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何不利用德国去消灭祸害苏联的英国,反而还与英国结盟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二战前,英苏之间就结下了大量的仇怨,以至于要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即便是与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合作,也要将对方消灭在自己的面前。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是许多人认同的“真理”。那么问题来了,二战前互为仇敌的英苏两国,为何不借助德国之力将对方灭掉,将自己的心腹大患除去呢?最不济也该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坐看好戏啊?可英苏之间却结成互助同盟,还拼命地给对方提供天量的支持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合常理的策略呢?这对当前的中美俄关系,有什么启示呢?

01 英苏交恶的开端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立了新生的苏俄。这个新生的红色帝国,从一出生就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将这股威胁扼杀在摇篮里,还在与德军苦战的协约国(英国带头)组建了14国的干涉军(约70万),联合俄国白军,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这就是英苏交恶的开端。苏俄在列宁的指导下,采取了断尾求生之计来获得成长的机会(割让俄西部领土给德国,得以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因德国战败而让条约变成废纸一张)。就这样,苏俄得以集中全力来应对国内外势力的进攻。历经四年的苦战,苏俄(1922年成立苏联)粉碎了协约国的进攻。心有不甘的英国,决定联合西方各国来封锁苏联,企图打断苏联的工业化进程。英国这一策略,自然是让苏联对英国充满了怨恨。

02 “祸水东引”与“祸水西推”,加深英苏之间的仇恨

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启了德国快速扩张的道路。英法畏惧德国的强大实力,决定采用绥靖政策来安抚德国,即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德国不对英法攻击的保证。英法还采取“祸水东引”的策略,即把德国兵锋引向英法的死对头-苏联。并且在这过程中,英法还给德国提供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支持。不过与恶魔合作的策略,终究让英法自尝恶果。英法祸水东引的计划引起了苏联的强烈不满。1938年,苏联为感谢英国的超高礼遇,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并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来回报英法的热情接待。

03 二战爆发,英苏结盟

1939年,苏德签订的贸易协定,加速了德国对外侵略的步伐。这其中德国以两亿马克贷款,换取了苏联提供的1.8亿马克的军事物资。在这场双边贸易中,苏联的精明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令苏联没想到的是,这批军事物资让苏联吃尽了苦头,尝到了帮助侵略者的恶果。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划分了在中东欧、北欧的势力范围,使得苏联得以轻易的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及芬兰的一部分领土。签订条约不久后,两国再次瓜分波兰,引爆了二战中的欧洲战场。

1941年6月,德国不宣而战,致使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没想到这位亲密朋友,苏联的最大债务国,还未取得英德战争胜利的德国,竟然不讲武德,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以至于苏联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损失惨重。不仅大片国土沦丧,还有几百万的士兵或被杀,或被俘,甚至于德国兵锋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一时间,德国风头一时无两,大有一统欧洲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英苏这对死对头打开了友谊合作的大门。

1941年12月,英苏之间虽然一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两者还是走到了一起,并签订了《英苏互助同盟条约》。英苏签订的互助同盟条约,拉开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序幕。英苏之间的合作,加速了二战的进程。1945年5月,苏联率先攻克柏林,德国宣布投降。1945年8月,日本投降,标志着二战结束。二战的结束,自然让遭受战争苦难的人民满心欢喜,庆贺和平的道来。可野心家们,却将世界推向了冷战。

1946年初,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将苏联打造成西方世界的死敌。铁幕演说激起了美(英)苏之间的强烈对抗,也让二战间两国的友谊在顷刻间就化为乌有。

04 总结

以史为鉴,知兴替。即便丘吉尔做出了许多有害中国利益的事,可不得不承认他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有指导性价值的,即“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不是他先下手为强,抢先与美国合作,并将苏联推向西方世界的对立面,恐怕英国会被苏联给革命了吧。当今的中美俄关系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时刻以中国利益为中心为指导思想和框架,在这个范围内去与外国打交道。如果恪守外交的各项规则,没有防范意识,那么迟早会自尝恶果的,迟早会颠倒覆辙的,迟早会重演苏德战争的悲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苏联   德国   英国   苏俄   丘吉尔   英法   希特勒   祸水   恶果   祸害   策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