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人物志-桑弘羊:汉武帝的钱袋子,他有何能耐?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前82年,一场会议在汉代长安的未央宫正式开幕,这是一场专门的经济会议,讨论的主题就是关于是否要继续进行盐铁专营的问题。

会议的气氛逐渐焦灼,仿佛变成了一场辩论会。辩论会的正方是财政大臣桑弘羊,反方则是来自民间举荐的贤良们。

贤良们人多势众,他们抱团紧紧地将桑弘羊围在中间,问题像是连珠一个个朝着桑弘羊抛击过来:“盐铁官营无异于与民争利,这如何符合我大汉爱民如子的形象?!”

“可以以钱赎罪、买官这就是公然出售我大汉的统治地位,我们该如何面见先祖?!”

“官府打造的农用铁具尺寸过大并不适合农民灵活的耕种方式,这又该如何解决?!”

桑弘羊不紧不慢,他深刻知道盐铁官营对于大汉的重要性,他面色平静但异常坚定地开口说道:“以上所说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是我问诸位以下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

“倘若胡人匈奴来犯,不实行盐铁官营,军饷从哪里出?!”

“大汉不是没发生过诸侯叛乱,假如再度爆发,镇压的钱从哪里出?!”

“如今天不如人愿。一旦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赈灾的钱又该从哪来?!”

桑弘羊三问一出,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因为他们确实不知道钱该从哪里来。

武帝是个败家子

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皇帝。在位期间,对外抗击匈奴极大地扩张了汉朝的领土,中华民族自此之后的版图由此奠定。

汉武帝刘彻

对内实行推恩令,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王朝的统治,皇权得到进一步地巩固。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无论是对外的扩张战争还是对内的平定内乱都是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补充的。

所幸汉武帝又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命皇帝,他的父亲与祖父为他存下了大量的家底供他挥霍。

但家底再厚总有一天会见底,终于在汉武帝登基二十年后,爸爸的钱被他挥霍完了。

这个时候汉武帝发起了愁,因为他真的很需要钱,对外战争、全国巡游、修建宫室,每一件都需要大量的金银。

这个时候搞钱成了汉武帝的头等大事,于是他的发小——桑弘羊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中国古代的理财天才将在武帝一朝发挥巨大的摇钱树的作用。

桑弘羊的理财计划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出生于洛阳的一个商贾之家,从小就是一个心算天才,十三岁那年因为自己出色的算术能力被招进宫担任侍中一职,可以说是和汉武帝一起长大的发小。

汉武帝最开始实行他的搞钱计划时并没想到自己发小的搞钱能力竟然这么出色,因此,他最开始命令的是郑当时以及一名盐商东郭咸阳来负责此事。

盐铁官营很快见效,国库很快丰盈起来。但随着政策的推行和时间的流逝,郑当时和东郭咸阳渐渐开始力不从心。

又加之汉武帝对这种小规模的盐铁国家专营开始感到不满足,因为随着对外战争规模的扩大,这种蝇头小利已经不能满足汉武帝的胃口了。

此外,盐铁官营也造成了吏治的混乱,大小官员开始从中贪墨。负责该项目的东郭咸阳也因为盐商的身份和汉武帝胃口的逐渐扩大感到不满。

因此,这种状况下汉武帝急需一个人来帮他管理盐铁的事项,桑弘羊无异于最合适的人选。

他出身商贾世家对商人的经营商业行为熟记于心且桑弘羊与汉武帝从小一起长大且拥有卓越的心算天赋,如此一套组合拳汉武帝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

就这样在汉武帝的支持之下桑弘羊这个理财小能手终于有了舞台开始发挥自己搞钱的特长。

桑弘羊帮汉武帝扩充钱袋子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首先,第一种就是上文提及的盐铁官营制度,后又增加了酒垄断制度。

关于盐的垄断只是从流通的过程中进行垄断。主要原因就是盐的分布产地过于分散,并不能由官府全部控制。

而且因为当时进行煮盐的工具是被称为“牢盆”的铁锅,一旦这个工具被官府牢牢掌控就相当于掌握了盐。

另外,官府从煮盐的百姓手中大量购盐屯盐并以此进行销售,不允许私人购盐的行为出现。

盐是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就算官府涨价,只要不明显便不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除此以外,盐的销量也是巨大的,根本不愁销售问题。

如此,盐既能涨价增加国库的营收也不会因为涨价超过百姓承受范围以致百姓心生怨怼造成社会的动荡,真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铁的专营,桑弘羊则是从铁的生产便开始控制。从矿山的开采到铁的冶炼以及铁器的销售都是由官府一力承担,不允许私人铁商插手,并设立铁官进行相应事务的管理。

全国的铁官,至少设置了48处,分布于全国40个郡里。其所有铁官均由大司农所属铁市长丞掌管。这样也就基本完善了盐铁官营的管理系统和经营网络。

铁的官营使得官府冶铁的规模大范围扩张,如此规模之下便会使冶铁的成本大范围下降,冶铁的技术也在官府的管理之下有了巨大的进步。

如: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这显然是盐业官营后不断发展的结果。

又如:炼钢技术,在西汉初年还很不普及,但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

除了著名的蜀郡铁官和河南铁官外,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出土了运用铸铁脱碳钢技术制造的兵器和工具。

关于酒的垄断经营是要比盐铁晚一些的,它和铁的垄断流程一样皆是从生产酿造时便开始管控,由官府统一销售,盈利收归皇帝少府。

桑弘羊采取的搞钱第二计便是均输和平准。均输平准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体现着桑弘羊的市场理念。

均输这一概念主要源自:各诸侯国每年都要运输当地的特产和贡品朝贡中央,但诸侯国距离中央政府路途遥远。长时间的行程造成了大量的物资损耗,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因此,桑弘羊规定地方的朝贡首先运送中央急需的物品,中央不急需的物品则被运往物价更高的地方进行转卖,转卖销售的钱则被直接上缴中央。

桑弘羊

这样一来既节省了一定的人力减免了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徭役负担也增加了国库的收入。后期平输的收入成为了武帝一朝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平准是和均输进行相互补充,平准的具体做法是在京城设立平准机构将全国各地方运送来的货物集中于此并进行囤积。

之后便根据市场物价的水平进行买卖,价高则抛售商品抑制物价的进一步上涨,价低则继续囤积以防市场价格进一步降低。

通过控制商品的流通进而达到控制物价的水平,既正确认识市场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又积极发挥政府干预经济职能的财政思想,千年前桑弘羊能有这样经济思想着实令人钦佩。

桑弘羊扩充武帝钱袋子的第三招便是——货币的统一

汉朝初立之时采用了秦国的货币——“秦二两”。并且铸币权不只中央政府有,地方政府同样拥有铸币权,甚至民间也有一定的铸币权。

因此货币大量无序发行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直到公元前112年,武帝才下令发布五铢钱,我们称之为“汉五铢”

汉五铢确立之后中央收回各地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货币,由此确立了中央王朝独一的铸币权。货币秩序的恢复也使得汉朝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除以上所叙述的三种主要措施之外,桑弘羊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

如:扩大了中央财政机构的权力,并将郡国的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均收归大司农直接管辖。

汉五铢钱

另外,桑弘羊非常重视屯垦,在他掌握财权后,移民屯垦即向玉门关以西扩展,并在朔方、上郡等地开田官用卒六十万人,大规模从事屯垦。

屯垦既让边境的大规模荒地得以利用又充分发挥了戍边将士保卫边疆的合理作用,屯垦所开辟的农田也让中央王朝的收入再次进项。

总之,通过以上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统一铸币权、屯垦等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朝廷的钱袋子终于意料之中地鼓了起来。

但桑弘羊在武帝逝世之后霍光执政以来与其发生了权力上的纠葛,最终被霍光以谋反罪论处,诛杀全族。两千年来,我们对桑弘羊的经济政策争论不休也褒贬不一。

但归根究底,桑弘羊的政策利大于弊,他成功让汉武帝无后顾之忧,也让后世的改革家们称赞不已。

他被称为中国古代两千年来的“理财大师”名副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汉武帝   官营   铸币   平准   王朝   官府   西汉   能耐   大汉   袋子   物价   货币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