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上将这样评价李德:不是草包,很多书对他评价不够厚道!

提起李德,了解红军历史的人都不会陌生,他是共产国际派来担任军事顾问的。对于他的到来,一开始大家都很尊敬他,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在军事斗争中,红军的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来李德,他独断专行取代来军委的集体领导,抛弃了红军多年血战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凭着地图指挥战斗,而且地图误差大,不够准确,指挥往往与前线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这给红军指战员行动带来很大困难,不能按时投入战斗,以至于吃败仗。


作为李德的翻译,伍修权这样评价李德:这本来都是李德主观主义瞎指挥造成的,可他却动不动训斥别人,不断发脾气骂人,听不进去反对意见,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受他的气,架势凌驾于中央之上。

尤其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按照李德的“短促突击”、“两个拳头作战”“御敌于国门之外”建立正规军打阵地战等等。反对打游击,硬打正规战,在错的多战略指导下,与敌人硬碰硬,使得第五次反围剿陷入被动。

对于他在军事作战方面,确实不怎么高明,从后来苏区越大越小,被迫战略转移中可以看出来。

有人说李德军事指挥方面是草包,在陈士榘上将看来,评价不够厚道。

他认为李德在实战中虽然打了不少败仗,可是有一点还是值得大家学习,就是课讲的不错。也就是说理论知识要高于实战经验。

李德是奥地利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德军同沙皇俄国的作战,所以把他算做德国人。在一次战斗中,被俄军俘虏,流放西伯利亚。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参加苏联红军,因为有些作战经验,晋升很快,在苏军中成为骑兵师参谋长。后来被选派到莫斯科陆军大学进修,学习成绩较好。

遵义会议后,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没了,就被安排到红军大学担任领导职务,给学员们上课,讲战术问题,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列举了好多红军作战成功的例子,以这些例子作为教学参考。

陈士榘认为,他被削掉兵权,并受到严厉批评后,还能保持如此这般的心态,难能可贵。当时,很多红军学习学员对他产生新看法。

1935年10月,李德随红军到达陕北。1939年8月李德离开延安返回莫斯科。作为长征的亲历者,对长征给予积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遵义会议   陕北   西伯利亚   正规战   莫斯科   苏联   评价   草包   作战   上将   红军   厚道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