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不敢招惹苏联


日本人为什么不敢招惹苏联?二战期间,日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上帝都不会原谅,而苏联要做的就是替天行道。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时间回到1939年,日本在中国战场虽然势如破竹,却远远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而进入了战争的相持阶段,于是把目光转向了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他们认为只要占领了洛门坎,就能以此为跳板,与德国东西对进,夹击苏联。1939年的五月,日军的中佐东巴百藏以士兵失踪为由,带领了100多人和五架飞机前往洛门坎搜寻并偷袭了蒙古军队,占领了部分领土,以士兵失踪为由,进而挑起事端。这不就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翻版吗?连出兵理由都懒得换。足见当时的日本人之狂妄。

然而,斯大林不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斯大林敏锐地察觉到了日本的意图是试探苏军的实力,为其日后进攻苏联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坚决粉碎日军的进攻,否则后患无穷。他决定派一个能征善仗的人到那里指挥,这个人就是朱可夫。当时朱可夫正担任的是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斯大林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在中国战场考察过日军作战,对日军有所了解。诺门坎战役打响,日军率先对苏联发起了攻击,137架飞机突袭了苏军的机场,苏军被击落了99架战机,24架地面飞机被摧毁,关东军取得了制空权。尝到了甜头的关东军请求派遣国内唯一的坦克军团增援,企图一举吃掉苏摩联军。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但没想到的是,苏军的援军来的是这么及时,朱可夫立即组织了150辆坦克和154辆装甲车,90门大口径的火炮和新式飞机,兵分三路迎战日军。一炸掉了日军临时搭建的浮桥,切断了所有退路,并且大规模的击落日本飞机,夺回了制空权。最后一路T34坦克部队冲向了日本的八九式坦克部队,这些曾经在中国战场横行霸道的日军坦克甚至都不是被苏联坦克所袭击,而是直接被他们撞翻在地,然后碾压成了铁饼。日本人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个师可以击败中国国民党的10万军队,却在兵力优于苏军的情况下被打得如此狼狈,看起来只能耍阴招了,立马就调来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在哈拉哈河中撒下大量的病菌原液。

不出所料,几天后就有1340名士兵中毒了,但中毒的全是日本人。原来熟知日军伎俩的朱可夫早就命令士兵只能喝内部自来水管道的水,而日本为了保密,并没有告知前线的士兵不能喝河里的水,最后搬起石头重重地砸向了自己的脚。当然,在中国战场所向披靡的日军自然不愿认输,于是准备使出杀手锏:敢死队,而这边的朱可夫呢?命令用音响循环播放打桩机的声音,营造正在修建防御工事的假象。

8月20号凌晨五点,苏联的524门大炮一并发射,日本三个月打造的工事瞬间夷为平地。接下来的十天里,苏军又发射了1万多吨炮弹。日本的敢死队还没有放弃最后一条,那就是自杀式的冲锋,日军的第23师团2000多名士兵拿着手榴弹准备近战突围,然而还没有能近距离的看见苏军的脸,就已经被苏军的几百辆坦克和装甲车扫射。基地诺门坎战役以日军的惨败告终,这也是关东军永远的噩梦,而朱可夫一战封神,后来更是被称之为苏联的战神。

我们再来看看1941年的苏德战争。法西斯德国希望日本从西伯利亚开刀,然后与德国会合。有了诺门坎战役的阴影后,日本不仅不敢再和苏联交锋,还乖乖的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甚至还改变了战略方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两个扩张的战略中,一个是北,即将苏联作为主要的假想敌向北进攻西伯利亚,一个是南进,即以美国、英国为主要的假想敌,向南进攻南沙群岛。日本彻底放弃了北进的念头,转而南进挑衅美国。这也就有了1941年的偷袭珍珠港、富门坎战役,日本损伤5万余人,但这些人还算是幸运的,被苏军俘虏的日本人有多惨?活人直接当柴烧,上万人最后无一幸免。

二战期间,日本大肆的侵略扩张,建立了无数劳工营和战俘营,他们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无数的人,直至他们遇到了克星苏联。1945年,德国败亡欧洲战事结束,苏军迅速地将西线的红军运送到了远东地区。8月9日,150万苏联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盘踞在我国东三省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这些经过了苏德战争洗礼的苏联红军装备精良,战术素养极高,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迅速的将东三省全境解放,60多万被称为皇军精锐的日本关东军做了苏军的俘虏。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了。

战争是结束了,但对于这60多万关东军俘虏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只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全国1/3的男人战死,1/8的女性阵亡。而战后的苏联又将面临着重建的难题,这就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西伯利亚地广人稀,生存环境恶劣,尽管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却难以开采。现在有了这60多万免费的劳动力,不用就太可惜了。细心的苏联女护士挨个为她们做了个体检,通过捏起她们腿上的皮,按照厚薄分为强壮、普通、虚弱、患病、濒死五个等级,以此来分配不同的劳动任务。他们还有一整套完整的工作I考核,完成任务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五以上,每顿有600克食物,百分百以上每顿有500克,完成80%,每顿就只有拳头大小的土豆,完成不到80%的就会得到土豆大小的拳头。

据统计,这些日本战俘在西伯利亚为苏联创造了高达2013.1亿卢布的产值对苏联国民经济的复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西伯利亚最低的气温是零下70度,关东军的军服早就被苏联收缴,大街上的民众很多都是穿着日军的棉衣,而此时的日军战俘穿着最少的衣服,干着最重的活,睡最简陋的工棚,被冻死的比比皆是。苏联会不定期的检查他们的身体,一旦发现有病的,就算是活人也直接丢进火炉做柴烧,最后化作一缕青烟飘回日本。就这样,日本的战俘在西伯利亚的第一个冬天就死伤了五万人。不过,苏军对于日本战俘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他们认为日本的战俘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吃苦耐劳,服从指挥,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战俘。后来苏联迫于国际压力,在接下来的十年内陆续将战俘送回了日本,1956年,当最后一名日本战俘离开西伯利亚后,最终活着被遣送回日本的战俘为40多万人。

举报/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苏联   关东军   日本人   斯大林   西伯利亚   门坎   战俘   日本   日军   坦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