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的历史变迁:铜矿之国何以一分为二?

头条号/天启元贞 文

塞浦路斯是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岛国,面积9251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左右,属于发达国家。

塞浦路斯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热,山地和平原的气温差异大,非常适合发展园艺业,盛产水果,尤以柑橘、橄榄和葡萄最为出名。

塞浦路斯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历史文化悠久,岛上有许多拜占庭、威尼斯风格的建筑,旅游业比较发达,被誉为“欧洲后花园”。

但是,塞浦路斯虽然名为一个国家,实际上出却处于希腊和土耳其两个国家的控制之下。北部由土族控制,面积3300多平方公里;南部由希族控制,面积5500多平方公里,此外还留有英军的基地和联合国缓冲区。

那么塞浦路斯是如何变变成今天这种南北分割局面的呢?

塞浦路斯的国名来源于拉丁语“aes cyprium”,意思是铜。实际上,塞浦路斯确实盛产铜矿,早在2300多年前就进入青铜器时代。塞浦路斯国旗上的铜色岛屿轮廓的创意即来源于此。

塞浦路斯国旗

据希腊相关文献显示,在青铜器时代早期,腓尼基人与希腊人来到塞浦路斯岛,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后来,希腊人建立了许多小王国,而腓尼基人被排挤出去,史称“塞浦路斯诸王国时代”。


之后,塞浦路斯相继被亚述帝国、第一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埃及托勒密王国所统治。公元前58年左右,塞浦路斯又落入罗马共和国手中,成为一个元老院行省。塞浦路斯在罗马帝国及拜占廷帝国统治下近700年。


托勒密王国


罗马帝国

公元642年前后,崛起于半岛的阿拉伯帝国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走塞浦路斯,先后归正统哈里发王朝、倭马亚王朝、阿巴斯王朝所统治了300多年。然而阿拉伯帝国之后走向衰落,拜占庭帝国又于945年夺回了塞浦路斯。




不过塞浦路斯刚被收回来100多年,11世纪初塞尔柱突厥帝国崛起,大败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小亚细亚。随即塞浦路斯被逃难建立的小亚美尼亚王国所统治,所以今天塞浦路斯才会有一部分亚美尼亚人。不过当时塞浦路斯大部分居民仍然是希腊人,名义上仍然属于拜占庭帝国。

11世纪末,塞尔柱突厥帝国分崩离析,最终走向解体,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也随之开始。1189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之时,塞浦路斯又落入十字军之手,并且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塞浦路斯王国,由英国“狮心王”理查兼任国王。


可是“狮心王”理查这个败家子因为烧钱过度,不得不于1192年把塞浦路斯的统治权卖给了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法国吕美尼昂家族的居伊以创收。

“狮心王”理查

吕美尼昂家族统治塞浦路斯期间,竭力想将这个岛屿“拉丁化”,但是很不成功。在统治了将近300年后,吕美尼昂家族不堪忍受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的频繁骚扰,索然于1489年将塞浦路斯卖给了威尼斯。



红色为威尼斯,绿色为奥斯曼

自从占据塞浦路斯后,威尼斯商人靠着这个岛屿与阿拉伯商人精诚合作,进行转口贸易,可谓赚的排满钵满。可是,崛起的奥斯曼帝国也对这个地方垂涎三尺已久。在1570-1571年,奥斯曼帝国从威尼斯手中夺取了塞浦路斯。如此一来,土耳其的移民就进入到了这个岛屿上。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了塞浦路斯300多年后,1878年英国人想找一个到印度洋航线的上的战略据点,于是从奥斯曼帝国那里得到了塞浦路斯的管理权,但所有权仍归奥斯曼帝国。

1881年,英国在塞浦路斯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土耳其人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希腊人,数量分别为45000多人和13000多人。所以当希腊而要求把塞浦路斯并入版图时,英国人根据民族人口对比并没有答应,而是仍然宣布塞浦路斯归属于奥斯曼帝国。

可是1914年以后,英国与土耳其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分属不同的阵营,英国于是占领了塞浦路斯。虽然英国本打算把塞浦路斯让给希腊,但最终还是食言了。1920年的《色佛尔条约》和1923年的《洛桑条约》进一步确定了英国对塞浦路斯的所有权。1925年,塞浦路斯又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尽管之后发生了要求加入希腊的暴动,但最终被镇压下去。

1945年以后,塞浦路斯又发生了支持加入希腊的暴动。并且,塞浦路斯首府尼科西亚的天主教主教马卡里奥斯三世请求希腊介入,而后又求助于联合国,但都徒劳无功。不过,1955年以后,希腊游击队却做出了反应,发动了一系列恐怖袭击。

这下英国坐不住了,开始寻求与希腊、土耳其以及马卡里奥斯谈判。谈判进行的很不顺利,发生了一系列变故,马卡里奥斯还被流放到塞舌尔。希腊、土耳其都是北约成员国,美国从北约内部的团结考虑决定介入,并强烈要求希腊与土耳其达成一致意见。

希、土两族人口从分散走向集中

最终,1959年的《苏黎世协议》规定,塞浦路斯成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但考虑到希腊人与土耳其人的利益,共和国的构成方式很独特:总统是希腊人,副总统是土耳其人,七个希腊部长,三个土耳其部长,共用一个首都——尼西亚。1960年,塞浦路斯共和国正式成立,由马卡里奥斯担任总统。

不过希腊人人口占优势,许多希腊人还是一直希望塞浦路斯回归希腊,到了1963年希土紧张局势升级,以至于联合国也不得不派出维和部队进驻。接着,希腊军政府使雅典与马卡里奥斯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于是1974年,马卡里奥斯要求驻扎在塞浦路斯的希腊军队全部撤走。希腊军队不干了,将马卡里奥斯推翻。

土耳其一看,希腊这是要独吞塞浦路斯,也不干了。于是土耳其也派兵在北部登陆,并迫使希腊军政府倒台。从此,塞浦路斯就被分成了两部分,沿着联合国划定的停火线“绿线”分而治之。这样以来,在塞浦路斯的希腊人就集中到了南部,土耳其人则集中在了北部。

之后,马卡里奥斯重新掌权,直到1977年去世。1983年,土耳其单方面宣布在塞浦路斯北部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只是土耳其自娱自乐,国际社会并不认可。

为了解决塞浦路斯问题,1992年联合国提出了解决原则:塞浦路斯成为一个“双地区”和“双团体”联邦国家;两个地区的分界改变不大。当然这个划分对希腊有一定好处,希腊所占据的地区自然条件最好。

然而直到2002年,联合国撮合下的会谈并没有达成任何结果。直到今天,希腊与土耳其在塞浦路斯问题上,分歧依然很大。人口占75%的希腊人还是想把它整体并入希腊,而土耳其人虽然只占10%,但土耳其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它也坚决不退让。

塞浦路斯能够造成今天这种局面,说实话,英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当初英国对希腊言而无信,塞浦路斯何以有今天这种一分为二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塞浦路斯问题又是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结果。

头条号/天启元贞 文

(本文为天启元贞原创,创作不易,喜欢请点赞、评论或转发,后续会为您带来更多其它精彩内容)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塞浦路斯   拜占庭   奥斯曼   卡里   土耳其   联合国   希腊   希腊人   铜矿   帝国   英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