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懂王沈括(沈梦溪)(1)

你知道吗?公元1031年,也是北宋天圣九年,沈括出生。你要知道,这可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当时的皇帝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就是狸忙换太子的主角,刚正不阿的包拯,武艺高超的展昭,一世无暇的范仲淹,砸缸的司马光,跨界达人苏东坡,鲁迅的祖先周敦颐,还有为天地立心,为身民立命的张载,他们都活跃在这个热闹非凡的时代。但是沈括比以上的诸位都懂得更多,堪称一代董王。

沈括说,没有人比我更懂水利。23岁的时候,他在沭阳县当主簿,复河连年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他带头治理水害,开垦荒田七千顷,让沭阳县全体老百姓奔小康。当宁国县令,主持开始修芜湖万春圩工程,写出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因为太懂水利,朝廷让他负责首都开封城外的汴河疏浚工作。作为科学家的他用“分层筑堰测量法”准确的测量了汴河的高差为63.3。

他还懂医学,在这里河道的同时,他还搜集汇总医学著作《良方》和《灵苑方》。

他的秋石练法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提取激素的方法。他还动第力他去爬太行山,根据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化石和沉积物,他就分析出了华北平原过去曾经是海滨,这是最早对于华北平原形成原因是冲击平原的科学解释。在全国各地详细记录发现的化石,然后根据化石拖延古代的气候变迁,他在延安发现了地下有类似竹笋的化石,推断出了“旷古以前,地痞气湿而遗竹”。

他还研究出龙卷风的生成原因,根据月亮的盈亏来论证日月的形状以及潮汐现象,花了12年的时间完成了天下周线图,这幅比例为90万分之一的地图,图符之大,内容之祥,前所罕见。

他手创的飞鸟图来制图,取鸟飞之处替代传统的部署,更加精准和科学,类似于今天的航拍。他还制作了立体地图给宋神宗看,比西方早700多年。

#历史#​#科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周敦颐   神宗   华北平原   太行山   沭阳县   宁国   北宋   化石   测量   水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