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放弃驻守安南之诸的原因分析

安南地区的儒家思想传入起始于秦朝,秦统一六国后鼓励各地人士互相走动,在该政策的支持下,很多被贬的官员、无家可归的犯人、四海经商的商人以及仕途不顺的读书人借此机会流落到当时的越南北部,并与当地人通婚,在这里定居下来。这些生活安定下来的同时,也把中原地区盛行的儒家文化带到了安南。

包括其中涵盖的等级尊卑思想、日常行为和道德准则以及各类礼仪等,儒家文化渐渐传入了安南人民的心中。当地的豪门望族也十分崇尚儒家文化,一方面努力帮助汉字的使用和推广,同时创办儒家文化学校,进一步帮助儒学在安南的传播。到了隋唐时期,当时交州的官员同样帮助儒家文化在当地传播。他们认为,对待安南地区蛮荒之象,不应一味使用武力压制,更重要的是教化百姓,使其知晓礼义廉耻,才能文明行事。以儒治理的方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社会风气大大改善。

自陈朝起,安南统治者就尽力强化儒学的地位。将孔子像放进庙里供人前来朝拜,并强制各大小官员家人及子女进入文庙中学习儒学,此外,还将儒学规定为科举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文化逐渐取代了佛教和道教的地位,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尊卑等级观念以及各类社会礼节等,都十分有利于使百姓潜移默化地向统治者低头,这一点与中原地区各朝代皇帝相同。所以,统治者们才热衷于开办学校、建立文庙等。不过,安南当地百姓在践忠孝观念的过程中,有着与中原人民不同的看法。中原地区的忠心更强调尽忠于皇帝,而安南当地人认为,忠的对象应该首先是国家,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如果统治者不能为国家谋福祉,那么就没有必要对他尽忠了。同样,当地人认为,孝应指对整个民族尽孝,民族利益大于天,而远非中原地区人民所理解的对父母尽孝。

虽然统治者们通过种种方式在安南推广并传播儒学,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使安南人民不但领会到明朝的用意,反而从精神上更加具有了独立性。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大义尽孝,使安南人民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能够不惜一切代价,对于明朝的“入侵”可以视死如归。

从安南的角度来说,对儒学的消化真正做到了儒家文化的安南化。儒学反而促进了安南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出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更加不愿意做明朝的区区一个郡县,而是一有机会就独立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安南自作为明朝郡县以来,地方时常出现反抗明廷起义的重要原因。

明安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

明朝征服安南以后,并没有在安南安排大量的驻军。当时,安南的居民总人数也就五百多万,明朝当时设置在安南的常驻军队只有不到七万人。如此悬殊的比例,一旦安南当地不安定因素发酵,或是安南土官组织抗议,明朝方面很难予以有力的压制。

而这期间,安南地方也并不太平,不时有叛军作乱,明成祖将大量军力集中在北部,用于征战蒙古,所以安南出现情况时,明成祖无力应对,只好从云南等地调运军队,而云贵等地原本道路偏僻难行,等援军到来时,往往情况已经不可收拾,双方少不了一场恶战。明成祖对北方大量用兵,必然导致南方军力空虚,同时,数次出征蒙古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力损失惨重。

在安南交趾设立的卫所人员缺乏严重,反而多数是由当地土军镇守,出现叛乱时,很多土军背叛明军转而支援作乱者,所以,明朝在当地的驻军军力明显不足,完全起不到镇守的作用。 而此时的安南军队,黎利所领导的起义军从最开始的几千人已经逐渐成长为几万人的大队伍,并且各类兵种齐全,装备也非常精良。

最重要的是,明军在当地由于前期军政治理之糟糕非常不得人心,但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起义军在当地深得民心,起义军因为是由本地民众构成,熟知本地俗约,主场作战。加上比之外来非本地统治者而言,本地起义军对当地百姓来说具有天然的亲近性,担负着为民请命的大任,十分受到当地人支持。

当地百姓为起义军送水送粮,还有大户人家出资支援,使起义军在后勤方面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起义军有了民心的支持,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各地百姓积极加入到起义军的队伍中,无法加入起义军的百姓也纷纷自己组建队伍,积极配合起义军的行动。在起义军深得人心的局面下,明朝军队一没有足够的兵力与之抗衡,二又不得人心,终于在一次次叛乱中节节败退,最后只好撤出安南。

通过明安双方军力对比可以看出,一方面明朝安排在安南的军力严重不足,且人心不和,军中起用的一些土官和土兵根本没有真心归顺,而是以静观其变的心态暂时安身而已,另一方面,安南黎利起义军能够获得当地百姓的积极响应和支援,军力迅速壮大,而黎利本身也是一位治军有方的出色将领,“帝智识过人,明而能刚,不为官爵所诱,威势所怵。

明人巧计百端,终不能致也”,黎利认为,“我之举兵讨贼,非有心于富贵,盖欲使千载之下,知我不臣虐贼”,黎利利用明军远道而来车马劳顿的弱点,采用避实就虚的策略每次战争都能出奇制胜,“今彼军虽众,而吾以逸待劳,破之必矣”。

书中虽有媚上夸赞君主,蔑称贬损与之对垒明军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乱世出枭雄,黎利确实是一名性格坚毅的智者,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军事家。而此时明军则频繁更换主帅,军心涣散,如此巨大的反差注定了明军将会深陷安南的兵戎泥潭。

明朝镇守云南与安南政策的异同

云南自纳入中国版图后一直长期稳定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而存在,而安南地区自纳入明朝版图以后,时常出现种种反抗情绪,大小起义频发,这与明朝对云南和安南所采取的不同政策有关。 首先在人口比例方面,明朝对安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安南属明的二十年内,明朝并没有实施任何促进向安南移民的相关政策在安南的明朝汉人只是包括派遣前往安南主持政务工作的官员、驻守在安南的部分军队以及民间贬黜官员等自发前往安南的人。这些人数量十分有限,无法对安南地区的人口比例产生多大变化。反观云南则大不相同,明朝初期,明太祖发布了多项鼓励向云南地区移民的政策,并派遣大量军队前往云南常驻,人数多达九万以上。

明太祖认为,云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荒芜,应将军队安置在此地,一方面防止云南当地反抗势力死灰复燃,同时帮助开垦荒地,春种秋收,其收获也可用于军队储备。这一人数后来达到十七万,大量的驻军与当地百姓结婚生子,大大影响了当地人口比例,真正使以汉族为主体所承载的中原文化在当地传播开来。

除了人口比例,镇守当地的官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安南成为明朝的郡县以后,明朝派往镇守安南的总兵官一直没有一位稳定的将领,而是不断地换人。二十年间,安南先后共有五位总兵官任职,每位总兵官上任时都会带一队自己的人马,最少五万人。

而每一届兵将到达安南之后,都会从头开始熟悉环境和当地各阶层的人,并重新制定各项规范,这样一来,一方面军心涣散,从将领到士兵,内心从未安定下来,无法形成长远的全局观,另一方面不同总兵脾气秉性、治理方针也各有不同,朝令夕改,十分不利于在当地树立威信,赢得本地人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安南当地的起义势力也发现了可乘之机,因为明军换帅频繁无法真正掌控安南战事局面,安南的几次起义都发生在明军新老换届前后。

而云南则不同,明太祖深知云南地势险恶不易兵马行走,并且云南距离中原地区路途遥远,一旦换帅必然车马劳顿,十分不便,也不利于云南地方的长治久安,于是下令云南驻兵须世代镇守,在云南扎根。经过行之有效的人口政策和持之以恒的军政治理终于换来了云南多年的稳定局面。

此外,对于当地投降军官的利用也是因素之一。明朝征服安南以后,当地很多将帅官员都自愿投降,希望得到明朝官员的重用,而明朝方面为了缓解与当地人民的矛盾,也确实为这些人安排了位置。

不过,明朝官员忽略了一点,就是这些人并不是真心降服的,而是缓兵之计而已,并且对安南军投降分子起用得过多,导致兵权分散,将令不听,这些人逐渐形成一股势力,削弱了明军统筹整体军事行动的打击力度,从而对明朝在安南的统治产生了内在的威胁。相比云南,明太祖直接用军事打击和兵民世代驻守双管齐下的策略,从根本上瓦解了云南大理政权的基础及地方敌对势力,从此再没有对明朝在云南统治构成任何威胁。

从明朝对云南和安南政策上的差异可以看出,明朝对安南的管理从很多方面来看并没有考虑到安南的实际情况,而多是未经深入思考的想法。这样一来,一方面派往安南的将帅无法专心驻守,同时安南本地的不安定因素也会认为明朝监管不利时可伺机而动。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明朝实现了对安南的统治,但不稳定因素从一开始就是一直存在的。后期明朝驻守安南失败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可以说,除了明仁宗、宣宗本身的原因外,明朝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安南予以足够的重视,所以对安南治理的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明仁宗的对安政策及明宣宗弃置交趾

明朝之所以失守,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明仁宗的轻敌和明宣宗的误判。在处理安南的问题上,明仁宗和明宣宗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不过,二者都没有正确估计形势。明仁宗即位后,并没有对当时安南的局面深入了解,也不知道黄福对于当时安南地区的决定性作用,在对安南没有足够认识的情况下,召回了黄福,认为黄福镇守安南立下大功,希望他回京安享晚年,殊不知,有黄福在,黎利尚且有所惧怕,黄福一走,黎利找准时机,迅速攻占了安南地区数个重要位置。

迫于形势,时任交趾布政使的陈洽紧急向明仁宗求派援兵,而明仁宗此时仍然没有看清形势,认为黎利起兵反叛实属无奈,并非本意,应该对其加以威慑的同时,予以安抚这样恩威并施,一定能使黎利乖乖就犯。

当时镇守安南的官员与黎利相交甚好,以为可以通过私人友情说服其退兵,哪知黎利表明顺从,其实只为争取时间,强化队伍。明仁宗轻敌的态度再一次失去了掌控安南的机会,黎利起义军越战越勇,在安南的势力日渐增大,而明仁宗在位时间不到一年,没有等到完全处理好安南的局势就去世了。

明宣宗时期,对安南的态度有所改变。明宣宗希望以大幅度的怀柔政策来安抚安南人民。全部赦免了谋逆罪的所有当地土官,免除安南所有杂税,并不再开采安南地区的铁矿、盐巴等资源,也不再强征当地香料等土特产。为了安抚安南人民的心情,明宣宗还特地撤回了安置在安南的监督人员,希望他们不要继续停留在安南,对当地人造成恐慌。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看似十分有力,实则不然。

宣布实施这些措施的时候,黎利军队已然形成一定规模,当地百姓心中也已经形成了一定要打赢这场独立战争的坚定心态,这时已经无法改变。明宣宗的这些措施,客观上只会加剧黎利方面形成更大的势力来对抗明朝,黎利也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暗暗充实军力,势力越来越大。明宣宗在了解了实际情况以后,停止了前述种种怀柔政策,并派总兵带领一众人马前往安南支援陈洽等人。

不过,援军与陈洽的联合军队遭到黎利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人马死伤大半,各种军备物资也被黎利掠走。明宣宗再次派另一位总兵前往支援,同样由于轻敌心态遭到包围,再次伤亡惨重。两次支援失败,明宣宗同大臣商议后认为继续出兵只会死伤更多,从而进一步消耗国力。

适逢此时黎利方面来使称找到了陈氏后人,愿意将其奉为国王,希望明朝予以册封,重建以往的宗藩关系。明宣宗同意从安南撤军。安南属明时期结束。其实到了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虽然形势并不乐观,但仍然有机会强化对安南的统治。不过,由于二者重视不够,对安南情况认识不足,导致一再做出错误决定,一次又一次给予黎利机会,最后失守安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安南   明朝   中原地区   总兵   起义军   军力   儒学   云南   军队   官员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