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真的因为红颜祸水吗?安禄山发动叛乱的3种可能

在公元756年前的农历六月23日,天都还没亮,就在百姓还睡觉的时候,长安的皇宫里已经喧闹起来,然后宫门大开无数的宫女宦官四处逃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他们都得到一个消息,大唐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已经在半夜出逃了,还是带着一众嫔妃还是贴身内臣一起跑路了。

时间在往前推6个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纠集他的副将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宰相杨国忠为借口举兵造反了,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

他们从范阳起兵一路杀向长安,很快潼关失守,潼关一直都是长安的门户,两地相距也就100多公里,转眼叛军就能杀进长安,李隆基也是没辄了,只能听从当时的宰相杨国忠的建议先逃亡四川避其锋芒。

李氏王朝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李隆基肯定难辞其咎,你说他是个昏君吧!但是他的名声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他反而是个有为之君,唐玄宗在位30多年的时间里,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励精图治,扩张疆土,在唐玄宗的勤政务实之下,李氏王朝一度发展的空前繁荣,那段时间被称为《开元盛世》,最直接的数据就是武则天后期大唐人口只有3700万,但是到了唐玄宗天宝初年,人口达到了5200万,在古代人口就代表生产力,国家粮食的储备量高达1亿担,以当时都人口能吃上10年,犯罪记录也是史无前例的低,所以《开元盛世》不但是唐朝的全盛时期,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这些可都是唐玄宗李隆基干出来的,你能说他是个昏君吗?问题又来了既然当时社会一片和谐,国家经济一片繁荣,可身为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备受李隆基器重,可为什么他又要造反呢?这又要说到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

历史上安禄山造反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据说李隆基晚年受了杨贵妃的迷惑不理政事,才给了安禄山造反的机会。

晚年的李隆基因为开元盛世使得自己志得意满,心态变了,变得安于享乐了,这一切都要说到杨贵妃,晚年的李隆基经常出现的地方是骊山的华清宫,因为那里有温泉,杨贵妃又喜欢泡温泉,所以李隆基经常在那里陪杨贵妃,导致经常不上早朝也成了常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酷爱吃岭南的荔枝,于是经常用驿站的快马给皇宫送新鲜的荔枝,大家都知道驿站是传递战事军情、政务公文的地方,现在只能变成快递了、李隆基对杨贵妃可谓宠爱有加,所以很多人认为是杨贵妃迷惑了李隆基,导致他不理政务。

第二种是说在安史之乱之前安禄山和杨贵妃好上了,造反是为了抢夺杨贵妃。

不过这也是民间的说法,据说有一天安禄山进京面圣,唐玄宗很隆重的接待了他,安禄山上来就表忠心,让唐玄宗很开心,就命杨贵妃的两位堂兄和安禄山以兄弟相称,可安禄山却说要拜杨贵妃为义母,以尽孝道。然后三日之后皇宫就出现很荒唐的一幕。

贵妃娘娘再次招安禄山进宫,还要亲自给他洗澡,洗完之后用锦缎给安禄山包裹起来,然后抱在怀里,美其名为“洗三”,这个洗三是中国的习俗、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

可安禄山都是成年人了比杨贵妃还大10多岁,何况她还身为贵妃,为何要亲自给安禄山洗澡呢?而且拜杨贵妃为义母后,进出后宫也方便了,所以民间就认为两人关系不清不楚。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安禄山被宰相杨国忠逼迫造反,杨国忠之前就是个市井混混,靠杨贵妃的关系才坐上宰相的位置,安禄山打心眼里瞧不上他,两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当时宰相的杨国忠也经常在李隆基面前打安禄山的小报告、说他想造反。一次在骊山温泉李隆基就问安禄山有人说你想造反啊,安禄山哪里敢承认连忙说打死也不敢。不过这也给安禄山一阵危机感,感觉朝堂风向要变了,朝廷想对他下手了。 就还在唐玄宗还在犹豫的时候,安禄山连忙赶回驻地卸下伪装的面具举兵开始造反。

大唐也又安史之乱开始又盛转衰,所以说红颜祸水不过是杨贵妃给李隆基背的黑锅,一个执政者不管以往再英明,一旦忘了初心结局恐怕也是悔之晚矣。

借鉴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安史之乱   潼关   开元   义母   大唐   长安   祸水   叛乱   宰相   贵妃   荔枝   红颜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