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五台山信仰中,五方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五台山信仰最初的产生并非全然起源于佛教在中土的流行,所谓“山有五台”本身即是神圣地理的想象,“五台山”之所以以“五”命名的思想逻辑,最终成为五台山信仰的关键一环。

在自然地理大山被认定为“五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五方思想的影响,而五方观念的核心在于中央的概念。

即四方之中加入中央方位,代表了一种新的秩序与神圣格局,五台山信仰逐渐步入了以“中”为核心、追寻神圣主神的历程,最终形成了以文殊为主尊的信仰格局。

一、神圣空间之起始考辩

今可见最早有关五台山记载的文献是北魏晚期郦道元所撰《水经注》(约成书于521-527年间),但由于《水经注》“滹沱水”篇已佚,后人所见相关段落。

最早转引自《古清凉传》:郦元《水经》云:其山五峦巍然,迥出群山之上,故谓五峰。

晋永嘉三年,雁门郡䈗(苏果、苏寡二切)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

鉴于现存唐代以前五台山史料极少的缘故,《水经注》尤显重要,故将《太平御览》卷四十五“地部”中的五台山一条单独摘录如下。

《水经注》曰:五台山,其山五蛮(峦)巍然,故曰五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人五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中人为先驱,因而不返,遂宁岩野,往还之士稀。

有望见其村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俗人以为仙者之都矣。中台之山,山顶方三里,西北陬有一泉水不流,谓之太华泉,盖五台之层秀。

《仙经》云:此山名为紫府,仙人居之。其北台之山冬夏常冰雪,不可居,即文殊师利常镇毒龙之所。今多佛寺,四方僧徒善信之士多往礼焉。

《太平御览》所引与《古清凉传》大有出入。第一是确定了五台山的山名非“五峰”而为“五台”,第二是避难者不是“䈗人县百余家”而是雁门郡五百家。

特别是在后半部分还增添了对“中台之山”的描述,之后还插入《仙经》对五台山为紫府的认定。最后,又加上北台一句,使其首尾逻辑不能连贯。

按照其行文,《仙经》所指的紫府似乎可以是中台之山,而之后的北台一句也可以理解为《仙经》的记载,或者是后世的补充,总之歧义甚多,恐因版本流传之误。

由此可见,《太平御览》所描述的五台山并不能断定为直接引自《水经注》,而严耕望先生引用时省去了文中的“仙经”等中间部分。

由此推定北魏五台山佛教兴盛,此结论恐怕尚有商讨的余地。事实上,与《太平御览》几乎同时的地理学专著《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五台县”条对五台山的情况也有描述。

其中除了明确五台县在隋大业二年因五台山而改名及相对地理位置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之外,也有引用《水经注》关于五台山的记载。

其文中仍沿用“䈗人县百余家”一句,后文中对中台的描述与《御览》略同,但在“仙经”之后,仅多出“内经以为清凉山”七字。

与《御览》相对照,《寰宇记》所载至少可说明“仙经”与“内经”的内容并非《水经注》原文,而是后世所增。

此外,如果《水经注》中确有“文殊降服毒龙”与“四方僧徒多礼”的记录,作为唐初宣扬文殊信仰的《古清凉传》为何不加引用,则实难理解。

另外,即便是宋代的《广清凉传》,作为不遗余力大力宣传五台山文殊信仰的著作,对《古清凉传》所记前代细节多有校订之处。

而其成书时间又在《御览》及《寰宇记》之后,《御览》为服务宫廷之作,《寰宇记》在北宋后期流传极广,而《广清凉传》也并未将“文殊降服毒龙”的情节作为宣教素材。

可见《水经注》原文中,应当并无北朝五台山佛教兴盛的记录,关于“五台山”山名确立及“雁门郡五百家”之说也不可采信。

二、从古籍中得到的信息

根据较为接近原始版本的《古清凉传》转引《水经注》的记载,我们只能得到以下信息:一、五台山至迟在北魏晚期被认为是“五峦巍然”,开始以“五峰”命名。

二、最先入山避乱者由北向南,来自䈗人县(䈗人县在今繁峙县境域范围内,在五台山北台之北麓,从行政区域来看,今五台山除南台之外,其他四个台顶均属繁峙县所辖)。

三、避乱者入山时已有“山人”引导,五台山避乱事件之后,有人入山寻访。四、五台山迟至西晋永嘉三年(309)被认为是“仙者之都”。

五、《仙经》有可能是《水经注》之前对五台山有所记录的著作。由以上几点零散的信息,我们对五台山信仰最初的情况可做大致分析。

即,五台山在永嘉之乱前即大约三世纪时就有“山人”修行,被当地人认为是仙者之都,可以说文献中最早有记录的五台山信仰是仙山信仰。

其信仰对象除了自然山岳之外,还有神秘的“山人”。如果大胆设想一下“山人”的年龄样貌,其居住在五台山的时间自然可以提前到永嘉之前的三国西晋期间。

而当时正是中国神仙思想流行时代。初唐慧祥《古清凉传》不但引用了《水经注》,也引用了《仙经》中“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的说法。

根据此书也引用《旌异记》《括地志》等古籍的情形。可以推测《仙经》与另外几部都应当是独立成书的作品而非对道家典籍的泛指。

据当代学者王家葵考证,《仙经》是三国时期左慈的作品,所以五台山可能在三国时期已经被认为是“紫府仙山”,于是探讨五台山信仰就要从三世纪开始。

可以说,从那时起的传统山岳信仰思想是五台山信仰产生的基础。

根据《古清凉传》所引用《水经注》的说法可以确定,五台山迟至北魏晚期或许已经以“五峦巍然”被命名为“五峰山”。

因为五台山从地理上并不存在一目了然的“五台”或“五峰”,而从人们发现紫府仙山到五台山命名可能经过了三百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对“五”的认定无疑出于人们思想认识的长期过程。

直到《北齐书·白建传》,正史中才首次明确载有“五台山”山名,《北齐书》虽成书于唐代,但其主干部分依照作者李百药之父李德林亲历北齐时所撰《齐书》部分而成。

可见五台山的山名在北齐时已定。非但如此,“五台山”在北齐时可能已经成为北方较有影响的名山,这一点在现存金石文献中得以确认。

河南辉县白鹿山北齐河清四年(565)所立《玄极寺碑》中有:“南瞩平野,千里而见江河;北瞻岱岳,仿佛五台之岭”的句子。

隋开皇六年(586)河北正定《龙藏寺碑》中也有“西临天井,北拒吾台”的说法,可见当时五台成为北方高山的代名词,且为名山之参照。

《古清凉传》载,隋末之前五台山中心区域有“五台祠”,是为当时五台山信仰的标志,同一时代驴夷县也因境内有五台山而改为五台县。

唐代菩提流志翻译的《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将文殊所在之地描述为“五顶”,中唐时期号称“清凉国师”的澄观更是以“五”为中心,对佛教和五台山的关系大加论证。

五台山之名所以能广泛接受,与古代崇尚“五”的思想密切相关。

三、五方观念之核心内涵

永嘉避乱时,五台山周边民众已对山中仙人踪迹深信不疑,之后追寻仙踪神迹便成为五台山信仰的第一传统。

五台山既然在“非五”的地貌环境中通过追寻“五”而产生出神圣意义。那么,崇尚“五”的思想观念在五台山信仰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方”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流行很早,到汉代,五方思想已经逐渐演化出一套成熟的“五行”信仰体系。

然而,五台山地区一直以来是北方边疆重镇,在该山被命名为五台山的这一时期,周边居住人口是否以汉人为主乃至是否使用汉语尚且不明确。

由于五台山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地区,五行思想的接受远不如作为其基础的五方观念普及。

五台山信仰在最初关于五行思想的表现并不突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五台山的命名和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有所对应。

直到唐代五行之说才有意被比附到五台山信仰之中。所以,五行思想对五台山产生了影响的说法有待商榷,本文认为最早影响五台山信仰形成的是中国传统的“五方”观念。

更加宽泛地说,“五”作为一个神秘数字,在五台山信仰的发展历程中常常表现出其特殊的影响,“五”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神秘数字。“五行”的根源是这个神秘数字作用的直接结果。

总的来说,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商代已经出现了标志地方中央为五的符号,殷、商至战国以中央为重为尊的五方观念已有巨大影响。

五方思想的核心在于寻找五方的中央,所以五方之中以“中”为首要位置,正如《古清凉传》即将中台列为“台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水经注   永嘉   思想   佛教   太平   北齐   北魏   文殊   山人   古人   清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