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俄国女子中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文|青丘

编辑|海蓝宝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女子中等教育机构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俄国政府对玛丽亚中学的财政补贴也较多,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的经费则面临很大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难以保障

1870年之前,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市民团体学生交纳的学费。

第一类女子学校因经费不足变为第二类女子学校,第二类学校面临被废弃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人记述了斯摩棱斯克玛丽亚女子中学1871年时的状况,学校的建筑狭小,不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足够的空间,房间内可以清楚听到隔壁说话的声音。

“托尔斯泰是第一位为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拨款的教育大臣。

1870年,托尔斯泰为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争取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教育部女子学校的经费仍主要依靠于地方自治局的资助。

例如,1871年国民教育部财政补贴只占学校经费的8%,学费和地方组织的捐款分别占34%和41%。

也有-些省级地方自治局长为满足中间等级的需求,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中等教育上。

1877年,诺夫哥罗德、奔萨雅罗斯拉夫尔省地方自治局将100%国民教育支出都用在了中等教育上。“但大部分女子教育机构仍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难。

虽然俄国政府也曾为女子中等教育机构投入经费,但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机构发展的需求,教育经费短缺使得教育发展缓慢。

1881年,政府提供了16.2%(477311卢布)的经费给女子中学和初级女子中学。同年,给男子中学和初级中学提供了57.8%(4710132卢布)的经费。

政府的经费无法跟上女子教育机构增长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费在女子中学初级中学的财政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女子宗教学校的发展更是受到经费的桎梏。根据阿斯特拉罕教区女校的档案材料分析表明。

只有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或孤儿才不收学费,教区女校收取的学费不足以维持学校的经营。

二、女子教育的等级性

18世纪,彼得一世开始实行欧化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彼得一世创办了数十所世俗学校,培养军事人才,规定贵族子弟强制学习军事技术。

彼得一世想要建立一个由受过教育的贵族官僚领导的体系,但其推行的强制教育反遭贵族抵制。

许多学者在描述俄国的教育政策特点时常提到“等级制,日本学者桥本伸也认为俄国女子教育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伴随着“等级制原则”和“母性原则”。

这两个原则随着历史发展阶段也在不断重新定义,间等级制原则指的是。

教育系统与社会等级对应,根据学生的家庭出身所属的等级划分,形成相互封闭、复杂的学校体系。

也意味着每个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取决于学生所属的等级。

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时,男子教育机构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学校教育贵族等级结合越来越紧密。

女子教育也继承了这一特点,1764年被称为俄国女子教育开端的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校建立。

市民部的开设也体现了俄国女子教育的等级性,市民部和贵族部的教育对象不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不同。

玛利亚皇后接手女子教育事务后,其创办的教育机构也严格规定招收学生家庭出身、父亲的身份等。

另外,专门为僧倡等级创立的女子宗教学校的出现也体现了俄国女子教有的等级制原则。

贵族女子学校直到19世纪末期仍然保持着鲜明的等级制特点,机构中贵族女性仍占了很大比例。

女子宗教学校在制度上取消了招收学生的限制,但实际上绝大数学生仍来自僧侣家庭。

19世纪60年代,玛丽亚皇后事务部国民教育部女子中学的出现动摇了俄国女子教育的等级制原则。

但按照教育大臣诺罗夫的设想,新的女子教育机构是为了缺少教育机会的“中间等级”女性设立,从这角度出发并不能说其完全消除了等级制原则的影响。

三、性别上的教育不平等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男子教育先形成学校教育体系,随后女子教育才形成教育体系,并且相比于男子教育处于劣势地位,俄国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

1802年亚历山大一世建立了国民教育部,随后俄国政府颁布《国民教育初步章程》和《大学附属学校章程》。

建立起低等学校(教区学校)、过渡学校(县立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四个等级的教育体系。

“而俄国的女子教育一直隐藏在男子教育之下,并不受重视。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填补了女子中等教育的缺失。

在财政投入上,国家对男校的投入几乎占总支出的60%,对女子中学和初级女子中学的拨款约占总支出的10%左右,剩余90%由地方和等级社团、慈善家负担。”

在课程设置上,女子学校更偏重艺术和手工的培养,女孩在手工课程上学习烹饪、缝纫、编织等方面的知识男孩则学习加工木材等。

玛丽亚皇后事务部和国民教育部管理的女子学校虽然被称为女子中学,意为除了不教授古典语言之外,其课程设置与男子中学没有本质的差别。

但实际上,女子中学的课程没有设置古典语言的课程,就意味着女子中学的社会地位在当时处于劣势

19世纪70年代之前,俄国女性几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男子中学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

男子从高等教育机构毕业后,可以成为科学家、教师、政府官员等。

女子中学的培养目标在1870年《国民教育部女子中学和初级女子中学章程》颁布后转变为培养职业女性,把女子中学与男子中学靠近,俄国女性才开始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女子教育明显是建立在“男女性别差异”和男女社会角色定位不同的基础上的。

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性别公平”与“男女性别差异”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社会性别公平要以承认性别差异为前提,性别公平化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消除对女性持有的性别偏见,并不是要抹平男女性别差异。

女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应该给予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利。

在学校课程设置中也应该打破女性传统的学习科目,设置与社会性别公平化相关的多元文化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俄国   玛丽亚   等级制   女子   教育部   中等教育   经费   性别   等级   中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