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孤独的改革者

宋朝,是一个很多人并不愿意的提起的一个朝代,其中最著名的靖康耻,一直是我们不愿意想到的,但谁有曾真正了解过,即使是在那样一个人人为求自报时,有人站了出来,曾做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王安石,为国家,他豁出了一切,生活在积贫积弱的北宋时期。轰轰烈烈的进行改革。


前辈改革

在提起王安石变法之前,就不得不先说一说庆历新政,其实早在1043开始,面对这宋朝社会矛盾激化,在改革的呼声下,宋仁宗就任命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进行改革。最后他们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交给了皇帝,改革前期除去了部分不称职的官员,让一些真才实学的人提拔了上去,官府办事效率提高,但此次改革触犯了贵族官僚利益,加之改革者多是一些达官贵人,并且改革者自身就没有洁身自好,譬如改革者范仲淹限制官员的后代为官,但自己的儿子在没有中进士前就是因为范仲淹才当上的太常寺太祝,自己官员下的苏舜也是同样的不检点,用公款召妓女吃喝享乐。所以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开始沉淀

在大刀阔斧的变法前,即使有了前辈们的经验还是不够,个人的沉淀才是制胜法宝,如何沉淀? 下放基层。自22岁到46岁开始变法前,王安石基本上都是在地方上做官,而不是去中央。这里需要说一下,一般来说,很多进士,担任地方官三年,就能回到皇帝身边,开始为皇帝处理天下事,许多高官,乃至宰相都是通过这条路得到的。但王安石不这样,他看不惯中央内官员们碌碌无为,在别人忙着升官时,他主动提出外放到下面做地方官,以了解民间疾苦。更神的是,他做的每一个地方官,都有着良好的业绩。


第一次发力

王安石在当鄞县时,这个地方一大特点,穷,另一大特点,贪。穷是百姓,真的穷,贪是地主,真的贪。这里百姓没有钱买粮食种子,怎么办?借钱,问谁借?肯定是谁有钱就借谁的啊,那谁有钱?地主。你今年借100明年还200,更有甚者要还300。我没借过钱,但我知道这很贵,起码在当时很贵,那百姓还不上怎么办? 那更好,用地来还。所以当王安石了解情况后,一个字, 改。 政府出手,把粮食种子以低息贷给百姓,等到丰收了在还钱。改完之后,效果甚好。起码王安石看清了,当官的光向老百姓揩油,是揩不出国家富强的。重要的是生财,换句话说是国家不会理财。


变法困境

1062年2月,48岁的王安石,沉淀了24年,到了中央任命被为皇帝任命为参知政事,3大法横空出世,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统统招呼上,其中两法到了明朝还在实行。但什么叫孤独? 听我慢慢道来,朝廷中五个执政者,王安石,曾公亮,富弼,唐介,赵抃(bian)。王安石不必多言,曾公亮七十多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官场混了几十年,看透了一切,不轻易发表意见。就是说,不支持,不反对,人家不跟你这四十多岁的小屁孩一起闹。复辟,不好意思,打错了,是富弼,结果也不复辟,装病退了。唐介反对,赵抃想阻挠变法。总结来说,没人帮你。


先说一下变法阵容:王安石,神宗。


反对变法阵容:除王安石,神宗之外的大臣。


行了今天先写到这吧,睡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改革者   靖康   神宗   地方官   进士   宋朝   官员   皇帝   孤独   中央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