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式“穷养”与“富养”的争议背后,是家庭爱教育的缺失

□杨明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3月28日,一则“被穷养长大的孩子是怎样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高位,不少网友们纷纷带上话题在帖子下进行留下自身的经历,此微博话题的阅读量一度超千万。

其实,以“穷养”与“富养”两种方式来抚养孩子的讨论在此前已经屡见不鲜。有人说:“穷养孩子会让孩子自卑、敏感,变得没有主见,在感情上与父母疏离、冷淡。”有人说:“富养会让孩子变得娇气、自傲,让孩子只会向父母伸手,不懂得父母的辛劳。”这两种说法都太过狭隘。

有些家庭贫困,但是父母能将自己能得到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爱给予孩子,这不能算是“穷养”;而有些家庭富裕,父母能够陪着孩子、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把孩子托举到更外面的世界,增长孩子的见识,这也不能说是狭义的“富养”。这两种方式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狭义的“穷养”与“富养”给一些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关心,不断强调家庭如何“穷”,过犹不及的“省”,一味地将家庭穷的“原罪”归到孩子的身上,给孩子造成自己是家庭穷的“罪魁祸首”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就让孩子留下了自卑、敏感心理阴影;而一些条件优渥的家庭则认为能够用金钱来代替自己对孩子的爱,孩子的要求都用金钱来实现,试图用金钱来填满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就会让孩子过分骄纵,形成“金钱至上”的思维。

而造成这些影响的根本结果并不是真正穷和富的差别,本质上还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家庭爱教育的缺失。

“穷养、富养不如爱养。”我们不应该只看到“钱多钱少“的养育方式,而应该将目光放到这些现象背后,把关注点放到家庭爱的教育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父母与孩子要学会换位思考,转变思维方式:孩子应体谅父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抚养自己长大,是他们能做到最好的选择,而父母也不应该用“穷”来过分打击孩子,给孩子留下自卑的心理阴影。让父母学会爱孩子,教会孩子爱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温馨融洽的,而并非冷漠疏远的。父母与孩子的代沟也不是阻隔爱的原因,而双方不想花费时间沟通、互相了解才是。

最好的教育不是最贵的,最幸福的生活也不是金钱能买来的。我们不应该过度解读“穷养”与“富养”的含义,不能把两者单纯地功利化与狭义化,当我们看到大家在热烈讨论“穷养”“富养”现象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两种教育方式背后家庭教育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我们应当重视起家庭“爱”的教育,避免更多的家庭卷入到狭义式“穷养”与“富养”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狭义   优渥   家庭   缺失   自卑   金钱   父母   条件   话题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