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终结(东汉末年)

#历史开讲#

孙坚步步紧逼,攻势犀利无比,董卓也为之胆寒,对左右部下说:"联军鼠辈,不足为惧,劲敌唯有孙坚,只可惜他追随袁家小儿,终是个死而已。"于是董卓留部属把守要道,自己引兵向西开往长安。

孙坚本打算继续进发,攻克长安,迎接献帝回洛阳。可这时联军后方却发生了变乱。袁绍、袁术兄弟俩一向不和,袁术任命孙坚为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想拉拢孙坚,可袁绍却趁孙坚进攻董卓未归,以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击孙坚的后路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想让孙坚不得建功。前有劲敌,后有追兵,任孙坚是一代豪雄,也无可奈何,只有回军撤退。在撤退的路上孙坚愤而长叹说:"大家同举义兵以救社稷,眼见逆贼就要被消灭,不想一个个都这个样子,我还能跟谁齐心奋斗呢?"四月,董卓回到长安。此时讨伐联军和董卓军已脱离接触,讨董战争就这样悄然结束。

虽然没能从董卓手中夺回皇帝,但联军众将的目的达到了:他们遏止了董卓独霸大权的局面,把董卓和朝廷逼入关中一角,使关东广大地区成了他们的天下。接下来的问题只是通过兼并混战,如何分配关东地盘。虽然曹操和孙坚在北方仍没有地盘,但他们在讨董战争中表现出的胆略和勇气成了他们日后称霸的保证。

东汉初平三年(192)三月,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国贼董卓伏诛,干成这件大事的就是并州军首领吕布和司徒王允。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人。因为从小在烽火不断的边塞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箭法也是百步穿杨。吕布原本隶属并州刺史丁原,后来被董卓收买,杀死丁原,率并州骑兵归顺董卓。董卓虽给吕布加官封侯,可他性情粗暴,为人苛刻,稍有不如意就乱发脾气,还曾经因为小事用手戟投掷吕布,吕布对董卓已经怀恨在心。吕布又与董卓的侍妾有私情,因此心里不安,唯恐董卓发觉,对自己不利。早有心除掉董卓的司徒王允也是并州人,趁此机会以同乡情谊结交吕布。吕布在王允的劝说和安排下,定下了诛董大计。三月四日,趁着董卓入宫祝贺献帝病愈,吕布派亲信骑都尉李肃等十余名并州兵伪装成官中卫士,准备对董卓下手。董卓的车马刚入宫门,李肃首先发难,一戟刺中了董卓的手臂。董卓滚下马车向吕布呼救,吕布厉声喝道:"有诏讨贼臣!"然后亲手要了董卓的性命,埋伏的众人也一拥而上,取下了董卓的首级,董氏家产被尽数抄没,全族皆被斩首。

董卓一死,朝政被司徒王允和吕布的并州兵所把持,追随董卓的凉州将士都惶恐不安。正当凉州军官们群龙无首之时,一个人站出来大声道:"诸位弃军单人逃亡,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制服,还不如率大军向西,攻陷长安为董公报仇。要是成功,足以把握朝廷以征天下,要是事败,再走也不迟!"这一番话彻底扭转了凉州军行将覆灭的危局。这些边塞长大的战士在这一号召下铤而走险,在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的率领下挥兵向西,沿途收拾散兵,抵达长安时已由数千人膨胀至十万人。声势浩大的西凉军仅用十天就攻陷长安,吕布败逃,王允被杀,而此时距董卓之死还不到一个月。

这个运筹帷幄、一席话就扭转乾坤的人就是董卓麾下的讨虏校尉诩。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贾诩聪明权变,当世无双被誉为三国时代的鬼谋奇才。

李傕、郭汜把持朝政后,就要给贾诩加官晋爵。可贾诩却坚决不受,说:"这不过是救命之计,哪有什么功劳可言!"这样的回答并非贾诩谦虚,而是他知道以进犯帝都长安而获得官爵,无疑在宣告自己是逆党之首,政治风向变幻莫测,凡事还是预留后路的好。所以贾诩宠辱不惊,尽管此时大获全胜,仍不接受官爵,有意在朝野眼里拉开自己与李傕、郭汜的距离。最终贾诩只同意担任尚书的官职。尽管尚书一职的官秩很低,可这一职务却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负责草拟诏书,选用人才,又有随意出入宫省的权力,实际上把握着整个朝廷的命脉。不久,徐州刺史陶谦等人推举汉朝的元老重臣朱儁为总帅,组织诸侯光复长安,宣称要救出天子。李催等人求计于贾诩,贾诩于是以朝廷名义征朝廷名义征朱儁入朝为官,不费一刀一枪,联军已被瓦解于无形。另一方面,贾诩大量选拔名士为官,为关东诸侯加官晋爵,刘表、陶谦、曹操等一大批关东实力派军阀先后获得了州牧的正式任命,化解了关东诸侯对凉州派系的敌意。高官厚禄安顿了关东诸侯的野心,他们纷纷表示接受任命并承认朝廷的合法性,至此,再无人提起讨伐关中之事。

这时,李傕和郭汜两人又闹起了矛盾。这两个头脑简单的兵痞本身都是平级军官,彼此不存在隶属关系,所以很快就为了权势自相残杀,把长安变成了战场。深感李、郭二人难成大事的贾诩开始出入宫省,为献帝排忧解难,几次庇护献帝免遭李催、郭汜的毒手,使献帝对他这个敦促李、郭进犯长安的罪魁祸首感恩戴德。后来,献帝从长安逃至河内那,脱离了李催、郭汜的势力,贾诩也向皇帝交还了印绶,投奔了军阀张绣。

张绣是贾诩的凉州同僚张济的族侄。关中动荡时,张济率部出走南阳郡(郡治在今河南南阳),在对刘表的作战时中流矢而死,张绣统领了张济的兵马。贾诩劝说张绣与刘表联合,并亲自前往说服刘表,最终使两家达成联盟,共同防备曹操。

不久,曹操率领大军讨伐张绣,张绣自知不敌,不战而降。曹操得意忘形,纳张济的寡妻为妾。张绣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贾诩献计说:"将军只要请求穿越曹营调动部队,又请示曹操,说我军没有足够的车辆运输甲胄,调动军队时士兵需将甲胄穿在身上,曹操必会同意。我军全副武装进入曹营后,将军一声号令,全军突袭,曹操只有当俘虏的份。"张绣大喜,依计行事,曹操猝不及防,遭遇了平生最惨痛的失败,不但自己右臂受伤,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死于乱军之中,连勇冠三军的猛将典韦也于此役战死。

建安三年(198),曹操再攻南阳,久攻不下后退走。张绣要率部追击,贾诩却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结果被曹军打败。这时贾诩却对张绣道:"赶紧再追,再战必胜!"张绣很奇怪地问:"不用先生之言,才遭此大败。现在已败,为何又要追?"贾诩笑着回答说:"兵势有变,再去必胜。"张绣于是收拢残兵追击,果如贾诩之言,大败曹军。张绣问贾诩其中道理,贾诩说:"将军善战,却非曹操的对手。敌军败退,曹操必定亲自断后,所以将军追击必定失败。曹操此番进攻,并无失策也未尽力,必是后方有变。曹操战退将军,必定轻装速退,留诸将断后,他们不是将军的对手,所以再追必胜。"张绣从此对贾诩饮佩得五体投地。

贾诩行事,常常出人意料,就在袁曹对峙官渡的紧要关头,他再一次尽展才华,力主投降曹操。张绣惊讶之极,说:"袁强曹弱,我又和曹操有杀子之仇,怎么能归顺他?"贾诩笑着说:"袁绍强盛,我们人少,即便全军投靠,他也不会看重我们;而曹操弱小,必然会厚待投靠他的人。曹操这个人一向有并吞天下的志向,将军投靠他,他必定尽释私怨来迎接您。"张绣听从了贾诩的意见,率领全军归顺曹操。曹操果然不计前嫌,对张绣加官晋爵,并和张绣结成儿女亲家。知道张绣肯归顺自己,是贾诩的建议,曹操拉着贾诩的手说:"使我的信义重于天下的人正是你啊!"随后,曹操表奏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即便受到了曹操的厚待,贾诩仍谨慎如故。他自知非曹操旧臣,为了避免受到猜嫌,他尽量不和其他大臣有私下的往来,公事完毕后就关起门著书,流传至今的《吴起兵法》一书就是贾诩辑集校注的。贾诩是个没有大的理想抱负,只求"家与身俱全"的人。最后,他有滋有味地享受起了平淡生活,享年77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关中   司徒   官爵   南阳   长安   刺史   东汉   联军   朝廷   诸侯   将军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