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不了长衫的孔乙己,该何去何从

天下的咖啡味道千篇一律,而行吧的咖啡却处处洋溢的新潮,虽然行吧在国外如同中国小吃沙县一样的存在,但在国内却成为大厂员工,网红小姐姐的心头好。若能一手拿着一杯行吧咖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疾走,或在朋友圈晒一些与行吧咖啡相关的照片,总能引得别人的侧目。

与别的咖啡馆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是,行吧一般开在大型商超的出入口,既醒目,又招摇。

清晨大概八点不到,街上的行人人渐渐多起来,各家商铺次第开业,像行吧这种既有咖啡,又有蛋糕的咖啡馆自然不能落下。买咖啡的人从开头零零落落的到密密麻麻,这时领班对员工的态度变得不耐烦起来。从我加入这家咖啡馆,偶尔才能看到领班的笑脸,一般是在发薪日和业务高峰期。

到上午十点左右,店里的椅子上逐渐坐满了人,但这个时间是网红们的主阵地。很多客户都是要一杯咖啡,外加一块点心,然后坐下来慢慢的,变换着姿势的拍照,或者打开了摄像头,不知和另一头的谁说着话。总之,柔声细语,如春风雨露般顺着手机信号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滋润着各种各样的心灵。

玻璃橱窗外穿各种送外卖的人们也多起来,他们一边盯着手机,一边聊着生活的境遇,夹杂着骂声,抱怨声.....。偶尔有人接到了单,匆匆到前台拿上咖啡等食品,一溜烟的走了,在我的心里很难记住哪一个外卖员,似乎每天都是新面孔,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人加入,旧的人退出。

快到12点的时候,店里的人会更多起来,这时来的客人很多都是写字楼和大厂的白领,三五成群,这些人出手豪气,所以这个时间段,领班都会出来亲自照顾客人,笑容堆满了脸,语气中充满了愉悦。我就是在这个时间段认识孔哥的,别人叫孔哥,我也跟着叫。

深色的西裤,淡颜色的衬衣,名牌皮带,外加领带是孔哥的标配,头发梳的一丝不乱,这是我对孔哥的第一印象。

点一杯拿铁,外加一块三明治,然后一边看着手机,一边斯文的用餐。每每这时,领班就会轻轻的踱步到孔哥跟前,低声问一些“咖啡怎么样?”“三明治怎么样?”的话,孔哥总是微笑着说不错,偶尔会夹杂着“very good”, "耐思”等英语,空气中充满愉悦的气息。

就这样,时间在咖啡味道中一点一点的流逝。

有一天,橱窗外下起了雨,树叶变成了黄色,被雨水打落了一地,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才意识到秋天来了。这时,我才想起好久没看到孔哥了,我问同伴:“你最近看到孔哥吗?” “你说谁,是那个孔乙己吗?” 一边拿外卖的蓝衣小哥接过了话茬。我说:“咦,你们怎么叫他孔乙己呢?”。他说:“最近被裁了,听说有人看到他去我们公司应聘外卖员,主管看他太斯文,没有要,再说快四十的人,跑的动吗?”

这时,店里一位客人说到:“听说去年才到处借钱凑首付买的房子,现在不知能不能还上,惨的很吶”。说那个“吶”字的时候,拖得老长老长。

店里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但每天什么都发生着,依然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有一天,我早早的来到店里,提前准备当天的餐食,突然看到靠近橱窗的角落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咦,那不是孔哥吗?”我走近了一看,果然是孔哥,孔哥还是以前的样子,只不过领带没打了,面容憔悴了,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脑。

我轻声问到:“孔哥,好久没见,最近还好吧?”,孔哥抬头看到我,脸上浮现出一点笑意:“还好,还好”,淡淡的,不知再说什么。

“需要点什么吗?”我问道,“可以来杯开水吗?”他回答道,

我说:“可以”,“是免费的吧?”孔哥追问到,我肯定的说:“是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偶尔也会有外卖小哥隔着橱窗玻璃打趣的问:“孔乙己,跟我们送外卖去,如何?”

孔哥总是说道:“不是去了吗?你们公司不要我”。

这时,在橱窗外等单的外卖员总是会爆出一声哄笑,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调侃,“你是高材生,我们不敢要你”,“送外卖不好么?靠体力赚钱心里才踏实”,“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哦”云云。

而孔哥总是一言不发,有时会久久看着窗外,不知在思考什么。

一天,领班把我拉到一边说到:“以后不许再给孔乙己加水了,浪费我们的座位”

后来,就再也没看到孔哥了,也许是他意识到我们的冷落,也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小哥   明治   领班   长衫   时间段   外卖   咖啡馆   何去何从   橱窗   店里   客人   咖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