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相揭晓,并非是2颗原子弹那么简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对全日本广播,接受美、英、中三国的《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如果有人问你:当年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能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迫使日本选择投降。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1945年8月6日,广岛“小男孩”原子弹的爆炸共造成7万人死亡,20多万人死于几年后的烧伤和辐射;8月9日,长崎“小胖子”原子弹总共造成了3.9~8万日本人死亡。不过,虽然原子弹的杀伤看似效果惊人,但就短时间的破坏力而言,它的威慑力还比不过5个月之前的那一场大轰炸。


原子弹前的大轰炸


实际上,早在1945年3月9日晚间,美军就已经出动轰炸机群,利用燃烧弹对东京地区实施了地毯式袭击。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轰炸共持续了2个小时,投下的燃烧弹多达2000余吨。

当晚,东京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房屋建筑被焚毁,面积达41平方公里,灼热的气浪形成的火旋风吞没了8.3万人,10万人严重烧伤,100多万人一夜之间无家可归。而这,就是著名的东京大轰炸,它是人类史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单次非核军事行动。因为这场轰炸是蒂科斯·李梅指挥的,所以又被称之为“李梅火攻”。

总之,原子弹爆炸后短期内造成的伤亡,并没有超过其他的军事行动的袭击,这还远远不足以影响日本主战派对外宣称“一亿玉碎”的作战决心。如果说只是大规模伤亡就足令日本明白战争的惨痛教训从而投降,那么早在东京大轰炸事件之后的短时间内,日本人就已经在投降书上签字了。


而日本之所以在原子弹爆炸后短短几天内就同意投降,其实是受当时的国际形势逼迫。


日本的选择


二战初期,各法西斯仰仗着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强大后勤支援对他国发动侵略,给当时的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但是到了战争末尾,在西边战场,以德意志为首的法西斯在欧洲战场节节败退,在东边战场,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顽强抵抗,让日本侵略者深陷泥沼,无法自拔。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举枪自尽,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在这之后,日本面对着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的两面攻势,投降已然成为了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日本需要考虑的就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投降最体面,二是向谁投降利益最大。


对于怎样投降,日本采取的战略是对苏联“避战求和”,对美国“以战求和”。

对于向谁投降,日本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向美国投降,接受由美中英三国发起的《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让日本上至天皇,下至所有平民的命运,全听美国人差遣。


二是向苏联投降,拒绝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字。实际上,当时的日本外交团已经悄悄和苏联开启了“有条件投降”的相关谈判。


一个是绝对玩完,一个是可能玩完,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选?


不过,当天平慢慢向苏联倾斜的时候,杜鲁门却急了,心想俺们玩命打了那么多年的太平洋海战,你现在悄悄跑出来分一杯,这不太合适吧。于是美国以日本发布“拒绝”波茨坦公告的声明为由,继续对展开日的军事行动,原子弹袭击的方案顺理成章地进行。

随后不久,“小男孩”便降临了广岛。然而,当广岛被核武器轰炸后,日本依然表现得很傲慢,他们只对民众宣称是一颗陨石落在了广岛,同时内部召开会议迫切想要指导苏联方面的想法。但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苏联官媒都没有对此事做出任何报道,显然,苏联已经对美国这种独吞的行为彻底愤怒了。


事件过去的第三天凌晨,苏联悍然对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进攻(同天上午长崎落下了第二枚原子弹),近140万红军战士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粉碎了日本的信心,共歼灭约69万日本关东军,史称八月风暴行动

与此同时,日本冥顽不灵的主战派仍不愿放弃已经占有的亚洲地区,还企图发动政变,让他们的天皇号召全国上下继续负隅顽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惜最后失败了。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不仅会碎,可能连渣都没有。


由此可见,压弯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仅是两颗原子弹那么简单,还有苏联的火速加入。事实上,整个二战苏联起到的作用都尤为关键,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有870万军人阵亡,50万失踪(与死亡无异),这是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不承认事实。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在不少心怀鬼胎的媒体宣传下,大部分时间都在捡漏的美国却悄悄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大贡献者。

更让人感到不齿的是,日本每一年都会举办纪念原子弹轰炸的活动,极力将自己打造为战争的受害者,否定其种种罪行的同时甚至还在编造教材篡改历史,这样的无耻行径、这样猥琐的态度永远无法被世界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波茨坦   关东军   原子弹   长崎   广岛   苏联   无条件投降   东京   日本   美国   真相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