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爱情故事(三):米尔顿和罗丝的爱情故事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罗丝·迪雷克托的恋爱大概是最传统的一种,熟人相恋,日久生情。

1932年,罗丝·迪雷克托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毕业,转到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罗格斯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也刚来到芝加哥大学读研。

1932年10月3日,雅各布·维纳教授在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楼的107号教室讲课,为了方便认识学生,维纳教授以学生姓名首字母的顺序来安排座位。

罗丝的座位紧挨着米尔顿。

维纳教授创造了两个年轻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把握住机会的两个年轻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二人的第一次约会是在研一过了之后的事,而且约会时还有个大电灯泡苏内·卡尔森在场。

当时芝加哥举办主题为“进步的世纪”世界博览会,于是三人就一同来参观世博会。

三人参观完世博会回到校园时,苏内终于知趣地离开了。

罗丝和米尔顿坐在长凳上聊了一会儿以后的生活,米尔顿和苏内打算明年去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罗丝想在暑假后继续回到芝加哥大学。

米尔顿试图和罗丝来个晚安吻,但被罗丝拒绝了。

就这样二人结束了第一次约会。

1935年秋,米尔顿和罗丝都回到了芝加哥,米尔顿成为了亨利·舒尔茨教授的助理,而罗丝成为弗朗克·奈特教授的助理。

回到芝加哥大学后的罗丝和米尔顿很快和另外四个人(W.艾伦·沃利斯和他的妻子安妮·阿姆斯特朗,乔治J.斯蒂格勒和他的妻子马德利特·梅克)形成了六人圈子。但不久,罗丝与米尔顿又都离开了芝加哥。

罗丝辗转来到华盛顿。

米尔顿在哥伦比亚大学谋得教职,还担任国家自然资源委员会顾问。米尔顿利用职务之便,可以在周末公费去华盛顿看望罗丝。

热恋之中的年轻人每周见一次面还是太少,于是两人用书信沟通情感。

10个月内两人写了不少于138封信,平均每星期4封信(别忘了还有周末真人见面)。

1938年6月25日,漫长的恋爱终于结束,两人在一个犹太教的神学院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婚礼,从此二人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后来从货币主义诞生了理性预期学派,再后来又从理性预期学派产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西方经济学世界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俄勒冈州   犹太教   芝加哥大学   哥伦比亚   芝加哥   华盛顿   世博会   学派   经济学家   爱情故事   年轻人   教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