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宫瑞华:十二里庄天主教堂

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十二里庄因其距离武城县原县城(今老城镇)12华里得名。村中有一天主教堂,颇负盛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之前,十二里庄属于山东省武城县,这座教堂是山东最早的天主教堂和传播基地。1690年前后,天主教北京代牧区(天主教会的一种教务管辖机构)以临清为中心,向山东西北部运河一带传教,范围包括恩县、武城等县,传教士多为意大利籍方济各会士。十二里庄就是当时形成的一个教徒村。1839年,罗马教廷成立山东代牧区,任命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会士罗类思为首任主教,主教公署设在十二里庄。这是山东最早的天主教堂。1847年10月,罗类思又在十二里庄创办山东总修院。1849年罗类思辞职后,江类思继任山东代牧区第二任主教。1861年,江类思主教根据《北京条约》,索回济南西门里将军庙街天主堂。1863年,山东代牧区座堂和山东总修院由武城县十二里庄迁济南。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冠县义和团首领阎书勤(一说威县人)率众攻打十二里庄教堂 ,虽然并未成功,但使教堂受到重创。1903年重建十二里庄教堂,1905年完成。宏伟的西式青砖教堂及修女院、神甫楼建筑群在低矮的民居中颇为醒目。1964年前为临清主教区,辖临清(包括今临西县)、武城、故城、夏津、南宫、清河、枣强、景县、平原等县教务。在1964年前后,河北、山东两省以京杭大运河为界重新划界,运河以西、原属武城县的三个乡镇划归河北省故城县。

十二里庄教堂是一组宏伟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占地约20余亩,主教座堂全称为“圣母无染原罪堂”,大体分为大教堂(礼拜堂),修道院,育婴堂、孤儿院等。其中“礼拜堂”(也叫讲经堂)是天主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整个教堂中最宏伟的建筑。大教堂坐北向南,青石地基,青砖墙体,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据说,当初建造这座教堂时的石料和砖瓦都是直接通过航运从德国运来的。讲经堂正面三座拱门,都刻有精美的西洋风格的石雕、砖雕图案,盘型浮雕,繁复华丽。两边“双子塔楼”高约30多米,竖着十字架,直插云霄,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得格外高大,方圆十几华里都能望到。老百姓把这两座塔楼统称为亭子,当时,“十二里庄的亭子、饶阳店的塔”成为冀东南、鲁西北的一道风景,闻名遐迩。进入讲经堂,是西方建筑特有的拱顶,寓意“天似穹庐”,高大空阔,地坪铺方砖,左右各有6根木柱顶梁,梁础青石精雕细刻,顶棚上绘有精美的西式莲纹和圣经故事图案。门窗窄而高,都是哥特尖拱式,镶嵌彩色玻璃,组成几何图案和神像,平添几分神秘感。堂内可容六七百人,人坐其中显得矮小了许多。堂内南边是一悬空看台,登梯而上,可容五六十人就座。由此进入一小门,可登木梯层层叠进,登高揽胜,直达亭子最高处,眺望四野,百里风光一览无余。堂内北边是一祭台,为神甫引领信徒讲经、诵经的地方,祭台左右两侧各有一小房间,是神父净身、更衣的侧室。讲经堂北墙外基石上有一块长方形石块,刻有西文形体的“1905”字样,当是竣工年代。

出讲经堂东便门,是三座西式楼房,其中南楼高3层、中楼2层,东西长约50多米,南北宽约10余米,占地面积各约500平米;北楼东西长约40米,宽约10米,有半阴半阳的地下室,占地面积约400平米。楼与楼之间南北间隔20多米,形成两个大的院落。其中南楼、中楼原是育婴堂、孤儿院的用房,由中外修女(外国修女只有德国人)主持日常事务。南楼除中间有门,并设有木质楼梯外,东端有一近50平米的房间与其他房间隔断,自成一室,并砌有室外青砖楼梯用以上下,不知为何用场。三座楼中,南楼因其高,又处于南墙外围,在战争年代受到的损坏最为严重,墙体有很多弹洞。上世纪60年代,南楼第三层封闭,80年代整座楼倾圮,荡然无存,现在原址东南角建圣母山一座,供奉圣母。上世纪80年代,圣母山北侧新建一松林花圃,为民国时期去世的牧师的墓林,内有几通石碑,据说1947年“土改”时被毁,是上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以后,教徒们从村内的排水沟或猪圈找到的。中楼中间一门,贯通南楼、北楼两院,门厅有木质楼梯上楼。三座楼房,顶数北楼建得最别致、最坚固,西式建筑风格也最明显。严格来说,北楼由两部分组成,东为神父楼,西为小教堂。小教堂其实是一座袖珍的讲经堂,大概专供神甫、修女平时诵经用,由德国神甫专为德国修女做圣事。这座经堂东西宽约8米,南北长约15米,北侧比北楼凸出约3米,除了没有塔楼,其形制与讲经堂相似,拱顶但无梁柱,门窗拱券,镶安彩色玻璃,北侧有神甫更衣室,东侧与主楼相通。北楼中间开门,前后相通。南门前修有七八层高的青石台阶,两边有门台。楼下是地下室,地面露出半截窗户,每扇窗户都安装有铁棂。进了北楼南门,可进入地下室。地下室中间有一走廊,走廊两侧房间大小不等,阴暗潮湿,十分恐怖,有的墙壁上还嵌有铁橛、铁环,不知作何用。南门通向北门的左侧有木质楼梯可上二楼。二楼隔开几个房间,大概是修女的住所,南窗较小,都带有木质遮阳罩,具有非常明显的西式洋楼风情。北楼一楼的东边是一间比较宽绰的房间,为神甫作圣事的场所;西边是神甫卧室。从最近发现的一帧“山东武城天主堂私立上智学校学生毕业纪念影”照片来看,上面的人物发型和神甫、军阀官员及学生的穿戴,应是拍摄于1912年——1928年北洋时代,说明那时十二里庄教堂曾办过学校——上智初级中学。上世纪30年代,罗马梵蒂冈教皇曾派钦使来过这里,称十二里庄为“小罗马府”。文革时,临清教区最后一任神甫冯圣斌即为十二里庄人,不过他当时不在十二里庄,而是住在临清。

除了精美恢弘的建筑,教堂还有一绝,即大教堂正中上方有一钟亭,悬挂一口高约60公分铸于1907年的铜钟。这口钟与大教堂基石一样,铭文不用光绪纪年,而采用西历,表明是教堂洋人所铸。铜钟的惊奇之处是“钟打锤”,而不是我们常见的“锤打钟”,即拉动滑轮上的钟绳,钟体左右摇摆,碰撞钟锤,发出声响,并非直接用钟锤去敲钟。由于铜钟悬在高处,声音格外洪亮,周围十几里的村庄都能听到钟声。夏津县人大原副主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刘恩常先生有诗赞曰:“古院相依拥众楼,高亭戏云显风流。运河东去十二里,钟声悠远到码头。”文革后期,这口铜钟被武城县政府弄走当作机关上下班的信号钟,县城搬迁后下落不明,现有的铜钟是上世纪80年代武城县政府赔偿的。

十二里庄教堂命运多舛,一路坎坷走来。1900年,义和团曾攻打教堂;1942年“四.二九铁壁合围”时冀南军区领导曾在此部署突围,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枪弹射击,至今中楼东墙体弹痕依稀可见;1945年7月,运河中学的前身冀南简易师范一路风尘,辗转来到十二里庄在教堂办学,神职人员搬出教堂;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设过解放军后方医院,上世纪60年代在讲经堂后的瓦房内尚可见到隐蔽的地下室,据说紧急时为掩护伤病员用;1948年3月,运河中学正式迁址十二里庄,占用了教堂,改造成教室、宿舍,从此一直在这里办校40年,停止了一切教务活动;1966年3月8日,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继这次地震之后,3月 22日在宁晋县东南又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我县震感强烈,教堂双子塔楼东楼震裂,塔尖倾斜。为避免倒塌伤及民房,时任驻村开展“四清”运动的县委副书记调集挖河民工用绞磨将两个亭子拉倒,“讲经堂”犹如被剃了光头,本来凹陷的中间部分成为“塔尖”,由一位窈窕淑女变为“武大郎”,完全没了当年的模样,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极左口号煽动下,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建筑文物受到严重损害,大、小教堂的彩色玻璃全部被砸烂。上世纪70年代,号召社队大办工副业,大教堂成为十二里庄大队开办的皮毛厂,由于盐碱硝水的浸蚀,墙体和梁柱受到严重损坏,不得不揭去屋顶,拆除木柱,改建为大跨度三角梁的一般房屋(即农村常见的起脊房)。

运河中学占用期间,除在教堂北、西新建部分教室、教师宿舍、学生大食堂、马厩等建筑外,讲经堂改做大礼堂,为师生开会、文娱演出的地方。南楼作学生宿舍,中楼改做图书馆、教室和学生宿舍,中楼与南楼之间的院落为篮球场,学生上体育课多在这儿。北楼为校长办公室、会议室、部分女生宿舍。诵经堂改为小礼堂,短暂地做过学生宿舍,后成为学生展览室,经常展出学生的学习成绩、手工制作品,其北侧神甫更衣室文革时封存的图书曾暂存此处。中楼与北楼之间的院落有排球场,西为标本室,东南为教职员工的小伙房。其余多处平房为教职员工宿舍和教导处、总务处。40年来,运河(十二里庄)中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干部,其中担任省军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17人,少将6名,被誉为“冀南小黄埔”。

1984年,十二里庄中学正式撤销,其财产按照宗教政策归还教堂。2008年10月,十二里庄教堂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武城县   武城   德州   铜钟   经堂   神甫   天主教堂   修女   山东   运河   教堂   年代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