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钩沉之二:一个地主老财的庄园如何变成"十家庄"?

民国时期,敦煌县六隅五十六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地主庄园,名曰堡、墩、庄等。一般情况下,地主庄园四周辟有果园,然后才是他们的田地。家大业大的还在城里开办酒坊、油坊、纸坊、客栈、药铺等生意,城乡两栖,财源广进,让他们稳居敦煌的上流圈。

当然,地主的财富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部分都是几辈子人接续奋斗、艰难创业累积而来。想想,自清雍正初年从甘肃五十六州县移民敦煌以来,原本大家都是以开荒种地为生的泥腿子,处于一个起跑线上,却在短短二百多年时间里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能成为地主者,除了剥削压榨贫雇农成分外,与他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善于经营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敦煌地处塞外,至明清时期早已失去了丝绸之路的通衢之利,所以敦煌地主大多都是靠土地获利的土财主,商业获利比重较低,因而难以产生像四川大邑县刘文彩那样财势雄厚的大地主。据说,黄渠代家墩的大地主闫万有吃饭用银碗银筷,其奢侈程度不过如此。

1949年9月,敦煌和平解放后,随着减租减息、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渐次推进,特别是划分阶级成份,实行土改政策后,贫苦农民彻底翻身得解放,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而地主拥有的土地、庄园、骡马、商铺等资产,除少部分留作保障基本生产生活外,其余均分配给了贫下中农。1956年底,随着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到来,地主的庄园要么分给了贫下中农居住,要么成为生产大队和小队的队部、牛圈,要么在此后的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高潮中被拆毁,土夯的百年老墙被当作肥料壮了田,地主家的庄园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的邻居——一个王姓地主庄园的变迁。王姓地主解放前是敦煌城北郊漳县坊数一数二的地主,他家有几百亩地和一个二三十亩的果园,王家庄里里外外少说也有二三十间房屋。王姓地主死于解放初期,他家的成份被划为地主,庄内的房屋被分配给七户人家居住,加上他的小老婆、大老婆生的长子、小老婆生的幼子三户,共有十户人家住在王家庄。原本赫赫有名的王家庄渐渐没人叫了,人们习惯上称其为"十家庄"。

据耄耋老人讲,当时的分配原则是:按贫困程度分房,谁家越穷分的房子越好。最里面的四合院里,拔廊上房分给了队里最穷的杨姓贫农。而王姓家人三户则被分到了以前放生产农具的外院破房中。一个地主庄园于是变成了大杂院,里里外外住着6姓10户人家,锅碗瓢盆交响乐,加上复杂的阶级成份、人际关系、矛盾纠纷,这个院子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娃娃一养一大堆,人要住房;一年到头总得见个荤腥,养猪羊鸡得圈舍,于是乎家家见缝插针,挤空间盖房修圈,无序地扩张,让原本整齐划一的地主庄园变得杂乱无章,丑陋不堪。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场景。

岁月倥偬,世事多变。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子好过了的十家庄居民,不再满足于住在百年沧桑的破旧老宅,有几家搬到了居民点上,有几家就地或就近翻建了新房,而今原址基本上被废弃,全然没有了儿时的热闹景象。一个时代就这样尘埃落定,印记在了有心人的脑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4

标签:敦煌   庄里   庄园   地主   老财   贫下中农   钩沉   小老婆   果园   成份   阶级   热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