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汉森:出卖美国21年,让美国损失上亿,落网时吐槽FBI太垃圾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历史上,为苏联人服务的“间谍”并不在少数,最出名的就是唐纳德·麦克林、盖伊·伯吉斯、哈罗德·金·菲尔比等“剑桥五杰”,出身于英国贵族阶级的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无偿为苏联人提供了诸多重要情报。

不过,并不是所有为苏联以及俄罗斯服务的间谍都是为了信仰。比如,在美国一名叫做罗伯特·汉森的间谍,身为反共产主义者的他选择为克格勃工作,很明显并不是为了理想,也不全是为了金钱,主要是为了找刺激。

在落网时,甚至当面吐槽FBI太垃圾,现在才找到自己……

爱捉弄人的汉森同学

对于罗伯特·汉森而言,他的童年完全称不上完美。父亲是一名在芝加哥警局工作的警察。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警察,显然不可能有什么为人民服务意识,整天把自己喝的醉醺醺的。

对于教育儿子,老汉森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理念:“批评使人进步,夸奖使人落后,不打击,不成器。”

罗伯特·汉森从小到大,没从父亲嘴里听到过一句夸奖,全都是批评和打击:“你将来一定一事无成。”“有你这么个儿子简直是我们家族的耻辱。”

老约翰的这种育儿方式很明显是不正确的,如果是一个抗压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可能就此沉沦、自暴自弃。

但罗伯特·汉森偏偏是个异类,越说他不行,他越是要证明自己可以,上学时发奋图强,然后考上了伊利诺州专科学校的会计专业。在上学期间,他还顺便学习了一番俄语。

70年代初期,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罗伯特·汉森顺利的进入了芝加哥警察局,主要从事的是对内侦查的工作。

在警察局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学外语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FBI为了从苏联大使馆搞情报,急需俄语方面的人才。罗伯特·汉森因为在警察局表现不错,就被调去了FBI,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被安排去跟踪苏联驻纽约外交官。

这将是FBI最后悔的决定。

FBI之所以安排罗伯特·汉森执行这项任务,是因为根据背景调查,这个人是个坚定的基督徒,经常鼓励亲友去教堂参加弥撒,对宣扬无神论的苏联极为仇恨,对共产主义也不感冒,而且他还十分的忠于家庭,一看就是个五讲四美的大好美利坚青年。

但是,FBI却忽略了罗伯特·汉森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这个人很拧巴。

或许是因为童年的影响,罗伯特·汉森的性格复杂又矛盾。他“忠于家庭”,但最爱干的事是将自己和妻子的行房视频拍摄下来,给好朋友“分享”。

罗伯特·汉森有一个脱衣女郎的“红颜知己”,曾经为了对方一掷千金,但是哪怕对方愿意投怀送抱他也甘做柳下惠,只寻求“柏拉图式”的恋爱。

这么个矛盾的人去当针对苏联人的间谍,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从“格鲁乌”到“克格勃”

罗伯特·汉森最开始去跟踪苏联人的确尽职尽责,但跟踪着跟踪着,他就和苏联人搅和到一块去了。

虽然罗伯特·汉森仍然对共产主义和无神论不感冒,但却不妨碍他“交几个俄国朋友”。据资料显示,从1979年罗伯特·汉森就和苏联情报机关格鲁乌建立了联系,并给他们送上了一份大礼:“迪米特里·波里亚科夫是间谍。”

迪米特里·波里亚科夫是乌克兰人,因为德国侵略,家人遇难参加了苏联红军,战争结束后去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因为表现出色被吸纳入格鲁乌。

波里亚科夫在苏联接受了一段时间培训后就被派去了美国打听情报,没过多久就被美国人策反,20年如一日的跟美国人提供苏联、中国、越南的情报。他送出的一份名单,曾经直接导致1400名苏联特工暴露。但因为隐藏的很深,波里亚科夫在苏联过得顺风顺水,还被提拔为了少将。

罗伯特·汉森送出的这份情报引起了苏联人的高度重视,迅速对波里亚科夫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他“没有任何问题”,只能将波里亚科夫调回国进行监视。

5年后,美国中情局“苏联东欧反间谍处”处长奥尔德里奇·H·艾姆斯被苏联策反,苏联人这才掌握了波里亚科夫叛国的证据。为了避免暴露艾姆斯,苏联人一直忍到了1988年才让波里亚科夫“退休”,并将之秘密处决。

罗伯特·汉森和苏联人交往时很小心,但很难瞒过枕边人。妻子波尼就察觉到丈夫多了几个“俄国朋友”,但也没有起疑,因为罗伯特·汉森经常跟她吐槽这些俄国人“竟然不信神,该下地狱。”

1985年,罗伯特·汉森因为工作能力强,被提拔为了FBI纽约分局外国反情报组组长,上任后不久,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改换门庭,投奔克格勃。”

罗伯特·汉森反思自己和格鲁乌这些年的交往,越发觉得暴露的风险实在太大,干情报工作哪能自己亲自露脸呢?

因此,他专门给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处寄去了一封匿名信和一个包裹,指名道姓的说要为克格勃服务,并要求苏联人给他10万美元。

罗伯特·汉森这个包裹里面全都是涉及到美国的重要机密情报。苏联人确定包裹里面不是炸弹,而且看起来很有价值后第一时间转送给了克格勃。

克格勃大喜,专门给美国分部下达了“尽可能满足这位好心同志要求”的命令。因为罗伯特汉森行事神秘,不愿意自己的真实身份,苏联人就给他取了个代号“拉蒙”,简称为“P”。

“P”的巨大影响

罗伯特·汉森在给苏联/俄罗斯当鼹鼠期间,从来没有真人露过脸,一直都是通过秘密信箱和他们沟通,并收取财物,他还提了很多有用的意见。

比如,1987年时罗伯特·汉森曾给克格勃写了两封信。

他在第一封信中狠狠的嘲讽了一番克格勃选择的交接地点:“那里污水漫过了膝盖,我穿着一身西装去那里不就相当于不打自招吗?”

第二封信,他要求克格勃以后尽可能的用钻石来支付报酬,这样一来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被美国政府发现了异常,。那比起现金,钻石更容易被孩子们藏起来。当然,更重要的是钻石保值。

也正是在1987年,罗伯特·汉森接到了FBI上级派发的一份重要任务:“严查将我们内部情报泄露给苏联人的叛徒!”

让一个双面间间谍去抓间谍,很明显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罗伯特·汉森不但没“抓”出来几个苏联间谍,还趁此机会给苏联人送去了重要情报。让美国好不容易从苏联驻美大使馆拉拢到的两个克格勃高级官员被调回了国,无声无息的处决了。

美国人原先还弹冠相庆的宣布掌握了“楔入克格勃心脏的两枚钉子”,结果这两枚钉子还没出力就被拔了出来,让他们颇为郁闷。

苏联解体后,克格勃也跟着解散,俄罗斯的情报部门陷入了混乱之中。在这期间,奥尔德里奇.H.艾姆斯间谍案发,罗伯特·汉森因为家里面多出了大量现金,被当FBI探员的妹夫“大义灭亲”的进行了举报。

当时,FBI局长亲自对罗伯特·汉森进行了测谎实验,结果发现他“忠诚可靠”,没有任何问题。

蛰伏了数年之后,罗伯特·汉森被调到了美国国务院外国任务办公室工作,并想办法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取得了联系,再次为对方工作,一直工作到了被捕前最后一刻。

据统计,不算1985年之前那六年,罗伯特·汉森总共从苏联、俄罗斯那里得到了140万美元的好处。

他出卖的情报也着实有些“触目惊心”,这15年为苏联、俄罗斯提供了6000页的绝密情报,其中包括美国的核武器发展计划、电子侦察技术、收集情报的长期计划,以及诸多美国间谍的名单。

FBI就这?

那么,谨慎小心的罗伯特·汉森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审理奥尔德里奇.H.艾姆斯间谍案期间,美国人一直怀疑还有一个隐藏的很深的鼹鼠没有挖掘出来,但没有证据。

1999年,CIA在俄罗斯的间谍谢尔盖·特列杰科夫弄回了诸多秘密情报,美国人根据情报分析认为,罗伯特·汉森很可能就是隐藏在内部的鼹鼠,但他们没有证据。

直到美国国务院窃听器案发,美国人虽然没查出窃听器,却意外查出来了罗伯特·汉森和俄罗斯特工的接头方式。

2001年的一个周日,罗伯特·汉森带着一包机密文件来到了弗吉尼亚郊外的一个偏僻地点,刚把东西放好,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特工给围住了。

面对暴露的现状,罗伯特·汉森并没有任何的惊慌失措,甚至还饶有兴致的嘲讽了同僚们一番:“你们的速度也太慢了,现在才发现吗?”

罗伯特·汉森一个反无神论、反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为苏联人服务?真的只是为了钱?这是FBI高层最为想不通的事情。

对于质询,拧巴的罗伯特·汉森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想想吧,我正在参加联邦调查局特工会议,他们在讨论如何捉拿间谍 ,如何辨别谁是外国特工,而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而且就坐在他们中间。这是多么有精神上的优越感啊。”

对于罗伯特·汉森的这个说法,他的同事们还真的挺信的。在他们眼里,这家伙就是个“恐怖片里面的坏人一般的角色”,“心理阴暗”、而且经常嘲讽美国是“一个个头大、易怒且危险的痴呆儿。”

对于罗伯特·汉森的落网,最愤怒的就是FBI局长路易斯·弗里,这表现的他就像是一个滑稽的小丑,大呼小叫的说:“汉森的叛变是能想象到的最恶劣的背叛行径。

美国总统小布什是在飞机上知道的这件事,他当时也“颇为震惊,深感不安”。

2002年5月10日,美国联邦法院对罗伯特·汉森间谍案进行了审理。在法庭上,汉森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深感羞耻”,对包括妻子和孩子在内的很多人造成了莫大的伤害。

代表美国政府的律师没有理会他的忏悔,说汉森是“最冷酷的窃贼”,竟然将美国的机密当成“个人的商品”。

最终,法院决定判处罗伯特·汉森终身监禁,不得假释,这一起间谍案至此画上了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美国   间谍   罗伯特   苏联   克格勃   俄罗斯   美国人   特工   情报   损失   垃圾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