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他们是哪九个?

俗话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一念其实就是脑海里的主意。主意一出,行动就会跟上来,结果也随之伴生。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有很多有名的主意,比如“四大阳谋”“十大阴谋”等。那么有没有一些十分失败的主意,如果给这些“馊主意”排个名的话,前九名有哪些?

一、智伯瑶设计淹没晋阳城

智伯瑶是春秋末年晋国的四卿之一,也就是四家分封管理国家的大臣。其他三家分别是韩家、魏家、赵家,其中智伯瑶最有实力了。因此,智伯瑶就先后向韩家、魏家、赵家索要土地。

赵家不答应,智伯瑶就非常生气,立即联合韩家、魏家攻击赵家,赵家兵败后,只能退守到自己的根据地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太原。

智伯瑶联合韩家、魏家的军队进攻晋阳城好几个月,也没打下来。后来,有人建议利用晋水来淹没晋阳城被采纳后,水攻的效果非常好。智伯瑶就十分得意,言语中不断地吓唬韩家和魏家。两个家族首领一起商量,如果打败赵国,咱们都会成为下一个赵国。

这样的想法之下,赵家、魏家、韩家三家悄悄地商议,决定一起打败智家。在魏家、韩家的配合下,赵家派出部队,杀死了智家派去守护河堤的部队,掘堤反灌智家的军队。

韩、魏军趁智家军队混乱的机会,从背后进攻大败智家军队,智伯瑶也被杀。同时,屠杀了几百名智家族人。韩家、赵家、魏家一起瓜分了智家的领地,韩、赵、魏三国顺利取代了强大的晋国。

二、赵国君主冤杀大将李牧

赵国的李牧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将领,智勇双全,百战百胜。他先是抵御外族匈奴的骚扰抢夺,消除隐患之后,就被派遣到西边防御虎视眈眈的秦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军再次发动侵略战争,一路打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由于李牧的坚守,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苦战,但是双方依然没有分出胜负。

眼见久攻不下,秦国就想到了一条离间计,派人带上黄金千两、白银万两,以及其他珠宝无数,还有几十个美女,去贿赂赵王非常信任的大臣郭开。

郭开面对金银珠宝利令智昏,把国家安危置于一边,劝说赵王:“李牧现在外为大将,将领雄兵几十万,日渐嚣张跋扈,而且还和秦军通信勾结,如果不干净处置,怕马上就酿成大祸”。

赵王听信了郭开谗言,立即把李牧召回,并且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他。李牧死后,赵国没有了良将,秦国没有了忌惮,秦军一路势如破竹,两个月就灭亡了赵国。

三、韩国建议修郑国渠削弱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和几代君主的接力发展,已经成为第一强国,对其余六国持续征伐,呈现出一统天下的态势。对此,其他六国纷纷想办法,想用计谋来削弱秦国。

其中,韩国想到了利用大型水利工程来消耗秦国的办法。韩国派了一名间谍——治水能人郑国,找到秦王游说:“大王,如果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那么可以让大片土地变成沃土,那时候秦国就会更加强大。”

按照设想,这个水利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达到了三百余里。那时没有大型机具,所有的施工都必须依靠人力、畜力,真的开工的话,这个工程没有几十万人、挖凿十来年,是完成不了的。

韩国的目的就是利用这样的大型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和财力,让秦国无法同时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秦王同意了这个建议,并留下了郑国负责组织实施。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消息传到韩国,从国君到谋士,都十分开心,一片欢腾,认为秦国肯定会有很大的消耗,那么就无力东进了。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郑国渠终于修建完工,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粮食产量。

在修建郑国渠的过程中,还发生了比较戏剧的一幕,就是施工中秦王知晓了韩国“疲秦”的阴谋,十分生气,下令处死奸细郑国。

郑国说:“我确实是奸细,但工程对秦国有天大好处,只是延缓韩国几年的灭亡,哪个重要?”秦王十分信服,就让他继续组织施工,直至完工投用。

更为戏剧的一幕是,秦国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第一个消灭的就是韩国。真是应了那句俗语,“该来的迟早要来,多页躲不掉”

四、李斯《上书对二世》压垮秦国

秦二世胡亥继位之后,秦国权力基本被赵高所掌握,而在其胡作非为之下,秦国的统治已经是岌岌可危。李斯虽然也曾多次劝谏,奈何不但没有受到采纳,反而越来越被胡亥所疏远。

秦二世二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开启了秦朝灭亡的序幕,起义军到达李斯儿子李由担任郡守的三川,如入无人之地,完全没有抵抗。朝廷中大臣向胡亥上奏,列数李斯作为丞相的失职行为。

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立即拟定一份《上书对二世》,主要意思是:现在的官员不够用功,要进一步加强考核和管理,同时加强督查,这样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干好工作。

这个奏章被准之后,就由李斯牵头制定了一套考核制度,也就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员考核制度。

秦国地方官员执政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劲,结果这个官员考核制度出来之后,直接把各级官员摧残成一个个的酷吏,更加导致了全国各地农民起义蔓延。

失去了人心的秦国,很快就被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夺取了天下,取而代之,真可谓是“一人偏私,天下买单”。

五、唐玄宗冤杀高仙芝

高仙芝是一名唐朝中期的名将,公元747年,高仙芝率领军队讨伐小勃律,一路高歌猛进,最终逼迫其国王投降使得唐朝军队的威名远扬,当时的72个西域国家全部臣服于大唐王朝。

公元755年,高仙芝奉命去平复“安史之乱”。刚开始,安禄山带领的叛军非常勇猛,一直打到了洛阳。鉴于严峻形势,高仙芝决定在潼关据守天险,之后唐朝的其他部队陆续回合,与叛军形成对峙。

由于唐朝皇帝安排的监军——边令诚,他对高仙芝十分厌恶,借两军对峙的事情,向皇帝进言,说:“高仙芝已经与叛军勾结在一起,如果不马上处置,大唐王朝将陷入危急”。

唐玄宗听信了监军边令诚的谗言,随即下令杀了高仙芝。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潼关失守,接着长安被攻陷,唐玄宗自己只能逃到蜀地,甚至自己最心爱的杨贵妃也被部下缢死在了马嵬坡。

六、明英宗亲征

公元1449年,也就是明正统十四年七月,北方的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领四路大军大举进犯明朝。消息传到京城,当权宦官王振力劝明英宗亲征。但明军到了大同后,王振又开始害怕,命令军队撤退。

开始,宦官王振想从紫荆关退兵,途经他的家乡,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快到老家的时候,王振又怕军队损坏他的田地,又改道东行。

当时的大同参将郭登等一帮大臣,向宦官王振提议说:“大军应该从紫荆关往京城赶,可以节约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正确的建议,没有得到王振的采纳。

随后,明军按照王振的命令,来回行军,耽误了时间,于8月13日退到了土木堡,并且扎营休息。14日也先军队包围了土木堡,消灭了数十万明军,明英宗也被也先军队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七、崇祯帝废除驿递制度

明朝崇祯时期,有个御史,名叫毛羽健,在京城当官,乘着老婆不在身边,养了一名小妾。但是,他又非常害怕老婆,一直不敢告诉老婆。

纸里包不住火,这个消息还是被老婆知道了,赶到京城一阵羞辱,甚至进行罚跪,在家人和仆人面前,这位老爷丢尽了脸面。

这位毛羽健御史,认为是老婆能够快速赶到京城,就是因为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驿站。

因此,他就奏请撤除驿站、废除驿递制度。

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犹豫不决。于是毛羽健又说服了自己的亲戚、刑部官员刘懋,上书崇祯皇帝节省国家费用,撤裁一批驿站。

崇祯同意了奏章,撤除了大批驿站,很多驿站人员失业,成为社会动荡因素。这里面就有一人,他叫李自成,正是明朝灭亡的“掘墓人”。

八、清朝以污秽对付洋枪洋炮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在初战失利之后,被吓破了胆。

琦善是个典型的投降派,他的投降政策反而引起了英军更为猛烈的进攻,于是在主战派的激烈反对下又被罢免,改以奕山为靖逆将军,至广州主持军事。

1841年3月,靖逆将军奕山到达广州,没有加强海防,反而是听信一名下属的建议,狗血、猪血、粪便等污秽之物,向进攻的英国军队泼过去,使敌人的火枪和大炮失效。

结果,英军进攻来了之后,被泼了很多猪血、羊血、粪便,开始是大惊失色,减缓了进军速度,后来知道是污秽之物后,更是气愤恼火,加大了进攻力度,很快就打到了广州。有此愚昧官员,怎么能不灭亡?

九、抗战中日军制作假币扰乱中国经济

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占领了香港,发现了国民政府设在香港的造币厂。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就想通过大量印制中国假钞、以经济战术扰乱中国的大后方。

日本方面委派了山本宪藏少佐负责印发假钞。山本很快仿制出一批5元面额的法币,运到中国后发现已不流通。随后,又印制一批10元面额的法币,因太新被发现。

遭遇失败的山本组织专人精心刻制了假钞印版,印出了40亿元中国正在流通的法币,并且吸取教训,进行了做旧处理,流通到中国市场。

但是山本怎么也没想到,40亿元的假钞,在国民党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当时国民政府财力紧张,大量印制流通法币,据记载,三年里印制了1800多亿元,把日本假钞冲击到完全无效。

纵观历史上这9个“馊主意”,无一例外都是开始就违背了正义、背离了群众,想的都是“小利益”,完全没有“大格局”,因此,失败的结果也就注定了。

对此您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秦国   崇祯   秦王   法币   毛羽   京城   馊主意   假钞   韩国   军队   官员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