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川之战,清朝惨胜,但是对中国的意义却是超乎想象

在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土得到了扩大,金川战役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战役,对整个清朝甚至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小金川战役一共两次,一次规模较大、一次规模较小,为了这两次战役清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彻底改变了清朝川边地区的格局和秩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朝为了此战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双方对抗将近二三十年的时间,最后这场战役以清朝的惨胜而告终。

大小金川战役,是清朝前期为数不多的战争,也是时间最长的战争之一,当时的清朝以兵力众多的优势惨赢了金川战役。

这场在当时看来无关紧要的战争,对清朝的后期和中国的意义却是令人惊叹的,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才稳定了川边地区,扩大了我国的疆土。

大小金川战役的缘起

说起大小金川战役,人们总会好奇它的来源,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乾隆并不是一个好战的皇帝,为什么会与金川地区展开了长达七年的战争呢?

金川位于今天的四川省西北部的藏族地区,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个蛮荒之地,交通不便,与外界没有过多的接触。

早在雍正年间的时候,当时掌管川边地区的总督,就曾经上折子说过这个地方地处偏远,不如在他们中间选出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来任职,并且世袭罔替。

这个建议是当时的一个权宜之计,这个被认为蛮荒之地的地方没有人愿意管辖,直到乾隆继位才有了改变。

对于整个清朝而言,乾隆刚即位的时候国力鼎盛,从而开始了对金川地区的战争,在现在看来是乾隆的这个举动扩大了整个清朝的疆土,但在当时这背后的原因却是极其地复杂。

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的朋友们大概都知道,曾经在顺治年间,采取过一个以番制番的策略,这个策略其实就是针对当时的藏地而设立的。

在金川地区主要的居民是藏族,这个地方也是属于藏地的管辖,虽然地处偏远,但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可以说,每一个皇帝都曾经想尽办法控制这块他们所谓的蛮荒之地,这也就是为什么会采取“以番制番”的策略的原因。

在采取了这个策略以后,金川地区就相当于清朝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是归清朝的统治和管辖的。

在金川归附于清朝的统治之后,这个地方也没有多大的改变,还是一样的交通闭塞、一样的贫穷落后。

到了康熙和雍正时期,这里又产生了新的土司制度,这样的方式暂时让金川地区产生了分裂,没有形成一个团结的部落,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各个土司之间不断地争斗,这也刚好是设立土司制度的人想看到的结果。

只有金川地区的土司们不断地进行内斗,他们才不会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任何威胁,就这样,金川地区慢慢地发生了改变,从以番制番的策略到了土司制度。

就这样持续了很多年,直到乾隆年间,金川地区的一方土司渐渐的强大了起来,不断吞并周边的其他部落,野心也渐渐的膨胀了起来。

也是在这个时候,乾隆预感到形势不对,于是派出了时任四川的巡抚开始镇压,不料的是,强大起来的土司族莎罗奔,竟然直接向清朝宣战,就此长达二十年的大小金川战争正式开始。

大小金川战役的经过

就如前面所说的,各个土司之间的争斗和强大的土司盘踞一地,彼此之间攻杀不断,莎罗奔的强大成为了清朝出兵的直接原因。

时任四川总督的张广泗收到乾隆的命令赶往前线,从此清朝陷入了一场艰苦异常的战争中久久不能自拔。

在刚开始,进剿金川地区的时候还算顺利,先是解除了沃日土司的热笼之困,紧接着又收复了大金川占据的毛牛,马桑等地。

在清军的不断围剿之下,有的土司禁不住开始投降,小金川的土司泽旺最先向清朝递上折子表示愿意臣服,并且退还之前占领的土地。

在感受到了胜利的果实的清军,开始沾沾自喜,就连乾隆见到小金川地区的土司纷纷投降,也以为大金川的成功指日可待。

为了全力地进攻大金川,作为总督的张光泗兵分两路,两路的官兵加起来一共八千人左右,再加上投诚的土司士兵,他们马上展开了对大金川的进攻。

张广泗以为自己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作战经验也丰富,能够很快攻克大金川,让人没想到的是大金川并非小金川,不是那么容易被攻克的。

由于张广泗的轻敌,在各路官兵发起进攻以后,狡猾的大金川首领莎罗奔为了保存实力,竟然选择了不和清军正面交锋。

和张广泗一样了解地形和擅长作战的大金川首领莎罗奔,将张广泗的部队拖入了不能前进亦不能后退的地步。

就这样,清军被困于碉寨和山间,而莎罗奔的队伍则驻守在各个易守难攻的地带,无论清军采取火攻还是地道水道等各种作战方式,都没有结果。

受到了打击的张广泗,这个时候才发现是自己轻敌了,莎罗奔的作战实力不在自己之下,甚至发出了“攻一碉不攻一城”的哀叹。

这第一场战争就这样持续到了九月份,面对天气的转变,乾隆令张广泗的队伍从冰天雪地中撤出,暂且到暖和之地稍作休息。

但是,固执的张广泗却认为他发现了新的进攻路线,并且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他坚定地认为,这一次一定能够在十月份就将大金川剿灭。

其实谁都知道,张广泗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之前的失败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所以才想着扳回一局。

但是,就在张广泗信心满满地准备再次进攻时,之前投降到部下的其中一个部落因为一些原因当即反水,这让张广泗猝不及防。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张广泗只能决定带领部队返回小金川美诺,而另一路的清军就没有张广泗这样的好运气,他们遭到了大金川的伏击,部队几乎被全歼。

这次的失败,对整个军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让这场战争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境地之中,面临失败,张广泗不断地向朝堂请罪,并请求朝廷派出援兵。

在接到张广泗的请求,乾隆怒不可遏,但还是给他派去讷亲带领的援兵,乾隆十三年薛钟琪也接到了援助张广泗的命令。

讷亲到了川边后,利用自己的身份胡乱的下达命令,明知道他不懂用兵的张广泗,却也丝毫没有违抗他的命令,导致部队受到了几次大的损失,为此乾隆甚至大骂张广泗将他免职。

接着,乾隆任命傅恒代替张广泗,并且给他派出了几千的精兵,傅恒到了川边之后,并没有直接开战,而是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傅恒比前两个人更加的聪明,在他的调研下,把整个地区的地形和战况以及面临的困难通通向乾隆作了一个完整的汇报。

做完汇报以后的傅恒,认为次年四月能够取得成功,在得到他的这个答案后乾隆终于明白了前线的情况,也终于认清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在认清真实的情况后,乾隆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他希望次年四月要么清军取得大捷,要么莎罗奔能够在此之间投降。

战争还在不断地进行着,双方都有着很大的损失,清军尚且有整个大清王朝作为后盾,但是大金川就不一样了,他们已经支撑不住了。

终于,在次年二月,大金川派人来到傅恒的营帐之中,便是大金川愿意投降,至此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以大金川的投降而告终。

这场所谓的胜利其实并不光彩,清军大幅度地损兵折将,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最后却是大金川表示投降就马上撤军。

清军撤兵以后,土司部落之间的争斗依然不断,于是在乾隆十三年又开始了平叛大小金川的战争,也就是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

这次战争的主帅换成了参赞大臣阿桂,此人一出,小金川的叛乱很快被平定了下来,接着在大金川展开了惨烈的激战。

大金川经过几年的修炼,兵力比以前更加地强壮,而清军还是和以前一样,靠人数碾压对方,这个时候阿桂被封为专门平定大金川的将军。

不得不说,阿桂不愧是清朝史上有名的大将,他在危急时刻出场扭转了战局,土司之间的联盟瞬间土崩瓦解。

大金川最终被阿桂率领的部队打败,散乱的部落面对阿桂带领的部队只能选择投降,这次平叛用了五年的时间,耗损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虽然最终是清军获得胜利,但也是惨赢。

大小金川战役带来的影响

大小金川战役正式结束之后,清朝针对他们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改革措施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宗教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影响,当地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透过这些制度我们可以看到清朝想要统治川边的决心。

大小金川战役,促进了清朝对大小金川地区的统治,在大小金川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对他们进行了奖惩。

在战争中负隅顽抗的土司领头,清朝给予了严厉的惩处,甚至将一些重要人物押解到京城等待发落,还有一些在战争开始之初就向清军投降,并且在战争中作出贡献的部落进行了赏赐。

清军的这波操作,让整个金川地区的人,开始慢慢地对他们表示出了敬重,更是对清廷留下了个好印象。

可以说,在战争结束后,清朝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了大小金川地区,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的一个统治。

试想一下,如果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小金川战役,有可能今天的川边地区就不会有着与内陆相似的风俗文化和经济文化。

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清朝的统治,大小金川地区逐渐地融入了整个大清王朝的生活习惯和统治当中。

而且,在川边地区,由于受到以番制番和土司制度的影响,形成了川边地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别具一格的风俗文化。

大小金川战役促进了川边地区与内陆的交流,也是整个大清王朝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

虽然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二三十年,但是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它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争。

川边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如果长期陷入战乱之中,对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是当时乾隆及时作出了反应派兵镇压,那么对后世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这些地方的平稳发展,在后来的中日战争爆发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此可以证明大小金川战役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对于大小金川战役带来的影响,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场战役为中国的国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乾隆作为清朝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皇帝,不少人认为他虽然一生有着很多的过失,但大小金川战役是他做过最对的决定。

然而,也有人认为乾隆被称为“十全老人”有些名不副实,清朝的灭亡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天的我们,没有办法去评判乾隆一生中的过失如何,但是就大小金川战役而言,他确实为后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也确实作出了一个很对的决定。

如果当初乾隆任其发展,没有及时派兵镇压大小金川地区,那么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我们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雀丹 《评乾隆两度平定金川的实质》。
  2. 刘正刚 《广东对平定金川叛乱的财力支持》,《西藏研究》,2006 年第1期。
  3. 曾唯一:《乾隆平定金川后的善后事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 年第6期。
  4. 潘洪刚 《乾隆朝两金川改土归屯之兴起》,《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 年第5 期。
  5. 彭陟焱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90-91 页,民族出版社,2010 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清朝   乾隆   大小   边地   土司   作战   中国   战役   部队   意义   战争   地区   金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