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演绎成裁员潮,打工人该何去何从?

@3月财经新势力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提出2023年要新增1200万就业岗位。然而就在解决就业岗位问题如火如荼进行时,腾讯、京东、阿里等巨头公司都纷纷宣布裁员,三大巨头裁员约10万人之多,阿里员工超过25万,被传裁员比例30%;腾讯员工超过10万,被传裁员比例10%—30%;京东多个部门裁员比例在10%—30%之间。华为宁愿支付10亿元赔偿,也要在中国区裁掉近34岁以上员工7000人。

年初大家担心的只是降薪收入减少问题,没想到演绎成了裁员失业。中国经济不是不断向好,预计今年GDP耍增长5%吗。为什么这些行业大佬为何要逆势而为掀起裁员潮呢?

一个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国内三年疫情的重大影响,以及后疫情时代复苏缓慢导致成本上升,盈利下降。这些不只是降薪能够解决的,为节省工资性成本支出而迫不得已采取裁员的硬性措施。

另一个原因应归结于国际因素。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由合作转向对抗,逆国际化趋势明显,像华为这样的行业巨头遭遇不当制裁,国际市场萎缩,发展遇到瓶颈。还有国际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正在掀起裁员潮,对整个行业无疑产生传导效应,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硅谷裁员潮。如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本周公布新一轮裁员计划,公司决定在1月份裁员1.8万人的基础上再次裁掉9000人。3个月裁掉2.7万人。

第三个原因是高科技技术的应用,科技替代人力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尤其是人工智能AI,如CHAT GPT的应用,使得裁员成为必然。

裁员潮使得就业问题矛盾越来越尖锐,除了国家尽力创造就业岗位外,作为个体的我们也该积极应对。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叠加AI技术,每个个体除了顺应发展趋势,珍惜来之不易的岗位,不断提高技能而适应时代需要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华为   腾讯   阿里   高科技   疫情   政治经济   何去何从   巨头   岗位   工人   比例   员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