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汉高祖刘邦(下)

#历史开讲#

刘邦的隐忍

刘邦的一生,我觉得都是以隐忍居多。都说刘邦是个“小混混”,可是也没能无拘无束的活,反倒是为了江山大业,有过太多的隐忍和委屈。

一、刘邦对下属的隐忍

刘邦一直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与其说刘邦善于纳谏,相信他人,不如说是一种无能为力的妥协。项羽就是因为个人能力太强,所以不会隐忍,也不会完全听信他人。

看《史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萧何举荐韩信,还是张良的献计献策,抑或是其他人的各种要求,刘邦都能很好地接纳意见,满足他人的要求。这当然是一种美德,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妥协呢?咱们试想,如果刘邦选择自己做主,不听他人的意见,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不等项羽发难,汉军就得栽在自己的内讧当中。

所以对下属的隐忍也是对光明前途的忍,此忍当为,并且划算。


二、刘邦对项羽的隐忍

在楚汉之争中,由于实力弱,刘邦一直处于下风,正面刚不起,只能选择迂回路线。因此在这场较量当中,刘邦一直都在装孙子,对项羽笑脸相迎,丝毫不敢忤逆,可是在背后不知道骂了多少回他项羽的娘。这样的隐忍可不是常人可以接受的,向自己的对手示弱也就罢了,还要一副孙子样,稍微有点脾气的人可能都会撂挑子不干,可是刘邦没有,就这么忍着直到四面楚歌,活活地逼死了项羽。

如果项羽能有刘邦万分之一的隐忍,积聚力量,卷土重来,东山再起,那么最终的结局可就不好说了。

对项羽的隐忍实为大业而忍,此忍当为,也有了最终的回报。


三、刘邦对吕后的隐忍

如果说前面的两个忍都是为大局而忍,但刘邦对吕后的忍可就不同了。

也许是念及夫妻曾共患过难,或是悔恨当初自己对妻子的不仁不义,亦或是怕担起抛弃糟糠之妻的骂名,反正刘邦对吕雉还是非常容忍的。以刘邦的头脑,怎会没有察觉吕后的野心,但是刘邦听之任之了。刘邦怎么会不知道吕雉极强的权力欲,但是刘邦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无视。因此,才留下了日后吕氏专权,祸乱朝纲的隐患。


刘邦的大局观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离不开个人的大局观。那什么叫大局观?我个人觉得无外乎两点。

第一、能够抓住机遇,有长远目光,敢于拼一把。

刘邦便是如此。当初起义之时,萧何是最有实力、最有威望的,但是他害怕呀,怕起义一旦失败,他拖家带口的,全家就得被灭。刘邦呢,也有家人,但是刘邦清楚的很,没有放弃哪来的收获。如果不抓住机遇搏一把,以他刘邦的情况,难有出头之日。用那么一句话形容特别合适“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我们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呢?改革开放初期,有些人辞掉公职,下海经商,结果后来全变成了大老板;房地产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些人抓住时机,借钱买房,后来也都成了大富翁;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些人瞅准机会,早早加入这个阵营,结果咱都不用说了。


第二、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为了更高远的目标,可以放弃自己的私人情绪和小情小爱。简单点说,就是不任性,不会因小失大。

我们纵观刘邦的所有事情,不难发现,刘邦确实如此。无论是他的虚心纳谏,还是百般隐忍,抑或是装疯卖傻、冷酷无情,其实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大局观在撑着。


以上呢,就是我眼中的汉高祖刘邦,如果您也喜欢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得人生智慧,那么欢迎您关注我,我们共同探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刘邦   项羽   史记   糟糠之妻   朝纲   汉高祖   大业   下属   当初   实力   意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