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马三立为何对赵津生说:你拜我?你管侯宝林喊师哥合适吗

相声界非常讲究辈分。在新中国成立前,如果没有正式拜师,即使会说相声,也是“海青”,是不能登台说相声的;即便是撂地演出,也会受到其他相声艺人的排挤,根本不能靠卖艺养家糊口。

新中国成立后,师徒关系大都被老师学生关系所替代。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声界才慢慢恢复了过去的老传统:拜师、摆知。

如果是相声世家或者是门里出身,父亲的辈分大,儿子即便年龄小,也跟着沾光,辈分自然就大,这叫“自然辈”。

像“寿”字辈里年龄最小的郭荣起,出生于1917年,他比许多“宝”字辈的相声艺人年龄都小,可没办法,谁让他父亲郭瑞林辈分大呢。

像常家老九常宝丰,出生于1947年,因为父亲常连安是“寿”字辈,所以他就是“宝”字辈。

如果家里没有干相声的,年龄又不太大,想拜一个相声前辈为师,就比较难了。

今天咱们就说说赵津生拜师。


赵津生,1957年出生于天津。赵津生的父母父母都是外地人,他是在天津出生,所以起名叫津生。

赵津生

说起赵津生,各位可能觉得比较陌生,我稍作说明各位就不陌生了。

2010年,53岁的赵津生登上了央视春晚的大舞台,他与姜昆、戴志诚合说了一个对口相声《和谁说相声》,他就是余则成和翠萍的儿子“余祸祸”。

另外赵津生还在杨议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扮演了一个“碰瓷专业户”,另外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小眼子”。

赵津生出生在曲艺之乡,打小就喜欢曲艺。因为机缘巧合,赵津生12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快板大师王凤山学习快板书和山东快书。

王凤山(1916—1992年),原名王宝山,满族,北京人。王氏快板的创始人,著名的相声演员。

王凤山

王凤山是相声、快板两门抱,在相声门他是朱阔泉的大徒弟,是侯宝林的大师哥。王凤山1955年加入天津市曲艺团,1977年开始为马三立先生捧哏。

1969年,赵津生开始跟随王凤山学习快板和山东快书,一直学到1976年。王凤山脾气好,总是循循善诱,从来没有呵斥过赵津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津生就提出要拜王凤山为师。

没想到王凤山是一口拒绝:“不行!我不能收你!”

赵津生愣了:“为什么啊?”

王凤山只是笑了笑,说了三个字:“你不懂!”

王凤山没有解释,赵津生当然不懂。其实王凤山不收赵津生有两个原因:一是王凤山已经60岁了,他是“宝”字辈的,收一个还不到20岁的徒弟,没法向相声同行交待;最主要的是当时相声界还没有恢复传统的拜师仪式,基本上都是老师学生关系。


王凤山也是真喜欢赵津生,过了一年左右,王凤山对赵津生说:“孩子,要不这么着吧,你要是和我外甥女结婚,我收你当徒弟也就名正言顺了。”

赵津生一想,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不但能拜师还能抱得美人归,多好啊。

赵津生也比较贼,他并没有把话说死:“结婚可是大事,您得让我和您外甥女见见面,万一人家看不上我呢。”

两个人一见面,赵津生就知道特别不般配:人家女方足足比他高了大半头。得,对象没相中,拜师也就不了了之了。

1977年,马三立落实政策,从下放的天津南郊北闸口大队回到了天津市曲艺团。

告别舞台10多年的马三立,非常渴望马上回归舞台。可他原来的两个搭档,赵佩茹不幸因病去世,张庆森是双目失明。

马三立

马三立比较着急,没有搭档怎么登台表演?

关键时刻王凤山是毛遂自荐:“三叔,我给您量活(捧哏)您看怎么样?”

马三立自然是喜出望外,一口答应。

从1977年开始,马三立王凤山成了正式的搭档,两个人合作演出了14年。王凤山去世后,马三立就开始说单口相声,再也没有找过搭档。

王凤山开始和马三立合作,赵津生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赵津生天天都跟着王凤山,就这样认识了马三立。

时间久了,两个人就熟了,赵津生就经常向马三立请教相声方面的问题;马三立也非常喜欢赵津生,经常也给予指点。

1985年,28岁的赵津生也进入天津市曲艺团,成了一名职业相声演员。

赵津生和马三立的接触更多了,他开始刻意模仿马三立,不但模仿马三立的声音,也模仿马三立的动作。

时间久了,赵津生在天津也有了一点小名气了。

1987年的一天,赵津生去天津火车站接一位东北来的朋友。

朋友手里拿了一份《辽宁日报》,上面登了一条相声演员拜师的新闻,赵津生这才知道相声演员恢复了拜师的老传统。

其实相声界恢复拜师的老传统在1984年就开始了:首先是在青岛举办的侯宝林收师胜杰为关门弟子的拜师仪式,接着是在天津举行的拜师仪式:马三立收常宝丰、阎笑儒收侯长喜、常宝霆收王佩元。

马三立王凤山

赵津生拿着报纸,兴冲冲地就去了马三立家里。进门之后,赵津生是毫不客气,张嘴就问:“马老,相声演员现在可以拜师了?”

马三立看了看赵津生,慢悠悠地说:“是啊,前两年就可以拜师了。”

赵津生接着就问:“那我拜您为师可以吗?”

马三立听了是哈哈大笑,把赵津生搞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赵津生不知道道马三立笑什么,赶紧问道:“马老,您笑什么?是我说错什么了吗?”

马三立收敛了笑容:“呵呵,我笑你不知道天高地厚!你要拜我为师?那你管侯宝林喊师哥,你觉得合适吗?”

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的权威人士,是相声界的领军人物,更是全国有名的相声大师。

侯宝林在赵津生心里那是可望不可及的偶像人物,让他管侯宝林喊师哥?他想都不敢想。

不过赵津生还是不死心,他接着问道:“马老,那我拜您儿子马志明为师行吗?”

马三立又笑了:“你拜志明为师?你管苏文茂喊师哥,你觉得合适吗?”

赵津生一想:苏文茂也是京津两地有名的相声大家,当时已经快60岁了。自己才是一个20多岁的小青年,这中间还是差着辈分呢,这肯定也不行。

赵津生想了想,说道:“您辈分太高,您儿子辈分也高,那您说,我该拜谁为师才合适?”

马三立直接说道:“那你就拜我孙子吧。”

赵津生和马家很熟,他知道马三立的孙子马六甲出生于1981年,当时才6岁,所以他立刻摆手:“马六甲还是个小孩儿,我可不拜他。”

马三立乐了:“傻小子,不是让你拜马六甲。我说的孙子不是真孙子,是我的徒孙就范振钰。”

赵津生知道自己误会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马老,我知道范振钰,他是您孙子啊?”

马三立点点头:“小子,我有个徒弟叫班德贵,班德贵有个徒弟叫范振钰,你要拜振钰为师,你还是马家人,咱是亲四辈。”

当时高、范(高英培、范振钰)的相声在全国都非常有名,不过他们都去了全总文工团,根本不在天津。

赵津生不解地问:“马老,可我也不认识范振钰啊,再说他也不知道我是谁啊?我怎么拜他?”

马三立摆了摆手:“只要你想拜到振钰门下,这都不是事儿!现在就问你愿意不愿意?”

赵津生赶紧表态:“我愿意,我愿意!”

后来在马三立、马志明、王鸣禄三个人的联系、协调下,范振钰从北京回到天津,收下了赵津生。

在范振钰收徒仪式上,有两个人哭了起来:王凤山是老泪纵横,站起来就要走;高英培也是哭得泪流满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以后再说。

(全文完,感谢阅读。码字不易,欢迎朋友们点赞、关注、转发、留言,批评指教,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师哥   孙子   天津市   快板   辈分   天津   曲艺   徒弟   搭档   相声   合适   侯宝林   马三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