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银行接近倒闭?瑞信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自从美国硅谷银行爆发倒闭风波后,银行业的多米诺现象就似乎停不下来了。周三瑞信再起波澜,股价跌幅一度高达30%,CDS(贷款违约保险)再次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也使得百姓对于资金存在银行的忠诚度大大降低。

暴风雨下的瑞信银行

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AG,简称瑞信银行)1856年成立,原名为瑞士信贷,2006年,正式更名瑞信。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的银行。瑞士瑞信集团先在1990年收购了瑞士第四大银行———Leu银行,又于1993年收购了瑞士第五大银行—瑞士人民银行。(可见资本的扩张往往通过收购)2022年8月3日,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第494位。

瑞信暴雷的前因后果

受美国硅谷银行关闭风波影响,欧洲银行股普遍暴跌。这在期间瑞信暴雷了两大问题。一是在2021年和2022财年的报告程序中发现“重大缺陷”,而一周前美国证交会提出了对其财务报表的担忧,并对瑞信进行了新的审查。内控问题的披露显示其内控管理的缺失。二是在其财务亏损的同时,其最大的投资者沙特国家银行随后“无法向瑞士银行提供任何进一步的财政援助”的表态让瑞信股价雪上加霜。双向打击之下的瑞信银行处在了倒闭的边缘。为了稳定银行业,更是维持国家金融业。瑞信银行恳请瑞士政府出手救局。瑞信银行3月16日发布公报说,该行将通过担保贷款工具和短期流动性工具向瑞士央行瑞士国家银行借入500亿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1.08美元)的贷款。

瑞信银行暴雷的外因还得怪罪于美国的加息政策。美联储激进的加息与缩表政策,造成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快速恶化,联邦基金利率在连续8次加息之后已陡增至当前的4.5%至4.75%区间。银行业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多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较长一段时间呈现出典型的久期错配、流动性错配和风险敞口错配特征。内部原因则是瑞士信贷银行经营不善累积的巨额亏损迟迟未能有效填补,总资产从2007年的1.36万亿瑞士法郎收缩至2022年底的5314亿瑞士法郎,十余年间缩水六成以上。而其财务报表更是显示,2022年全年亏损额达到72.93亿瑞士法郎。而在3月中旬,当其股价瀑布式下跌时,瑞信银行甚至一度寄希望其最大股东沙特老板们能慷慨解囊。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拒绝增资则成为压倒瑞信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瑞士央行介入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市场情绪才有所稳定。

瑞信近年来多次卷入风波

事件1:没收俄罗斯资产

今年的2月14日的瑞士《周日报》(SonntagsZ eitung)此前报道称,瑞士大型银行之一瑞信集团冻结了价值176亿瑞士法郎(超过190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金额约为俄罗斯自然人和法人在瑞士所有资产的三分之一。瑞信银行用脑袋想想也会觉得愚蠢啊,沙特和俄罗斯关系那么好,前段时间才一起宣布共同减产石油了。瑞信还拼命帮美国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现在又想着沙特老板出资来救你,可能嘛?这就好比,美国天天跟中国叫嚣,现在还指望中国能增持美债。3月刚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又出售了部分美债。美国的总统候选人不是竞选承诺要让中国必须买美债,不买就怎么怎么样吗,中国就是没增还减持美债了。

事件2:“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的投资公司Archegos

韩国人比尔·黄(Bill Hwang)管理的对冲基金Archegos对几只股票的高杠杆押注崩盘,震惊了华尔街并引发监管机构的调查。 基金经理Bill Hwang单日亏损超百亿美元、被称为“史上最大单日亏损”。 瑞信仅因Archegos一案就遭受了55亿美元的损失,更不用说对其声誉和商誉造成的广泛损害了。 瑞信高层甚至是在Arch egos被强制平仓前的几天,才了解到瑞信对该基金的敞口。

事件3:Greensill破产——非法集资的典范

Greensill成立于2011年,专门从事供应链融资。Greensill主要服务于企业,通过短期现金垫款的融资形式,帮助企业延长支付账款的时间。Greensill将这些现金垫款包装成债券类证券,给投资者带来比从银行存款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瑞信的基金是Greensill这些证券的主要买家。2021年,瑞信购买Greensill的供应链融资贷款项目使用了近100亿美元的管理资金。然而,Greensill的破产给了瑞信当头棒喝,100亿美元的投资仅追回了70亿美元。

银行的本质是资产的运营,运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三大关键难题——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简单来说,流动性高,安全性也高的资产,往往收益会很低。收益性高的资产,往往因为杠杆的存在,风险一并存在,安全性又得不到保障。金融资产的运作有固定的周期,每个安全的运转周期都有一个极限。操盘的人的专业水平的高低会对金融资产的盈利模式带来巨变,但是往往也在安全性的前提下。连续不断的加息,导致债券的预定收益率降低,不可避免的带来债券的抛售,最终导致收益的下滑。如今的世界金融体系,随着美元的一次次加息,渐渐也不像曾经牢不可破了。希望我们的人民币也趁势而起,在外部复杂的环境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打破美元霸权,不负我辈荣光!

PS:读一篇文章只需要1-2分钟,写一篇原创文章需要一天的时间,大家要是喜欢记得点个赞和收藏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国家银行   沙特   瑞士法郎   银行   瑞士   俄罗斯   美国   不为人知   中国   资产   秘密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