,主修法学。

哈佛大学也是父亲的母校,在这里,奥巴马时常想起父亲,对他爱恨交加。

为了与父亲,也是为了与自己和解,他萌生了了解父亲过往的想法,为此他决定回父亲的老家肯尼亚科格洛村探亲

肯尼亚之旅

来到科格洛村后,亲朋们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老奥巴马的往事,奥巴马开始真正地认识父亲。

1936年,老奥巴马出生于科格洛村。从小他就聪明伶俐,能言善道,因为性格讨喜,他十几岁就顺利加入了英国殖民地军队。

在军队里,老奥巴马大开眼界,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向往。他废寝忘食地学习,终于获得了夏威夷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之后便有了与邓纳姆结婚生子的故事。

从美国归来后,他返回老家,步入仕途,成为了肯尼亚著名的经济学家

老奥巴马才华卓越,但可惜伯乐不常在,仕途波折,最终因与时任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的政见不同,无奈退出政坛。

之后,他长时间状态低迷,郁郁寡欢。1982年,他丧生于内罗毕一场惨不忍睹的车祸中,结束了不得志的一生。

当年奥巴马是在父亲去世后数日才收到消息,因此并未来得及送父亲最后一程。

想到这,奥巴马自责不已,亲朋也看出了他沉重的心情,便赶紧转移话题,邀请他品尝当地的特色佳肴。

萨拉祖母是奥巴马的继祖母,虽然与奥巴马并无血缘关系,但是她一直十分记挂这个美国的孙子,总是念叨着奥巴马什么时候能够回家看看。

如今得偿所愿,萨拉自然是喜不胜收。为了欢迎孙子的到来,她亲自下厨,做了拿手菜鸡肉炖菜。一家人围聚一桌,其乐融融。

接下来的两周,奥巴马和萨拉祖母同吃同住,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奥巴马没来之前,寡居多年的萨拉最为困扰的便是扛大米、搬水等体力活。她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十分辛苦。

奥巴马得知此事后,心疼不已,主动包揽了所有的重活。每天清晨,村民都能看到他提着两桶沉甸甸的水桶往家里赶。

此外考虑到自己住的时间并不长,为了让祖母省点力气,奥巴马每天都会背一些家里的稻谷去镇上的工厂碾压成米,再将大米扛回家。

每天雷打不动的背水抗米让奥巴马累得够呛,祖母爱孙心切,为了减轻孙子的负担,她不顾劝阻,执意要陪同孙子扛米。

奥巴马在前面抗米,萨拉就在后面用尽全力托米,一老一少互相协作,祖孙情令人动容。

对于这个勤劳踏实的孙子,萨拉十分满意,逢人就要夸上几句。除了萨拉,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哥哥马利克对于这个弟弟也是赞不绝口。

在这之前,兄弟俩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让他们没有陌生感,很快熟悉了起来。

马利克擅长酿酒,奥巴马喜爱品酒,兄弟俩对于酒的兴趣如出一辙。俩人经常相约在村头的大树底下喝酒闲聊。

马利克诉说家族故事,奥巴马讲述美国生活,兄弟俩无话不谈,相聊甚欢。

奥巴马遗传了父亲的幽默感,言谈中透着无限乐趣,马利克对此欣赏不已。

也是从交谈中,马利克觉得这个侃侃而谈、学识渊博的弟弟日后必成大器。

为此他还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亲朋好友,众人当时并未将此言放在心上。然而一语成谶,这都是后话了。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奥巴马启程回家的时候。虽然只相处了两周时间,但奥巴马早已与家人打成一片,难舍难分了。

分别之际,萨拉祖母难掩失落之情,泪流满面。奥巴马立即上前拥抱并安慰祖母道:“有朝一日,我一定回来接您去美国游玩,您别难过了,养好身体等我回来接您”。

听闻此言,萨拉转悲为喜,脸上露出了笑容。马利克等兄弟姐妹也十分不舍,一直在和奥巴马说常回家看看。

奥巴马眼含热泪,挥手与众亲友道别,随即便乘坐大巴车奔赴机场。这一趟肯尼亚之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写作念头在他的心中浮现。

回到美国后,奥巴马深耕学业,是校园内小有名气的学霸。在求学期间,奥巴马将写作计划付诸实践,一本包含奥巴马人生经历、肯尼亚之旅的书籍《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初具雏形。

1991年,奥巴马以优等生的身份毕业。之后,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执教。

在任教期间,奥巴马继续写作计划,此书最终于1995年形成终稿,出版发售。

奥巴马也因此收获了名气,再加上名校教授的头衔,他常被受邀参加一些政治活动。

奥巴马口才一流,天生是块做政客的料。1996年,初出茅庐的他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选入了伊利诺伊州的议会

成功加入议会的奥巴马对自己未来的政治生涯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那就是登顶总统宝座,他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

当选总统

奥巴马积极参与议会各项事宜,有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后,他于2004年参加国会选举,并成功当选联邦参议员

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奥巴马决定全身心投入到政治活动中,遂于2005年离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彼时,美国各地枪击事件层出不穷,民众对枪支管控大为不满。奥巴马敏锐地抓住热点,利用自己的法学专业优势,推动起草了有关控制常规武器的议案。

奥巴马此举是民心所向,拥护他的民众与日俱增。他趁热打铁,紧跟时事,提出了气候变化、核恐怖主义等问题的议案。

奥巴马也因此成为了最有人气的参议员之一,有了竞选总统的人气基础。

2008年,随着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的任期届满,各党派纷纷物色起总统候选人。

在激烈的竞争下,民主党派的奥巴马以“变革”为主题演讲,收获了大量的支持者,最终成功获得总统候选人的提名。

作为竞选者中唯一的黑人,奥巴马一亮相就收获了全美各地黑人的拥护和支持。

黑人身份是把双刃剑,为奥巴马收获大量选票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诸多质疑。

其中,关于奥巴马出生地在肯尼亚的传闻甚嚣尘上,这让他的总统竞选者身份的合法性备受质疑。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法律规定出生在美国的美国公民有资格竞选美国总统,而有人就利用他肯尼亚黑人混血的身份大做文章。

奥巴马不堪其扰,只能通过自己的出生证明等信息自证身份,这才平息了谣言。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美国部分民众白人至上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呼声越来越高的奥巴马,他们十分不屑,大放厥词。

在奥巴马演讲现场,不少极端人士公然挑衅。受此影响,他的情绪低落。

在低迷时期,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一直陪伴在旁,鼓励他重新站起来,用自信打败敌人。

在鼓励和陪伴中,奥巴马重振旗鼓,并最终于2008年底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的胜利,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国家选出了新总统,美国民众对此反应不一,有人欢喜有人忧。而反应最一致的是奥巴马老家肯尼亚的民众。

他们陷入了欢乐的海洋,大肆庆祝奥巴马成功当选。肯尼亚政府为迎合民意,宣布全国放假一天。

2009年1月20日,美国国会大厦人山人海,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架着“长枪短炮”,见证奥巴马宣誓就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就职典礼上,一个皮肤黝黑、满面春风的老妇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奥巴马大方地向大家介绍了从肯尼亚远道而来的萨拉祖母。

当年奥巴马离开科格洛村时给祖母的承诺实现了。为了让祖母能亲眼见证自己的荣誉时刻,他提早将祖母接来美国,并利用休息时间陪祖母游玩。

祖孙俩人留下来很多合影,萨拉像收藏珍宝一样珍藏照片。回到肯尼亚后,一向节俭的她破天荒地买了许多上好的相框,用来放她与奥巴马的合影。

科格洛村也因为奥巴马的缘故成为了肯尼亚无人不知的网红村,大量的游客蜂拥而至,村子里热闹非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原本的贫困村科格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民们的收入也跟着大涨,过上了好日子。为了感激奥巴马,他们在村里修建了奥巴马的雕像,并将他曾住过的房子保留下来,作为景点对外开放。

2009年,科格洛村被肯尼亚官方列为了国家级遗产景点。村民们期待着奥巴马能抽出空来,再来肯尼亚老家相聚。

2015年,他们终于如愿以偿。这一年,奥巴马首次以总统的身份访问肯尼亚,并故地重游,探望了亲朋。

和27年前一样,奥巴马家族的全体成员对他表示了热烈欢迎。看着从前的泥房变成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砖瓦房,自来水管通往家家户户,他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奥巴马感慨道:“老人再也不用自己背水了,作为肯尼亚美国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奥巴马作为非裔,始终不忘故土。他在任期间4次访问非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访问非洲次数最多的总统

在奥巴马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与非洲在反恐、民主化改造和经济建设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展开了多轮合作,中非关系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和谐稳定的时期

2017年,奥巴马任期结束。卸任后,他与妻子参与制作了影片《美国工厂》,并出版了回忆录《应许之地》,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

结语

父亲未尽到抚养的义务,奥巴马却不计前嫌,寻根来到肯尼亚,照顾家人,为当地建设做贡献,这样的胸怀难能可贵,更值得学习。

奥巴马当选总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各种族平等也因此更深入人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种族歧视终将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巴马   祖母   肯尼亚   哈佛大学   孙子   村头   非洲   美国   黑人   大米   老家   总统   父亲   身份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