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黑奴时,为何白人要把黑人衣服扒个精光,连遮羞布也不舍得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不起早”,这些或诗句,或俗语都告诉我们,钱对活在世上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有了它,我们才能告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是,在几个世纪以前,黑人却连这样简单的生活条件都无法达到。在黑奴贸易时期,白人将他们的衣服扒光,甚至连遮羞布也不给他们,这是为何呢

黑奴贸易兴起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很多欧洲人开始登上非洲这片土地。最开始他们只在意黄金这类贵重的财物,每到达一个地方,最先开始寻找黄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他们争先恐后的在非洲建立了商站和堡垒,占领离海岸近的堡垒,并以此作为东通亚洲的中间站。

很多国家组织特权公司来进行贸易,特权公司得到了国家的各项支持,拥有各种权利,甚至在一些地区实行惨无人道的活动,其中便包括黑人贩运

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欧洲列强除了争夺各种贸易权,还会争夺黑人,最初也仅限于奴隶海岸,而自列强侵入非洲后,黑人便成了他们大量争夺的廉价商品,他们会用各种污辱性的词汇称呼黑人,以显得他们的高贵和黑人的低贱。

而在美洲,欧洲人因要建立种植园,便抢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并雇佣大量的印第安人,但繁重的劳动致使印第安人口锐减,没有足够的人为其劳动,他们便想到了廉价的非洲黑人,想着要把他们从非洲运到美洲,为他们干活

因黑人会经过欧、非、美三大洲,所走的航线呈三角形,故又称三角贸易。所谓三角贸易是指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后,以各种方式获得黑人,然后将其运往美洲,将他们卖给种植园主,让黑人为其干活,而奴隶贩子便从中获得一些黄金和工业原料,然后携带回欧洲。

在这些人眼中,黑人已经不再是人,黑人是他们获得财富的手段。广阔的市场推动着贸易的发展。他们用各种卑鄙的手段去获取黑人,将黑人运至美洲,使黑人远离家乡,过上非人般的生活。在美洲,黑人是最低微的,没有自由,没有人权

而其实,在他们被押至美洲的途中,也是过着惨无人道的生活。甚至白人会将他们的衣服扒光,连一块遮羞布也不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押送黑人

因为市场的需求,我们产生了各种贸易。而经营贸易,则需要劳动力,如果想要获取巨大的利润,就需要廉价的劳动力。那廉价的劳动力从何而来呢?他们便将目光瞄至落后且人多的地区

“落后就要挨打”,在白人眼中,黑人是他们的商品,是没有人权和尊严的。在美洲,白人发现印第安人并不适合繁重的田间劳作,一个黑人所干的活可以抵得上四个印第安人,这使他们发现了商机。

从此有大量的黑人被运往美洲,然而黑人地位地下,在押送途中也常常受到非人般的待遇

黑奴贸易并不是近距离的运输,要从遥远的非洲大陆运至美洲,耗时耗力。而大多数运送人员为了节省开支,以便获得更大的收益,常常将运送黑人的船只的利用率压榨到最大,这样他们一次便可运输很多的黑人,既可以节省路上的开支,又能收获颇丰

他们获得了利益,但是苦的却是这些黑人。由于船上黑人众多,所以他们每个人分得的地方变得很小,而且环境恶劣,甚至在进行贸易时,白人会将他们的衣服扒光

这样做首先是为了可以供雇主更好的挑选。被运送到美洲的黑人终归是劳动力,他们是要为雇主干活的。他们被送到美洲正是因为他们干活多且廉价,所以将衣服扒光,可以看清他们的体格,方便雇主挑选那些健壮的黑人去为他们干活。

其次则是因为运送黑人的终归是商人,商人当然以利为主,他们会将黑人的价值压榨到最大。一艘船上有几千个黑人,如果每人都提供遮羞布,从非洲到美洲的这段时间,耗费则是巨大的。在商人眼里这些黑人是他们的商品,是没有人权的,所以没必要为他们提供遮羞布

那为何黑人不穿自己的衣服呢?除了运送人员不给他们穿之外,还与非洲的环境有关。黑人在非洲以狩猎为主,且非洲天气炎热,他们的衣物大多是用兽皮制成的,在长时间的运输途中,很容易滋生细菌,使人染上细菌,甚至严重的还会有传染病

因此在他们上船之前,运输人员都会将他们彻底消毒。其实就算如此,也不可避免的在运输途中有传染的危险。大多数黑人在船上只有小小的地方,一日三餐包括排泄就只能在此,就算没有衣物的传染风险,这段时间在船上也很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因此为了节省开支和方便消毒,也不会为黑人提供遮羞布的

其实也存在藐视黑人的原因。在那个时代,处于上位者,是不会看到下层人民的苦楚的,他们想的只是如何能够使利益最大化,并不会在意奴隶过的是好是坏,是生是死。在他们眼中,这只是他们用来赚钱的工具,是供人挑选的商品。没人在意黑人的尊严

对于黑人来说,押送途中是惨无人道的,被运到美洲,成为廉价的劳动力也是惨无人道的,他们的一生都是在奴役、压榨、剥削中度过。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机器代替人去工作,商人会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没人会想到几个世纪前的黑人们,是如何过活的。

同族相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既然遭受如此大的压迫。为何不奋起反抗?实际上,这便是黑奴贸易的恶劣之处。白人由起初的偷袭、明抢再到后来的“拉拢酋长”,让一个民族的领袖残害自己的同胞,以此来减轻他们的罪恶。

实际上,起初这些黑人有反抗过。家园被毁,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每个国家都不缺爱国者。但是人还是要面对现实。这些黑人使用的工具是兵器,怎么抵得过先进国家的先进武器

其次,就算白人知道这些事有违天理,有悖道德,但他们为了财富还是要做。所以他们为了使这件事情看起来“合理”、“合法”,便想到了一个办法:“拉拢酋长”。所谓酋长就是一个部落中的最高领袖,他的话又有哪些臣民不听呢。

当位高权重者不肯为底下的人民着想,就算来的敌人非常弱小,这个国家的灭亡也是必然的,更遑论来的是十分强盛的国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那个没有话语权,没有人权的国家,人民只能寄希望于首领,但是当首领也放弃他们,投向敌人怀抱的时候,他们的人生便注定只能任人宰割。无论是运往美洲途中的受人凌辱,还是在美洲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他们都只能任人驱使和奴役,他们的人生,注定一路坎坷,没有尊严,也没有希望

废除黑奴贸易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也在发展,人的意识也在觉醒。黑奴贸易这种有违人伦的贸易应当被终止。1787年,英国成立了“废除非洲奴隶贸易协会”,领导该协会的是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格伦维尔·夏普。在他的有序指挥和领导下,废奴运动开始有秩序,有组织的开展起来

180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严禁运输黑人并禁止英国港口驶出奴隶船。1807年宣布黑奴贸易属于违法行为,严令禁止。至此,英国成为第一个禁止黑奴贸易的国家

美国自18世纪80年代始,建立了各种反对黑奴贸易的团体,1807年通过法令:自明年起严禁将奴隶输入美国。但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严格贯彻执行,直至林肯发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法国在1861年废除黑奴贸易,其他国家也相继于19世纪终结了黑奴贸易。持续了400年的黑奴贸易终于结束。但于这些黑人而言,痛苦和耻辱是难以忘却的,纵使历史在前进,但这段历史始终在历史的洪流中,亘古不变,时时刻刻警示着他们

总结

黑奴贸易无论是对非洲还是人类而言,都是非常悲痛和耻辱的,在非洲这片土地上,曾有过非常绚烂的文明,这场惨无人道的贸易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传统文化的衰落,经济倒退,使这片土壤再不似之前充满生机

实际上,直至20世纪仍有歧视的存在。正如电影《绿皮书》中所演的那样,一位十分优秀的古典钢琴家只因他是黑人,便受到歧视,无人在意他的琴音是多么的美妙,无人愿意为他提供住宿,原因无他,只因他是黑人。

整部影片充分的展现了这位黑人钢琴家所遭受的歧视,也展现了他与白人司机之间跨越种族、阶级的友情故事。更为人惊叹的是,这部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

法令可以严格约束人的行为,但无法约束人的思想。在长久压迫黑人的时间中,这些压迫不光是获得财富,更多的转变成了一种“种族的优越感”,所以即便废除了黑奴贸易,黑人还是会在社会中遭受各种各样的刁难和不屑。

这并不怪黑人,他们并没有错。人生来是平等的,种族只用来区分籍贯,不应该成为耻笑和唾弃的对象黑奴贸易永远存在于历史的洪流中,那些所遭受的苦难和记忆是无法被除去的。在长期的黑奴贸易中,非洲土地变得荒芜,战事频发,这对本就贫穷的非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直至现如今,非洲的经济也远不如其他几大洲。

纵使现如今还存在歧视的现象,我们仍要坚信,思维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会变得更宽,更包容。历史永远无法抹去,应该正视历史,也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黑奴   遮羞布   白人   黑人   美洲   惨无人道   非洲   奴隶   廉价   衣服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