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会美食

堂弟们知道我退休了,又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于是邀我一起到镇上喝早茶。五点半起床,赶到茶馆已是六点。二楼茶室里四五张桌子已经坐得满满当当,老年人和年轻人基本上对半。缕缕茶香中,低声交谈的、玩手机的,只品茶不出声的,偶然还有服务员端送面条和酒菜的,那氛围和我小时候在茶馆里所见所闻有很大的不同。上了大学后我再也没有上过茶馆,不过,孩提时爷爷带我到茶馆时留下的印象,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在有着千年历史的南翔古镇,鼎盛时期曾有七八家之多的茶馆。我印象中就有三毛茶馆、塔桥茶馆、章桥茶馆等。清晨六点,太阳尚未升起,老街上十分冷静,但南翔镇上的几爿茶馆早已开门。邻近的居民早早提着竹壳热水瓶来到水汽升腾的老虎灶打水。缕缕茶香中,交谈声、寒暄声、咳嗽声、偶尔扯开嗓子的争论声和壶水鼎沸时发出的“咕噜咕噜”声交织在一起,令人觉得仿佛回到了黑白胶片的电影时代。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八字桥附近的三毛茶馆。爷爷常划着自家的小木船带着我到镇上喝茶、购物。舟临集镇,必有石桥相迎,船至集镇池河必要穿行数座石桥。行至八字桥旁,小木船拴系在水桥旁的木桩上,然后拾级上岸。第一站就到三毛茶馆喝茶。那时爷爷做“牛头”生意,所以几乎天天要到茶馆喝茶、交友、聊天和接洽买卖小牛犊的生意,于是三毛茶馆也就成了我逛街后一个休息的落脚点。

三毛茶馆五十多平方米的三开间屋里,放着十来张四方桌,一式的木长凳,简陋古朴中透出一分宽松随意。这里不仅供应茶水,还有长兴楼送来的酒菜。常见一个微胖的中年女人几乎每天来到茶馆,嘴里叼着烟,带着苏北口音的本地话吆喝着“老刀牌香烟要哇”。

那个年代,农村邮路不畅。一封外地寄来的书信,到了南翔邮电局后还得有邮电员骑自行车送到乡下村委会,再有人送到收信人家里,几经周折,少说已经一周以上才能收到信件。爷爷每天要到茶馆喝茶,于是村上在外地工作的人都把家信寄到三毛茶馆,爷爷充当了“义务邮电员”。外地工作的同村人逢年过节回家时,都抢着给爷爷付7分钱的茶水费以表感谢之意,老板娘见多人为我爷爷付费,也“谢谢”一声,照收不误。

茶馆是江南古镇的标志,在市井长巷之中,聚拢来是烟火,摊开了是人间。在久别重逢的茶馆里喝早茶,感悟到了与在办公室里喝茶不一样的感觉。办公室里喝茶仅是忙碌之余的一种解渴本能,茶馆里才体验到一种休闲的品茶享受。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我喜欢上了到茶馆喝早茶,在缕缕茶香中慢慢品味美好的晚年生活。(陈思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苏北   老虎灶   长兴   茶馆   木船   集镇   早茶   酒菜   镇上   石桥   茶水   古镇   邮电   外地   爷爷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