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囊萤楼:一座小楼,一次秘密的聚会

从厦门大学西校门进入,左手处有一幢白墙红瓦的三层小楼,它就是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囊萤楼。取名“囊萤”,是为勉励厦大学子勤学图强。

1926年2月,罗扬才、罗秋天、李觉民三位共产党员,在囊萤楼一楼宿舍内举行秘密会议,宣告了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诞生,这是厦门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也是福建最早的中共党支部之一,在福建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囊萤楼旧照

20世纪初,陈嘉庚先生创办了厦门集美学校,当时,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国内外重大事件接连发生,在这里就读的许多学生纷纷接受了革命思想。

1925年6月,集美学校的学生罗扬才、李觉民等人加入共青团,成立了厦门地区第一个青年团支部。

罗扬才

1925年底,罗扬才升入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是福建省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发源地之一。

据厦门大学党史专家陈炳三介绍,1921年4月,厦门大学建校之初就已经传播马克思主义,朱稳青教师在“五一”劳动节向全校师生宣讲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要义。1923年,学校开设社会学专修课,传播马克思学说。1925年11月,已经成为一个坚定革命者的罗扬才到广州参加广东地区学联代表会,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厦门第一位中共党员。两个月后,李觉民赴广东开会,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按照党的章程规定,两名党员还不能成立党支部。

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教授则表示,广东区委为了在厦门发展党组织,就把当时在广州大学读书的罗秋天转到厦门大学来读书。1926年2月的一个星期天,罗扬才、李觉民和罗秋天三人,在囊萤楼罗扬才的寝室秘密聚会。罗秋天首先传达了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他说:“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和确定建立党支部的问题。”

罗扬才和李觉民都赞成即日成立党支部。就这样,中共厦门大学党支部成立了!罗扬才年纪最小,才21岁,但是革命热情高,工作能力强,被推选为支部书记。

“囊萤”之光,从此成为燎原之火,它面向整个厦门,第一个月就发展了18名党员,还派党员前往闽西南,建立党组织、发展队伍。

令人痛惜的是,厦门大学党支部建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27年4月9号,福建省国民党右派势力发动了“四九”厦门事变,时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总工会委员长等职务的罗扬才被捕。

罗扬才在狱中写下书信:“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不革命无以救中国!我早已视死如归,准备牺牲。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

6月2号,在福州市鸡公弄刑场,罗扬才高呼“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从容就义,年仅22岁。

厦门总工会旧址陈列馆内罗扬才烈士的雕像

罗扬才的一生很短暂,却写下了厦门党史的四个第一:厦门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书记,第一个总工会委员长,第一个革命烈士。

厦门大学囊萤楼

斗转星移,当年的囊萤之光,愈发明亮。如今的囊萤楼已成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楼,继续播撒着红色基因的种子。

来源:海博TV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党支部   中国共产党   厦门   总工会   广东   马克思主义   厦门大学   党员   中共   秋天   聚会   秘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