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燕国为何比邢国更出名?看看它们在地理的差别就知道了

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的根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构成和发展。亚里古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就提出地理位置和气候对社会及文化的作用值得深入探巧。若想使地理学相关理论成为历史研究的有力助手,我们就应当客观地看待,从而能正确地认识地理人文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毫无疑问,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的演进是因其内在固有的规律。从客观上讲,若试图对邢国和燕国文化进行比较,那么首先应从邢国和燕国的地理环境入手。

西周时期,邢地地处燕南,自古就是重要的南北战略要冲。在西周时期,关中的渭河平原以及伊洛平原是周王朝的中也地域。从青铜器铭文以及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周人以周王所在的国都为中心,并将世界划分为“四方” ,形成了中也区周围由东王、西土、北王、南生拱卫的结构。

在燕国极盛时期,燕国的疆土北京地区为中心,包含今河北省的北部、内蒙古的南部、山西省的东北部、山东省的西北部及江宁省的西部等广大地区。

从自然地理上看,在公元前602年之前,黄河沿太行山北去,在今石家庄地区朝东北方向流进,最终注入渤海,从而在黄河与太行之间就存在天然的通道。西周时期的燕国位于这条通道的北端,成为西周王朝的北部边防。

西周时期燕国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复杂性,在河北平原的北面,燕山山脉横直于此,将华北和东北划分成两个地理单元,这就决定了其疆域构成的多样性。

从内部结构上看,燕国地貌有髙原、山地、盆地、平原等,类型多种多样,具有南北交流接触地带的特征。西周时期燕国起于平原,并向山地地带延伸,其疆域的平原部分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包括北京湾、天津西部、河北保定一带。

其髙原与平原交界地带位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从自然地理上看,过渡地带由髙原与平原两种地貌类型的组成,而它们的碰撞地带就形成了山前断层和山地地貌。

地理位置分布的差异性对于邢、燕两国的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从分封数量上来看,同姓封国个数多于异姓封国,而邢、燕都为同姓封国;从分布范围来看,封国的分布大体上相对集中。

在相对地理位置上,邢、燕两国都处于其它封国的北部外缘,送决定了邢、燕两国文化存在部分程度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虽然两国都处于其它封国的北部外缘,然而燕国更是处于整个中部地区的北方,与中部地区相距甚远。邢国相对于燕国而言,距离中部地区较近,这也使得邢、燕两国文化由于受周围文化的影响而存在差异性。

从以上两地地形地貌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周时期燕地和邢地,都处于北方,所处地貌特征由于都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区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因其所处纬度不同,地貌特征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从海陆位置上看,燕国东部依海,南临辽东半岛,邢国地处内陆。前者是大陆型与海洋型特征的结合体,而后者更具明显的内陆性,送是两者文化存在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燕国地处黄河一太行山狭长带北端,东西向跨经度较多,疆域迁阔,地形复杂多样;而邢国地处黄河——太行山狭长带中部,东西向跨经度较少,地形相对单一,多为平原。在河北平原的北面,燕山山脉横直于此,将华北和东北划分成两个地理单元,燕国疆域呈东西向延伸,而邢国因西部有南北向太行山阻隔,地理单元呈南北向发展。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不同,地理意义自然存在差异,邢国和燕国在地理上看起来更像是在狭长地带维护西周的两端,燕国在地理位置上的政治意义为东西联络,而邢国在地理上的政治意义在于太行山险关隘道作防守要地,大部分为南北沟通。

从整体上看,作为同属于太行山——黄河狭长带中的两个封国,其整体战略地位形成了牢固的“丁”字形状,周人能够沿着这条通道北上直达今河北北部以及东北地区;同时也可以沿着这条通道南下直抵今河南北部的安阳,进而直接到达中原地区。这样看来,燕国则具有西周王朝为北上扩张而设置的前沿阵地的作用,而邢国就成为保护周王朝的北方门户。

西周时期,邢国气候状况较为单一,特征相对而言不明显。邢国得天独厚的气候因素也为遗址群的集中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基础,至西周时期,遗址群多分布在冲积平原及河流两岸的阶地上,数量也增至前所未有的幅度。

西周时期,若从整个中国气候区划分情况来看,燕国主体疆域由于呈东西向狭长延伸,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性气候,处于不同气候带的过渡与结合地带,复杂多样。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地貌影响温带季风气候的范围,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北-西南向的山脉恰好阻挡季风势力深入,使得燕国地区内部分化明显,与其他一般温带季风气候地区存在不同的特征。

如西辽河中游平原区域内西高东低,海拔一般在20-120米,最低气温零下13摄氏度到零下14摄氏度,无霜期150-170天,日照条件较好,年降水量在300到450毫米之间。区域主要为冲积平原,河流众多,河水资源丰富,土壌主要是草甸土,肥力高,适合农业发展;而燕山北麓丘陵与台地,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南低。西部土层薄,多为石质土,不宜农业的发展,东部多为疏松黄止覆盖,水主流失严重。

燕国与邢国所处时代一致,因而两地的气候在整体趋势上相同,但又不是完全相同。首先,燕国绅度高,且纬度跨越较大,气候复杂多样性,而邢国境域所处纬度较低,气候较单一;其次,邢国地势低,河流较多,这就使得邢地气候比燕地温暖湿润,更适宜生存发展。

西周时期,中原周文化因周人的分封与殖民得涌入太行山东部地区,这一地带本来不是周文化分布地区,伴随着周王朝的分封而注入了浓厚的周文化因素,看似简单的文化融合,却经历了复杂的动态历程,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互动过程,这也是西周时期燕国与邢国文化所包含因素中共同的部分。

西周分封的主要目的总体上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为了加强控制并经营灭商后所获得的东部地区;另外是通过对诸侯国的分封从而掌控重要的战略地区,在最关键的部位形成防御力量,使西周王朝的安全得到维护。

周初对邢国的分封使得邢国文化中周文化因素突然到来,在与传统的殷商文化融合后形成的邢文化具备了两者的文化因素。除此两者文化因素外,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西周邢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对邢国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在远离邢国核心区的外缘,周文化对其影响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周边地区对其文化的影响。

邢国建立后,由于地处中原与北方地区交流的咽喉地带,不免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发生战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周边民族文化的渗透。由于戎狄经常侵犯送一地带,邢侯出兵作战,下令臣谏统率亚旅进行防卫。此时对于戎狄的进攻,邢国的行动基本属于自卫反击和被动抵御。若是被动抵御,难免会被强势的文化所侵染,这一点就使得在探充邢国文化的影响时不得不考虑人文环境的因素。

西周初年,邢国分封于太行山东部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区,处于中原衔接北方的通道之中,北连燕,南接王,除与狄戎联系外也与燕、卫等国有着密切联系,而隐匿于联系背后的其他文化特点对邢文化面貌同样起着作用。

燕国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决定了燕国疆域的复杂性。从自然地理看,燕国疆域平原与山地南北组合的两大部分是截然分开的,并且二者所承载的文化群体不同。

燕国晚期将这两种在地理和文化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的地区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这是燕国疆域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疆域平原与山地高原的組合,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状况,燕山南北就形成了两个面貌迴异的文化系统。

疆域内民族多样、往来交错、互相影响,具有南北交流接触地带的特征。燕山南麓是两个文化系统结合地带,这里既有土生土长的土著文化,然而因为地处南北通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会有相邻文化侵入,所以使文化面貌显得尤其复杂多样。

西周初期,召公封于燕,在太巧山东部地区北段营造都城,随着都城的营造,商文化因素、周文化因素及其他文化因素相继持续涌入此地。然而由于周初对此地的占领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因此在这一带的文化因素出现了较多融合型文化因素。

此时,土著文化逐渐消逝,区域内文化面貌由之前的复杂多样向趋同方向转变,这与燕国本身的强大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周人在此地统治策略的显著成效。

西周时期,周的根据地周围同样也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对周经常进行骚扰和掠夺。邢地地处太行以东,燕山以南,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由于戎狄经常在黄河北的广阔区域频繁活动,北狄更是在邢以北化及太行山脉一带肆意出入。

邢国作为联络齐、卫,遥相呼应燕国的重要地区,周王朝迫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将邢国分封于此,在有效抵御和控制北方狄族,保卫周王室中心区的同时也对商代旧地进行有效统治,可谓是两全其美,一箭双雕。

然而,许多学者认为邢侯始封之邢丘在今河南温县北平皋村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周公庶子的受封地大都集中在河济二水交接地带的南北岸。可事实上周公六子的封地却并没有都集中在这个地带。随着周公东征胜利,河、济地区又进行分封,因此对殷人的政治统治己很稳固。这时对西周构成威胁的是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淮夷。邢地地处太行以东,燕山以南,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周王朝迫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将邢国分封于此。因此,邢侯始封于今河北邢台是符合当时对戎狄的防御需要的。

西周王朝建立后,采取何种方式对原来商王朝占有的广大地区进行统治成为其急迫完成的主要任务。

墓葬文化是考古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复杂形态。西周社会等级分明,墓葬制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制度。西周文化在太行山东麓地区虽然整体上风格一致,但是由于分布较广,南北两区文化面貌仍有所差别。西周早期,在房山的董家林与琉璃河、邢台的南小汪与葛家庄同时出现了超大型的聚落,在这些地区发现的与丰镐地区几乎完全相同的典型周文化的遗迹和遗物,表明周初的主要封国燕、邢已经牢牢地控制了这些地区。

根据西周时期邢、燕两国墓区的位置和墓葬的发掘情况,两者墓葬发掘的规模都比较可观。不同之处在于,邢国发掘的大型墓葬较多,而燕国所发掘的大型墓葬仅有一座。另外,燕国的墓地中各种类型的墓葬错落分布旦疏密不同,而西周时期邢国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在墓地的中西部,这是西周时期邢、燕两国各种类型墓葬分布不同的地方。

西周时期,太行山东部地区的文化区系基本保持着一致性与稳定性,分封于此地区的邢、燕两国将周文化根植于此,在这一点上两国的文化具有相似性。然而,由于地理人文环境以及两国本身所具有的传统历史因素的影响,在文化表现形式上又存在着细微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西周   太行山   燕山   太行   时期   王朝   疆域   平原   差别   地理   地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