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主导世界舞台-列强的帝王相


#头条创作挑战赛#

谁有资格挑战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谁有成为全球新霸主的帝王相?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地缘政治学奠基人麦金德、马汉、斯皮克曼三位学者的理论。他们分别阐述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国家、海洋强国和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国家的崛起和称霸之道。这三类地区的国家可以向世界霸权发起挑战。

可以说,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从“一战”“二战”“冷战”,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欧洲一体化、中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等等,都是美、欧、俄、中这四个国家(地区)之间在合纵连横。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摆脱英国殖民独立后,印度也意识到自己的地缘优势,加上巨大的人口基数,貌似也有实力代表南亚次大陆低纬度地区,去参加抢夺铁王座的权力游戏了。

《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

现在,这个权力游戏的选手基本到位了,分别是:

从麦、马、斯的地缘政治理论上来看,这五个选手都有可能主宰这个世界。前两位自然不用怀疑,它们是旧世界的两极,海权究极和陆权究极的代表,在地缘上极具优势。而西欧、中国和印度三国或地区是如何获得这场权力游戏的入场券的呢?他们身怀怎样的优秀品质呢?

一、都处于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一侧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相连。中国比欧洲和印度更具有战略优势,因为中国将自己的版图延伸到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这意味着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可以更灵活地利用这一战略空间,可以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二、都紧邻海洋,有足够长的海岸线。但它们所面对的海洋不同,中国面对的是太平洋,而欧洲和印度则分别面对大西洋和印度洋,这对于它们的海洋战略和国际地位都有影响。在这一点上印度体现出了一定优势,最起码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没有邻国能直接挑战它的海权,而中国和欧洲内部则要分别面对日本和英国的挑战。

三、在历史上都遭受过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游牧民族的压迫。这给它们带来了一些其他地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这些游牧民族的入侵,虽然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动荡,但也促进了技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从而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例如,在中国历史上,蒙古人的入侵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古代和现代,技术交流都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四、拥有相对独立、统一的主体文化。一个统一的主体文化可以作为国家或地区的精神力量象征,有助于内部的地缘整合,减少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是成为重量级地缘政治体的必要条件。同时,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也可以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欧洲的基督教(广义)、印度的印度教以及中国的儒家思想等都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这些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对于塑造国家或地区的特色和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拥有足够多的人口。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力和实力。具有足够多的人口可以为国家或地区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此外,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也可以为国家或地区的安全保障提供更多的保障。反面的例子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拥有广袤的领土,但由于人口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好了,各位参赛选手都已就位,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的帝王之相。

俄罗斯(前苏联)——陆权究极,欧亚大陆的征服者

先说说俄罗斯(前苏联),麦金德“世界岛”理论所推崇的“心脏地带”的统治者,在其极盛时期(苏联)占据心脏地带绝大部分领土,几乎不输他的前任“蒙古帝国”。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崛起的关键人物,也深谙地缘政治之道,他认识到即使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扩张到极致,也无法获得足够长的开放的海岸线。虽然西欧和中国这两个边缘地区可以被战胜,但是他们无法真正征服,这也是游牧民族在无数次征战失败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向南征服另一个边缘地区,获得印度洋的海岸线,成了对抗海洋国家的最佳选择。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人也在继续追求这一战略目标。然而,经过数百年的英国人经营,印度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俄罗斯人再想直接控制印度已经不可能了。

俄罗斯人最后的努力是在阿富汗。试图通过控制阿富汗、打开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通道,进而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这是他们最终的战略目标。在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之前,与印度的结盟就成为了最佳选择。因此,将俄印之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仅仅解读成遏制中国是不够全面的。俄罗斯更加需要的是一个能插手印度洋事务的机会。然而,正是阿富汗问题最终拖垮了苏联,而在其他几个竞争对手的压力下,强大的苏联最终崩溃解体。虽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遗产,但其在国际地缘政治上的地位已大不如前,在这场残酷的权力游戏中,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离“铁王座”越来越远。

西欧——旧财主,现代文明的起源地

我们再来看看西欧,欧亚大陆西边缘地带的代表,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现代文明的起源地,现代世界主流文化及价值观的发源地,旧世界权力中心的角逐场。西欧,生来头顶众多光环,无疑仍是这场权力游戏的有力竞争者。

欧洲文明从诞生伊始就非常重视海权的争夺。受到开放的海洋思想的影响,很难适应高度集中的政治。于是,我们在历史上没有看到这块欧亚大陆的“西部边缘地区”形成一个完整的帝国。虽然德、法两国都希望自己成为这片地区的统治者,但他们面对着占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国,整合成一股力量的机会较小。英美也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每当德、法试图崛起时,英美就会采取行动,直接登陆(如英法百年战争)、挑动西欧内战(如西班牙王位战争),或联合俄国(如在苏联的情况下)剿灭德国人统一东西欧洲的企图(如在“一战”和“二战”中)。

在美国成为新的海洋霸主后,西欧选择了与美英结盟,以抵御来自东面心脏地带(苏联)的压力。虽然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他们也不满足于仅仅跟着美国走。于是,他们开始考虑欧洲一体化的问题,从欧共体到欧盟,通过吸收部分苏联成员国(波罗的海三小国)和东欧缓冲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实力迎来了大的跨越。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欧洲作为这场权力游戏的有力竞争者,不可能始终与美国保持冷战时期那样的蜜月期。尤其是在面对新兴国家的压力时,美国战略上变得越来越被动,在战术上则会越来越多地主动牺牲盟友的利益,以保持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此外,随着欧盟和北约组织向东扩张,其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也将进一步浮出水面。由于历史原因,欧洲的安全基本上依赖于美国的保障,这也对其未来的大国竞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印度——南亚次大陆守护者

很多人认为印度是一个比较和平的国家,因为它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炎热的气候让人们容易懒惰随和,不像北方国家那样火爆。尤其是在甘地使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帮助印度获得独立之后,印度人更加相信这种平和的力量,并试图超然于国际事务之外。

但实际上,从古代开始,印度就渴望成为霸主。在古代印度的外交思想中,印度被视为宇宙的中心。在冷战时期,由于大国的地缘政治需要,美国和苏联轮番拉拢印度,让印度自我膨胀。印度逐渐意识到,依靠其地缘优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已经可以代表低纬度地区参与大国之间的游戏了。

然而,由于印度背负着种姓制度的重重枷锁、社会改革极为不完善、封建残留问题严重等历史遗留问题,除了欺负一下锡金、不丹和尼泊尔这三个北部小国之外,印度似乎对其他邻国无能为力。但随着新世纪天降猛人纳伦德拉·莫迪上台,印度逐渐发现,凭借着绝佳的地缘优势、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年轻的人口结构,俨然已经获得了角逐铁王座的门票。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如果印度能够实现历史性的变革,摆脱种姓制度、土邦割据林立等旧社会遗留问题,那么它将有可能发挥出令整个世界为之战栗的力量。

中国——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在过去70多年里,新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一个曾经备受欺凌的古老国度转变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超级大国。中国人民勤劳隐忍,克服了无数困难,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尽管中国尚未完全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但毋庸置疑,它已经具备挑战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秩序的能力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然而,即便有着这些优势,中国若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成为主角,还需解决许多问题。中国的地缘环境十分复杂,周边邻国众多,身处“东亚怪物房”,面临着诸多地缘挑战。特别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美国及其盟友对其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雄心愈加警惕,随之而来的地缘政治压力必然会更加猛烈地挑战这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

美国——海权究极,新世界岛的霸主

“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诞生之日起,美国就头顶上帝亲儿子的光环。有纵深,有能源,除了恐怖分子,正规军就没人能打进本土去。每当有人站在世界地图前的时候,无不发出羡慕的感慨:美国那块地可太好了!

然而,地缘是把双刃剑。地缘环境虽然为美国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限制了它的战略投射能力,增加了对欧亚大陆的战略压制难度。相比之下,如果中国拥有了美国的综合实力,周边国家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盟国或附庸。这种情况在古代中国就有过类似的案例。

人们之所以认为美国地缘条件好,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亚欧大陆列强会自相残杀或者在过大压力下自残。在20世纪,美国接连得益于四次亚欧列强之间的内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恶性对峙以及苏联解体。此外,美国拥有本土大陆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化程度高以及人口众多等优势,使其得以顺利登上世界权力之巅,并且在那个铁王座上稳坐近百年。

可是,随着冷战的结束,亚欧大陆列强内部安全关系基本理顺,全球化大分工也全面铺开,形势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欧亚大陆东侧边缘地带,中华文化体系东亚、东南亚国家凭借着“种田属性”点满的天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事实上已经成了全球最肥美之地。就存量财富而言,东亚、美国和西欧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而从增量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单靠美国自己更是很难保持霸权地位。因此,美国必须在欧亚大陆东西方各寻找坚定的盟友,以协助其维护霸权地位。不过,这样的盟友可不是随便能胜任的。首先,他们必须像美国一样是完全海洋国家,也就是必须是岛屿,半岛都不行,否则就很可能演变成边缘地带的新贵。其次,地缘上与大陆不能太远。最后,他们必须是海洋强国,以协助美国压制大陆强国。

不禁感叹,美国不愧是上帝的亲儿子,这样的盟友天然就存在:英国和日本。英国可以帮助其控制西边缘地带(欧盟),而日本可以帮助其控制东边缘地带(中国)。

有了这两个桥头堡,美国唯一要做的就是防止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与两个边缘地区中的任何一个结盟。这样一来,欧亚大陆就不可能积聚起足够的力量来挑战美国的地位。应当说,美国气运着实不错:西边缘地区被它邀请来共同统治世界,而东边缘地区则是一个不甘居于小弟地位的角色,这导致其长期坚持不结盟政策。

此外,美国还积极拉拢澳大利亚,让其在印度洋压制印度的同时,在太平洋西侧也反复恶心中国。

至此,美国成功邀请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共同组成“新世界岛俱乐部”。并积极拉拢西欧为重要盟友,共同分享全球霸权利益。

结语——铁王座刺屁股,二当家是耗材

铁王座其实也不好坐,历史上有不少二当家想来挑战美国的霸权,结果基本上都被打得服服帖帖,心里虽然不服但表面上还是得摇旗呐喊,美国隔三差五还会把他们拖出来收拾一顿,二当家俨然变为耗材。在不久未来,还有谁会站出来挑战呢?谁有当世新霸主的帝王相呢?

如果要我回答,首先排除中国,我选印度。

印度阅兵摩托方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欧亚大陆   西欧   苏联   地缘   印度   列强   美国   帝王   中国   主导   舞台   地带   地区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