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小宛农场的历史变迁

2000年前小宛农场战友重回自己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图中为当年的宿舍


国营小宛农场位于东经95°32分—96°44分、北纬40°14—40°34分之间的安西县境内,由不相连结的四工、十工、小宛、七道沟4个分场和踏实生产队(连)组成,各分场之间均为农村耕地或荒野所分割,近者十几公里,远者几十公里。

此外还代管了一个集体所有制生产大队——小宛生产大队。

场部设在小宛,甘新公路自门前通过。

十工分场原系1956年所建国营安西机械化农场,规划可垦荒地面积

23.9926万亩,场部设在十工。

1959年9月30日,根据省公安厅、农林厅决定与饮马二场(劳改农场)对调,改为劳改农场,归省劳改管理局领导。

1969年,十工劳改农场撤销,场地交农建十一师,并入小宛农场。由于领导关系多次变动,场界亦有变化。现有土地毛面积14.3935万亩。东起雁脖子湖,西与瓜州乡九工村耕地毗邻,北与安西林场接界,南抵截山子山麓。

四工分场原系1958年所建四工下放干部农场,1958年3月18日,张掖地委决定将该场改为国营四工农场。

1959年9月30日,根据省公安厅、农林厅决定与饮马三场(劳改农场)对调,改为劳改农场;归省劳改管理局领导。

1966年四工劳改农场撤销,场地交农建十一师,并入小宛农场,现有土地面积17.0250万亩。东与四工乡四工村毗邻,西至百齐堡干渠,北以疏勒河为界,南达安敦公路与截山子山麓。

小宛分场系1965年原农建十一师所建,称国营小宛农场,为了处理公社与农场的土地插花问题,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代管安西环城公社小宛生产大队,体制不变,单独核算,生产计划和征购粮、畜产品收购任务,统一纳入国营农场计划之内。

安西机械化林场亦并入该场。小宛分场现有土地毛面积20.3185万亩(包括林场),东起沙枣园,西至环城乡,南至截山子山麓与十工分场。

七道沟分场位于玉门盆地昌马冲积洪积扇的扇缘地带,海拔1385——1420米,南北向倾斜,土地干燥,地形破碎。北部为细土平原,地面平坦,土层厚度大于10米,被南北向大沟(山水沟、八道沟、九道沟、沙沟)分割为4块。主要土壤为盐土、潮土和草甸土。

场区气候统属暖温带干旱气候,但依地形条件的不同,分场间亦有差异。

小宛、十工、四工3个分场,年平均温度8.7℃,极端最高温度42.5℃,极端最低温度-29℃。

平均无霜期145天。全年日照时数3260小时,平均降水量45.7毫米,年蒸发量3140毫米,相对湿度低于39%。适宜种棉、种瓜、发展粮油作物。

但因冬、春多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71天,沙暴日数平均13天,对农业生产颇有危害。

踏实场区比十工、小宛高起1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约7.9℃,年降水量64.8毫米。只能栽培粮油作物。七道沟分场年平均气温7.2℃,7月平均温度22.3℃,平均无霜期144天。全年7-8级大风23天左右。只宜栽培粮油作物。

小宛农场的灌溉水源也因分场而异,小宛、十工、四工3个分场为双塔堡水库灌区,有安西总干渠自场内通过,但只给农场配水1550万立方米,其中小宛分场520万立方米,四工分场650万立方米,十工分场380万立方米。

保灌面积1.792万亩,实灌面积1.57万亩,其中小宛7500亩,四工3700亩,十工5800亩;由于灌溉供水不足,农场土地开发受到严苛限制,不得不去开发地下水。

十工、四工深层潜水埋深大于40米,含水层厚4米左右,单井出水量7升/秒,矿化度小于1.5克/升,符合灌溉水标准,但因电源未通,不能大量打井,只在小宛、四工打井6眼,除解决饮用水外,旱年抽水稍解旱情。

踏实灌溉水靠榆林河(即踏实河)水库,每年为农场供水135万立方米,保灌面积2500亩,实灌面积2220亩,亦因水源不足,不能开发其余荒地。

踏实地下水丰富,浅层水南部埋深10米,北部1—2米,尚有承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单井出水量6—9升/秒,为良好灌溉水;也因缺乏电源,不能开采利用。

七道沟分场属昌马河玉门灌区,有昌马西干渠通水灌溉。因地处干渠未端,年引水量仅112.75万立方米,供水严重不足。但地下水储量极丰,含水层厚80米以上,南部水位10—25米,中部水位5米左右,北部水位1—2米,矿化度04-1.0克/升,为良好灌溉水源,原“五·七”农场曾打机井17眼,因无电源尚未充分利用。

小宛农场在灌溉水源条件的限制下,土地开发发展缓慢,32年共开出耕地3.31万亩,定植果园316亩,营造护田林1.104万亩,管护天然林1.2697万亩(胡场林),利用天然草场18.4万亩。

小宛农场现行的经营方针是以农为主,以工补农。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定量栽培经济作物如向日葵、胡麻,籽瓜,啤酒大麦、啤酒花、水果性瓜类。

1988年栽培小麦6088亩,总产1243吨;栽培啤酒大麦1710亩,总产394吨;栽培油料作物999亩,总产57.5吨;栽培籽瓜2010亩,总产黑瓜籽114吨;栽培啤酒花600亩,产花93吨:栽培水果性瓜类90亩,产瓜225吨。

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现有大中型拖拉机34台,机引农具51部,小型拖拉机15台,联合收割机10台,种子精选机10台,谷物烘干机3台,农用汽车18辆。

畜牧业以养羊为主。

场办工业有:酿酒厂、硫化碱厂和石棉矿,年产石棉560吨,矿址在阿克塞自治县红柳沟。

全场现有总人口2302人(不包括小宛生产大队)。1988年经营总收人644.59万元,上交税金19.39万元,盈利1.24万元,尚处于经营自给状态。

附小宛农场历届领导人员名单:

国营小宛农场(安西机械农场、十工农场、农建十一师第六团,

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团)

场长、团长:

吴玉璋(1956~1958年)

焦胜桐(1959年)

李学福(1958年,1965~1969年)

孟宪荣(1970~1976年)

许万福(1978~1983年)

詹恒荣(1983~1984年)

杨隆培(农艺师,1984年~)

副场长、副团长:

李学福(1956~1958年)

李振升(1965年)

柴啸峰(1965~1969年)

李凤林(1965~1969年)

曹顺田(1970~1975年)

张士衡(1970~1975年)

陶宝礼(1976~1977年)

邹积熙(1976~1978年)

王彦斌(农艺师1978~1986年)

李成忠(1978~1983年)

刘景斌(畜牧兽医师1984~1988年)

卢兆(农艺师1984年~)

王永和(1986年~)

党委书记、政委:

张银虎(1958年)

张毅民(1970~1974年)

岳国礼(1975~1980年)

詹恒荣(1984~1985年)

张玉玺(1986年~)

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张效贵(1965~1969年)

刘哲华(1976~1977年)

刘岳源(1983~1985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安西   农场   矿化度   生产大队   农艺师   干渠   总产   分场   工分   面积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