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在非洲寻找长老约翰的背景:用来鼓舞欧洲社会反击穆斯林

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长老约翰传说的出现,是中世纪欧洲人在面对穆斯林威胁以及十字军东征的失利等现实下,结合古典文学、圣经人物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西方人试图以这位想象中的强大东方基督教盟友来鼓舞欧洲社会,反击穆斯林。

从13世纪起欧洲人逐渐将长老约翰与埃塞俄比亚联系起来,到15—16世纪葡萄牙在非洲寻找长老约翰,长老约翰传说在亚洲的破灭,使得欧洲人将关注点从长老约翰最初的起源地亚洲转向了非洲。

长老约翰传说在亚洲的破灭

公元1122年,一位自称是约翰(John)的印度族长来到罗马教廷,在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Pope Calitxtus II)面前讲述了在他家乡发生的许多奇幻故事,约翰将印度讲述成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首都忽而那(Hulna)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墙。在那里有最忠实的基督教徒,所有进入到这座城市的人要么皈依,要么当场死亡。其中有一座天堂之门穿过城市的中心,存放着黄金和宝石,人们因此而变得非常富有。城外的一座教堂中存放着圣·托马斯(St Thomas)的遗体,他按照基督教的传统向印度人传教,每一年,一头红发的他都会醒来祝福信徒”。

在他讲述的内容中,一个遥远东方的强大基督教国家让当时的教廷感觉匪夷所思。据亚当·诺布勒(Adam Knobler)考证,这段经历被匿名地记录在一本小册子里,至今有十份手稿流传

而斯塞瓦雷夫(Vsevolod Slessarev)则推测,的确有人来到过罗马,是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印度人。这个人熟知圣·托马斯的传说,很有可能是一个基督徒骗子,来到罗马的约翰族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埃德萨人(Edessa)。

1122年的这段异闻成为了传说产生的引子,但并未引起欧洲人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推动长老约翰传说的产生至少有两个关键点

其一是在1145年,贾巴拉主教休(Huge)在向教皇尤金三世(Eugenius III)报告埃德萨(Edessa)被穆斯林攻陷的消息时,给教皇讲述了关于一位东方国王的传奇故事,这一事件还由当时在场的亲历者奥托(Otto)主教记载了下来,并写入他的著作《编年史》中,这也是西方文学中最早提到长老约翰的记载。

据奥托所载:“一个名为约翰的国王兼牧师,生活在波斯和亚美尼亚之外的遥远东方。他和他的臣民一样,都是聂斯脱利派的基督徒,他曾向波斯人和米底亚人的国王萨米亚尔迪(Samiardi)发动战争,并将他们击败

他想帮助耶路撒冷的教会抵御穆斯林,但是没能找到办法把军队运过底格里斯河。休还补充说,长老约翰是东方三博士的后裔,而且他还有一把翠绿色的权杖”。

奥托所记载的长老约翰对穆斯林发动的这场战争,很可能就是指1141年的卡特万(Qatawan)之战。

1141年,耶律大石(Yelu Dashi)在撒马尔罕附近击败了穆斯林世界的领袖苏丹桑加尔(Sultan Sanjar),这场发生在中亚卡特万草原的大战唤起了欧洲人对于长老约翰的记忆,使欧洲人更加相信了在遥远的东方,确实有着一个强大的基督教国家。他们热烈盼望能早日找到这个强大盟友一起合击穆斯林

长老约翰的王国

而传说产生的早期也主要是口头传播,较少的书面记载使我们要回溯这个传说在早期的传播过程十分困难。

布鲁尔认为,从奥托所使用的措辞进行仔细的分析可以判断,奥托在撰写这篇文章时,长老约翰已经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角色

“当奥托介绍长老约翰时,后面紧跟着这样一个从句:‘实际上人们习惯这样称呼他’,这表明这个名字已经小范围流传。此外,在奥托描述长老约翰的文章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短语是:‘但他们声称……’。从语法上讲,这指的不可能是主教休,而一定是无处不在的“他们”(they),即民众”。

尽管如此,教皇听到了这个故事却对这件事并不在意,并发布一个教皇的公告,在1145年12月1日进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而且没有与长老约翰展开对话的意向。直到传说产生的第二个关键点,长老约翰来信的出现。

大约在公元1165年,一封据说出自于长老约翰写给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Manue lI)的信开始在欧洲流传。目前,这封信的拉丁文版本最少保存了469份手稿,其中234份是拉丁文原文,大约有30份是12世纪的拉丁文版本

在信中,长老约翰自称是“东方三博士”的后裔,在遥远的东方统治着圣·托马斯曾居住过的辽阔疆域。长老约翰对他的王国中的土地和奇异物种、建筑和奇迹等做出了详尽的描述

“我,长老约翰,是万王之王,在美德、权力和财富方面,胜过全世界的任何君主。有七十二个国王是我的附属,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的土地上有大象、骆驼、河马、鳄鱼、蜥蜴、豹子、野驴、白狮子和红狮子、白熊、白黑鸟、沉默的蝉,狮鹫、老虎、豺狼、鬣狗……。

在我们的土地上还养着野马、野驴、小角人、野牛、野人、独眼人、前后有眼的人、没有头的人、长12英尺、宽6英尺的嘴和眼睛的人;它们的颜色与纯金相似,有十二英尺,六只胳膊,十二只手,四个头,每个人有两张嘴和三只眼睛”。

“宫殿里有一扇朝东的门,是用最纯净、最明亮的水晶做成的,周围环绕着黄金,门的高度是130腕尺。当我们来到宫殿时,没有人碰它,它就会自动开启和关闭。但是,当其他人进来时,则需要看门人开门和关门”。

这封信还声称,印度的智者婆罗门(Brahmin)是长老约翰的臣民;他的土地遍布宝石和黄金;他的王国内的基督徒无比的虔诚,还有一个不老泉,任何人只要喝了它,就能永远保持在32岁的年纪。

在长老约翰的王国里,没有小偷,没有骗子,也不存在任何邪恶。简而言之,各种版本的长老约翰来信,都向西方展示了一个人间天堂般的强大王国。教皇和他的追随者们相信,东方基督教领袖的出现对他们的反伊斯兰战争是一种鼓舞

对于深陷与伊斯兰争夺地中海霸权斗争泥潭的教廷来说,长老约翰的来信无疑是个好消息,有谁不想拥有一个这样强大的盟友呢?所以他们愿意将这个传说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引导,将长老约翰的能力与地位进一步夸大,尽管这封信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在中世纪欧洲狭窄的视野里,人们无法亲眼目睹和体验东方,于是,他们用长老约翰这样的传奇人物填补了认识上的空白

寻找长老约翰并与之建立联系,进而联合长老约翰对伊斯兰国家进行夹击成为了欧洲人的目标,这也符合当时西方扩展对外贸易和开辟东方商路与航路的时代背景。传言与现实的结合促使了长老约翰传说的产生。

长老约翰的出现对于12世纪欧洲的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老约翰的故事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被无数文人学者进行合并、扩展、传播和改造,对欧洲在海外的探索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加速并扩展了西方与非西方世界之间的联系,为随后几个世纪里欧洲与其他地区进行的交往活动奠定了基础

东方幻想的破灭

然而,东方逐渐强大的蒙古人很快横扫中亚并进入了东欧,尽管窝阔台大汗的死亡使西征的蒙古人停下了脚步,但仍然消除不了欧洲人的恐慌

1244年,心怀恐惧的教皇英诺森四世(Innocent IV)在里昂公众会议上,决定向蒙古派遣使团,以搜集蒙古人的情报,并寻找他们心中可能的同盟者——长老约翰。

随后,前往东方的使者和旅行者们不断向西方带回关于东方的信息,欧洲人先后将耶律大石、屈出律、王罕等人视为长老约翰。

最早的出使者是教皇英诺森四世在1245年派往蒙古的博朗·嘉宾(JohnofPlanoCarpini),他长途跋涉来到蒙古并且带着教皇的信,信中要求蒙古大汗贵由(Güyük)皈依基督教,但却遭到拒绝并被送回欧洲,回去的时候还带着一封要求教皇屈从于蒙古意愿的同样傲慢的信。

他在《蒙古史》中记载了成吉思汗的一个名为托苏克(Tossuc)的儿子进攻在大印度的长老约翰,被长老约翰以特殊火器击败的故事。

安德鲁(Andrew of Longjumeau)是天主教多明我会的传教士,他曾在1245和1248年两次到访蒙古,得到的关于长老约翰的消息也只是他曾被蒙古人所击败。此外,鲁布鲁克(Rubruck)、西蒙(Simon)等人也不断奉命出使东方,在鲁布鲁克的记述中,长老约翰也是被成吉思汗所打败的。

西蒙在《鞑靼人的历史》中记载,印度领主大卫王,即曾经的印度皇帝长老约翰的儿子,被

蒙古人所击败并杀死。而随后在马可·波罗(Marco Polo)的记载中,长老约翰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那个强大的基督国王了,而只是中亚的一个部落首领

13世纪中期,随着欧洲人通过使臣、传教士和旅行者等人对亚洲的进一步了解,不再认为长老约翰是东方的强大君主。1322年,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来到中国旅行。

在他留下的《鄂多立克东游录》中记载,“流传于欧洲的关于东方长老约翰的传说,多数都是虚假的,属实者极少。”鄂多立克是最后一个把长老约翰定位在亚洲的西方旅行者。

长老约翰的传说构成了欧洲人对东方探索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当时欧洲人开启时代探索的热情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后来的学者们“通过长老约翰的传说来收集中世纪地理信息,以确定想象中的长老约翰王国的准确位置,并记录这个传说对后来的影响”。

陆续前往东方的探险家和旅行者们并没有带来更多关于长老约翰的消息,而是开辟了一条又一条东西方陆上和海上贸易通道。这个在欧洲流传甚久的传说,在东西方珠宝、香料与瓷器的贸易往来中,暂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长老约翰传说在亚洲的破灭,并没有使欧洲人放弃寻找这个传奇人物。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航海技术的进步与中世纪大洲和国家间交往活动的发展,使欧洲人发现了长老约翰帝国的另一个可能所在地——与欧洲大陆仅一海之隔的古老非洲

参考文献:

[1]J.Spencer, Trimingham, Islam in Ethiopi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2]Ernesta Cerulli, Tiberius and Pontius Pilate in Ethiopian Tradition and Poet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Liam Matthew Brockey, Portuguese Colonial Citie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Ashgate, 200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穆斯林   约翰   欧洲   欧洲人   长老   旅行者   基督教   蒙古   非洲   教皇   强大   背景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