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放弃了无数海外殖民地,为何迟迟不肯放弃万里之遥的马岛呢?

“屋漏偏逢连夜雨”,英国在女王去世 、首相光速下台、苏格兰谋求独立后,又开始面临新的挑战。3月2日,阿根廷旧事重提,宣布2016年签订的《福拉多里-邓肯协议》无效,要求和英国重启关于马岛主权归属问题的谈判。对此,英国负责该地区事务大臣回应称这种要求“令人失望”,明确拒绝了再谈判的要求。

阿根廷外交部长卡菲罗与英国外交部长克莱弗利单独会谈

那么,英国放弃了那么多的海外殖民地,为什么就是迟迟不肯放弃万里之遥的马岛呢?

马岛的地理位置

马岛并不是一个岛,而是一个群岛的统称,它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陆地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约1300公里,与阿根廷本土相距约600公里,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又被称作福克兰群岛。马岛由东、西福克兰岛两个主岛和700多个小岛构成。马岛上目前仅有3000名常住居民,人均GDP高达4.8万美元,是南美洲最富裕的地区。

马岛由于两个主岛,以及700余个小岛组成

但别看这里的人均GDP很高,其实马岛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岛上几乎全是丘陵、山地,没有太多可供耕种的土地。而且哪怕有点耕地,由于马岛的年平均气温只有5度左右,农作物的产量也不会太高。因此在历史上,这里并没有人类居住。

马岛上崎岖不平的山地

一直到1690年,英国的航海家才发现了马岛这个荒无人烟的群岛,但他们明显被岛上的恶劣环境吓到了,在记录了当地的物种信息后便匆匆离开。此后又过了70多年,直到1764年,法国人在马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马岛上才终于有了第一批常住居民。

但这批居民的生活一点都不安稳,随着美洲争夺战日趋白热化,马岛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了出来。

英阿围绕马岛的争端

马岛正好位于南大西洋,控遏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德雷克海峡。

马岛重要的地理位置,可以遏制两大海峡进出船只

要知道,直到1914年,巴拿马运河才正式修建完成,在此之前,欧洲诸国去往南美洲西海岸,必须要走麦哲伦海峡或者德雷克海峡。因此在法国证明马岛能够居住后,立刻成为列强之间的“抢手货”,英国、西班牙、法国、美国在不同时期都曾占领过该岛。到了1840年,英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成为了马岛争夺战的胜利者,很快英国就将这里打造成船只修理工厂,同时,由于马岛附近的这两个海峡水文环境极端复杂,沉船很多,英国人也会将沉船打捞上来,能修的就修,不能修的就把货物取出来,在马岛上出售,这种“沉船活动”给英国带来了不小的利益。

英国最终取得胜利,占领马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马岛的地理地位大不如前,英国、法国等国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到了东亚、东南亚,对民族主义已经觉醒的南美洲失去了兴趣,而且当时苏伊士运河的修建已经提上日程,对欧洲来说,前往东亚,最近最安全的航线无疑是从印度洋经马六甲到达太平洋,马岛附近事故率极高的德雷克海峡反而显得有些鸡肋,而且南美洲是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英国的殖民地大多集中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在马岛除了捕捞沉船、养殖绵羊外,并没有太多的经济利益。

走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德雷克海峡更安全,且亚洲具有更多的经济利益

同时,英国受到来自美洲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早在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就宣布奉行“门罗主义”,明确要求欧洲殖民者退出美洲。1816年,阿根廷独立,并于1820年明确宣称自己对马岛拥有主权,但英国并没有放弃马岛的主权,一方面是阿根廷内战频繁,国力弱小,根本无法对英国的统治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当时英国兴起了一股“南极热”,而马岛恰恰就是离南极最近的群岛之一,作为跳板非常合适。占据了马岛,来自英国的探险家就可以先在马岛上适应一下环境,然后越过德雷克海峡,前往南极大陆。

马岛作为距离南极最近的岛屿之一,更方便探索南极岛屿

但随着斯科特、阿蒙森等人相继到达南极点,英国人终于明白,看似广袤的南极并没有多大的价值,随后英国又连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国力被战争消耗殆尽,英国人终于开始考虑退出马岛。上世纪六十年代,阿根廷重申自己对马岛的主权,英国也想要顺坡下驴,把马岛的主权在名义上还给阿根廷。

但英国想能拖就拖,尽量给自己争取时间,宣称只能先还给阿根廷马岛的主权,再租借马岛主权99年,阿根廷当然不答应,宣布最多只能接受十年,双方谈判陷入了僵局。

英国由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综合国力下降,英国考虑退出马岛

这时,阿根廷犯了一个大错误,那就是迫于内部经济压力,选择放弃谈判,于1982年武装占领马岛,逼迫英国妥协。这种行为直接触碰到了英国的“逆鳞”,“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抢”,对英国来说,这是个奇耻大辱,而且阿根廷的运气也确实不太好,当时的英国首相正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为了向世界表明英国虽然没落但仍是世界大国,拼命凑出了43 艘战舰、22艘辅助舰,硬是在远离英国本土1.3万公里,且几乎没有任何补给点的情况下与阿根廷打了两个月。面对动真格的撒切尔夫人,阿根廷哪里是对手,只能投降,失去了和平收复马岛的机会。

英国集结了43 艘战舰、22艘辅助舰,前往距离本土1.3万公里的马岛

马岛之战示意图

近些年来,海洋油气开采技术逐渐成熟,马岛附近海域的石油资源高达600亿桶,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全球每天的石油消费量也不过9000多万桶,丰富的海底石油资源给了英国新的占领动力。

马岛附近海域的石油对英国来说也具有很大的诱惑

阿根廷虽然在英国内忧外患之际要求重启谈判,但在多重诱惑下,英国恐怕依然不会做出太多让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苏伊士运河   英国   麦哲伦   撒切尔   南美洲   南极   阿根廷   沉船   殖民地   主权   海峡   海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