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老婆和女儿?手段非常残忍

“年羹尧可谓第一负恩人也!”

当雍正得知年羹尧背着他干的那些欺君之事后,气急败坏地大骂年羹尧。雍正的报复心极强,年羹尧在他的底线上反复试探,这是他容忍不了的。

很快雍正就罢免了年羹尧的职位,之后雍正更是搜集各种年羹尧欺上瞒下的证据,最终狂妄一世的年羹尧落了个自裁的下场。

那么年羹尧死后,雍正又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族人的呢?

与君初相识

年羹尧的家世说起来也并不普通。他的祖父年仲隆还曾在明朝时期为官,松锦会战中,皇太极率领清军,一举击败明朝军队,年仲隆也因此被俘,成为了奴才。

但因年仲隆在顺治年间考上了进士,从此年家脱离了奴籍,年羹尧也就有了在康熙和雍正面前露脸的机会。

年羹尧与雍正相识的具体细节没有资料依据,但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年羹尧认识了雍正之后,他的仕途肉眼可见的顺利了不少。

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年羹尧给康熙奏上了一封折子,里面写道:

“臣属雍亲王门下,八载于兹。”

雍亲王也就是雍正,当时他还是四阿哥胤禛,按照时间推算,胤禛与年羹尧初识是1709年,巧的是,这一年年末,年羹尧晋升为了四川巡抚。

要知道1708年的时候,年羹尧还只是小小的广东乡试正考官、侍讲学士,官位是从四品。第二年就升任为从二品的四川巡抚,其中必然少不了胤禛的功劳。

而胤禛之所以如此看重年羹尧,归根到底,还是他有能力。

1710年,刚刚上任四川巡抚没多久的年羹尧,就向康熙力陈五大治川策略。这些策略从实际出发,旨在解决四川的积弊多端,表忠心的部分更是字字发自肺腑,让康熙看后,不由连连称赞。

康熙之前也听说过四川那边的情况,但是一直没有具体了解过,现在年羹尧的奏章不仅将四川的现状尽数上报,还提出了这么多解决办法,以至于他对年羹尧的初印象非常好,还批示说,期望他始终都能做一个好官。

那时的年羹尧是胤禛的人,他也就代表了胤禛,他表现突出,那就意味着胤禛眼光独到,知人善任,胤禛的脸上自然也有面子。

1709年也几乎是年羹尧命运转折的一年。

除了上文提到这一天年羹尧晋升,胤禛也是在这一年被封为雍亲王的,而让两人关系更进一步的是,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也在这一年被选为雍亲王的侧福晋。

托年世兰的福,年家从五旗中的镶白旗,跻身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当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这还只是一个年羹尧仕途的一个开端,年羹尧在四川时,多次制止西部少数民族的闹事,其军事才能慢慢展现,康熙也开始逐渐重视此人。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蒙古准格尔意图祸乱西藏,额伦特前去平乱,却全军覆没。康熙大怒,次年任命十四皇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并以非常高的规格送其出征。

有意思的是,1712年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后,康熙就一直没有决定要立谁为太子。

但明眼人都知道,康熙帝喜欢十四皇子,就冲康熙下令从胤禛出征的规模,就可以看出康熙对胤禛抱有怎样的期望。

不过自古以来储君之事,向来都是除非登基,否则就会有无尽的变数,就比如康熙如此疼爱胤禵,但当时谁能想到,最后登基的却是他一母同胞的哥哥胤禛呢?

十四皇子胤禵出征同年,年羹尧因为机敏过人,被提拔为四川总督,三年后又晋升四川陕西总督,而这个职位为他钳制十四皇子胤禵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胤禵初到甘凉时,因粮草不足行军困难,只能向朝廷求助。但奇怪的是当时胤禵身为抚远大将军,权力甚大,他就代表了康熙,怎么还会因为粮草的事情导致行军受阻?

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当时负责运粮的正是年羹尧,所以胤禵才会如此不顺利。

年羹尧比胤禵年长,又在西北地区多年,经验老道,对付初到西北地区的胤禵自然也相对容易一些。

不久后年羹尧又平定了郭罗克叛乱,稳固了朝政,更让康熙赏识不已。

年羹尧在外,胤禛在京城,两人联手,胤禵又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在夺嫡之战中,最终还是胤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圣眷正浓 扶摇直上

康熙晚年推行仁政,导致朝野贪污腐败之风盛行,雍正登基之前就曾下定决定,将来若他称帝,必然要整肃朝纲。

年羹尧能力出众,又出自雍正门下,雍正上位后自然会给他加官进爵。

但雍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喜怒不形于色,城府非常之深,虽然年羹尧是自己的人,可他内心深处其实对年羹尧还有疑虑,因为当初年羹尧被康熙重用的时候,就曾居功自傲,对还是雍亲王的胤禛疏远无礼,雍正猜疑心极重,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对年羹尧掏心掏肺。

那时年羹尧还没有那么膨胀,也知道要打消雍正对自己的疑心。

雍正元年,年羹尧专门从四川回到京城向雍正表忠心,回到四川之后,他也时常向雍正递奏章汇报工作,最重要的是年羹尧在维护疆域统一,巩固清朝统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年羹尧的努力下,雍正逐渐将年羹尧当成自己的最亲近、最倚重的大臣,之后雍正对年羹尧的态度几乎是亲如一家人。

青海发生暴乱时,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雍正上位时,就将胤禵的抚远大将军撤了),去青海平乱。

年羹尧大胜之后,雍正对他是大加赏赐,不仅为年羹尧加封太保,晋升一等公,还让他统管西部四省,要求那里的官员都向年羹尧汇报工作。

从雍正的行为上看,他那时的确有心想要和年羹尧君臣一心,共谋社稷,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如此荣宠,竟让年羹尧逐渐丢失了自我,其心态也已然发生了变化。

雍正那段时间为了表示对年羹尧的喜爱,无论在任何地方,提起年羹尧都是毫不吝啬的夸奖赞美,甚至在朱批中也直接说:

“天下督抚,待朕之真、依朕之切者,除年羹尧外,诸敏为第一。”

这直截了当的“表白”让年羹尧逐渐头脑不清醒,再加上雍正赏赐的各种金银珠宝不要钱似的流进年府,年羹尧被这“泼天的富贵”迷了眼睛,渐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年羹尧的钱财越积越多,他将自己的府邸装饰得富丽堂皇,每次出行的阵仗比雍正出行还要有排场,他仗着雍正对自己的信任,大肆敛财,就连军费他都敢贪污。

年羹尧的胆大妄为引起了雍正的注意,但那时雍正还需要依靠他,所以就没怎么追究。他只是将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在心里,就像当年争夺皇位那样,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第二次进京面圣,这次进宫,直接导致了后期年羹尧失宠,下场悲惨。

居功自傲 身败名裂

年羹尧在边疆时,蒙古的王公贵族见到年羹尧都要行跪拜礼,进了京城,年羹尧还不知收敛,竟然要求大臣们也要跪迎他,而他则御马疾驰而过,根本就不看跪在路边的大臣们,其目中无人的态度可见一斑。

到了皇宫,即便路上有大臣和他打招呼,他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神色依旧十分傲然,仿佛自己就是这皇宫的主人。

雍正接待他时,他却“箕坐无人臣礼”,通俗来讲就是没坐相,雍正看到后眉头紧皱,对年羹尧的表现非常的不满。

见年羹尧这样,雍正也没什么心情继续听他说话,很快就让他退下了。

这次回京,年羹尧接见了许多人,其中就有西安布政使胡期恒,这人是年羹尧的心腹,为了在朝堂上发展自己的羽翼,年羹尧向雍正力荐胡期恒为甘肃巡抚。

关于插手官员任命这事,年羹尧也没少干,因为他是雍正面前的红人,所以不少想要入仕途的人都会通过贿赂年羹尧,来换取官位。

那段时间年羹尧经常会凭借权势左右吏部事务,为自己人谋取官职,那些通过被年羹尧推荐上来的官员,也被讽刺为“年选”。

这次年羹尧又想故技重施,没想到雍正却特意召见了胡期恒,考察他的能力,结果发现这就是一个酒囊饭袋,气急的雍正将年羹尧大骂了一通,还将胡期恒降了职。

此间种种,将雍正对年羹尧的耐心一点点磨没,偏偏年羹尧又不知敛迹,入京期间还问雍正要军功赏赐,虽然雍当时答应了,但心中却颇有微词。

一个月后年羹尧离京,雍正专门写了一封谕旨,劝年羹尧为人臣子要本分,但年羹尧只当是耳旁风,所以雍正并不是没有给年羹尧机会,只是他过于嚣张,雍正又如何能容他?

雍正认为年羹尧在京期间的表现动机不纯,最让雍正难以容忍的是他结党营私、蓄意揽权,皇权被挑战,雍正才逐渐有了除去他的心思。

但当时年羹尧手握重兵,还是辅佐雍正登基的大功臣,如果这个时候对年羹尧下手,难免会让人以为雍正过河拆桥,所以雍正只能暂时忍着,私下收集年羹尧的罪证,想要一击致命。

雍正通过秘密调查后,发现年羹尧不是简单的仗着权势作威作福,而是无法无天,哪怕雍正一再警告,他也毫不避讳。

据臣子上报,年羹尧回西安仅两三个月,就有无数金银财宝被送往各地藏匿,数量之大令人心惊。

雍正上位初期,为了掌握每个臣子的情况,他建立了一张情报网,可当他想要利用这种情报网去搜集年羹尧的罪证时,却发现那些卧底早就投靠了年羹尧,他们眼中也只有大将军没有皇帝。

这种等同谋反的行为,让雍正彻底忍不了了,他怒斥年羹尧是第一负恩人,同时也决心要铲除此人。

雍正三年正月,天上呈现祥瑞之兆,大臣们都纷纷上表祝贺,年羹尧也不例外。但年羹尧的贺表中错了一个字,雍正就抓住这个机会开始整治年羹尧。

雍正先是警告那些军政要员,如果以后再听年羹尧的指示,必然会影响自己的仕途。雍正说得如此直白,那些军政要员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连忙向雍正表忠心,并保证不会再与年羹尧来往。

切断了这些人与年羹尧的联系后,雍正又换掉了其他各省由年羹尧推荐上来的官员,割去他的羽翼,并暗示众官员声讨年羹尧。

雍正借此机会将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革去他的川陕总督之职,收回抚远大将军印。雍正的一系列操作让众大臣明白,他要对年羹尧下手了。

于是大臣们纷纷倒戈,将以往年羹尧的罪状一一指出,上奏要求惩治年羹尧。雍正顺势而下,依照众大臣的意思,又革去了年羹尧杭州将军的职位,派他去看守太平门。

从风光无限的大将军到落魄的守门人,年羹尧的遭遇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同时也让众人明白伴君如伴虎,为臣子者还是得谨言慎行,忠诚皇上。

但这还不算完,雍正是铁了心要除掉年羹尧。他将大臣们呈上来的罪状一一列举,最后竟然列出了92项大罪,为了避免落人口舌,雍正没有下令斩杀年羹尧,而是赐他自尽,保留他的最后一分颜面。

年羹尧至死都不知道雍正的心思,他还一直期盼雍正能像从前那样,念及君臣之情放他一条生路,只可惜这也只是痴人说梦。

见雍正不肯松口,年羹尧才知道真的是死到临头了,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年羹尧在狱中自尽。

年羹尧死后,雍正也没有放过他的家人,长子年富被斩首,妻妾女眷被压入大牢,十五岁以上的儿子被发往边境充军,种种行为表示,雍正对年羹尧恨到了极点。

年贵妃虽然没有被下狱,但是娘家遭难,她的精神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没多久就也撒手人寰。

至此,年家才算真正地走下历史舞台。

后记

封建王朝时期,皇权大于一切,年羹尧虽然军事能力出众,但是人情世故方面实在是堪忧。

自古皇帝最需要的就是忠臣,无论能力多高,都必须对皇帝绝对服从。功高震主的臣子没有一个能落得好下场,更何况是年羹尧这样恃宠而骄、贪婪僭越的人。

所以年羹尧落得这样凄凉的下场,归根到底是他自己骄纵无度、咎由自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雍正   抚远   巡抚   臣子   皇子   仕途   亲王   大将军   大臣   康熙   残忍   手段   女儿   老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