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中国不是在崛起而是复兴,它要回到原先属于它的位置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泱泱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历史而从未断绝,丰富多彩的文化交相辉映。从古代到现代,它一直如旧,扮演着世界上民族之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是一个什么国家呢?答案,不言而喻——中国。

从夏商西周的开端,到隋唐宋明的繁华,再到后来的衰落与复兴,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不断增高的同时,也在不停经历着起起伏伏与辉煌陨落。有一位英国教授就曾评价道,“中国并不是在崛起而是在复兴,它要回到原本属于它的位置”。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中了解一下,中国从古至今的风云变幻吧!

古老的东方国度

不同于那些半路殖民扩张入侵的西方国家的开始,古老的中国,从一开始,就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中萌生与成长的。兢兢业业的小农经济体系,造就了生产劳动中的踏实与勤奋,这一点,也在不停地穿插于五千多年的历史之中,也成就了那安稳笃定的小农经济与封闭体系。

在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希腊,都在历史的洪流中因为种种原因灭绝了,成了那后世观赏并百感交集的历史。

唯独中国,在它们之间“脱颖而出”,延续了近五千年的国度,没有一次灭绝,也没有一次中断,直到今天,还在发展中国家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不仅仅是古老中国的制度优势,更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代代相传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处于农耕经济与奴隶社会之中,不仅在男耕女织中与外界隔绝,也在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参与,以至于,在欧洲、美洲不断地进行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的时候,中国大陆上的人民,仍旧沉醉于他们的耕织当中。

这可以说是错失良机,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正是有了这些积累,中国才得以在后来的很多机遇中脱颖而出,并一飞冲天,跻身于全世界都羡慕的大国之列。

唐宋时期的中国,可谓是古代时期发展的顶峰了。在那时候,诗词歌赋不断涌现,优美的旋律、完美的韵律,在同时期的国家里面,可谓是佼佼者了。不仅如此,就连在科技方面,中国也丝毫不落下那些科学发展迅速的西方国家。

四大发明、地动仪、那些纺织技术、桑蚕技术等等,无一不是中国的特色与亮点,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复刻的成就。

在后来的全球大发展中,中国也不断凭借瓷器、布艺以及种种特色,在世界上不断留下创意非凡的一笔。就像当时有学者的评价一样“世界上若是没有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失去一个很好的贸易平台、很好的商品发源地,以及有利的区位条件。”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国,凭借着小农经济之下积累的那些成就,真的是当时世界上最绚烂的一笔之一。

现代的东方复兴

基于这点,英国的一位教授马丁·雅克就曾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中国不是在崛起,而是复兴,它需要回到原本属于它的位置”。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不仅仅适用于后来步入清朝的衰败中国,也适用于如今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中国。

我们都知道,古老的中国,在经历了唐宋以后的繁荣之后,取而代之的,却是明清的渐渐衰退。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倒不如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任何国度,都不乏繁荣过后的衰落,再到衰退之后的重建。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马克思这句十分适用于中国发展的原理,也在深刻而又正确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作为东方世界的“引领者”,中国在古代的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又发展出一路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文明守则。虽然在一段时期里面,中国暂时落后于世界的发展,也失去了一段时间的黄金时期,但是,正是有着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遵循的步伐,的指导,中国也不停地在“错误”与暂时的失败中试错,进而寻求更好的发展。

有些人会认为,中国之所以有着那么多灿烂的文化,都是因为古代继承的好、发展的好。其实不然,若是没有了近代对过去经历的不断重组与思考,人们又怎会更好的利用它们来指导未来的生活呢!君不见,如今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依旧流行的一些事物,无一离不开中国对它们的反思与重构。

例如,如今依旧在人才选拔中处于重要地位的高考、中考以及很多选拔性考试,它们的原型,就是来自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

这一制度,在社会中能起到公平地选拔人才的作用,也使人多的社会中无数的平民百姓都能够平等地凭借自己的努力或天分,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与技能。

在如今,不仅仅是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都学习并延续着这一制度,世界上的教育发展,也就因此能够不停地进步。可以说,若是没有了后来人们对古代的事物的反思与发展,那些东西,又怎会大放异彩呢!

其实,如今的中国,也正处于这样的一个“尴尬局面”。很多时候,并不是中国的实力不行了,而是实在缺少创新与努力。但是,话虽如此,面对发展中的“复兴”,我们也并非束手无策。

就像那位英国学者所说,我们所面临的,并不是要从弱“崛起”至强,而是要从强“复兴”到更强。毕竟,五千多年以来的积累,就摆在这里,无可撼动。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不断地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这样,才能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完成对过去的“改造”与对未来的“期盼”。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英国   中国   小农经济   国度   古老   成就   时期   教授   古代   位置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