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你是曹操你也会杀他

文章字数5001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公元208年,一代名医华佗在监狱中迎来了自己最后的结局。在临死前,他似乎十分后悔,拿出一卷医书交给狱卒,对他说:“这本书可以用来救人。”然而狱卒害怕受到惩罚,不敢接受,华佗叹息一声,也不强求,便把这本书用火烧掉了。不久后,华佗在狱中被拷打致死,让许多人感到遗憾。

这段“华佗之死”后来在《三国演义》中被戏剧化,变成了华佗一心要救曹操,提出要进行开颅手术,却因此触怒曹操,最终在狱中死去。但实际上,《三国志》和《后汉书》对华佗的事迹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了解了真实的华佗,你就会明白:华佗被杀其实另有原因,而曹操或许是对的。

华佗的经历很富有传奇色彩,他的许多故事如果不是记录在史书当中,或许会被人当成小说或者某个夸张的传闻。但史书却明明白白地记载了这些事迹,可见华佗的医术之高超。

《后汉书》对华佗的记载出自《方术列传》,而《三国志》中则专门有一个《华佗传》,里面记载了华佗的许多传奇事迹。华佗字元化,年少时曾在徐州一带求学,精通好几种经书。沛国的相陈圭和太尉黄琬都曾征召他去当官,但华佗性子高傲,不肯去。华佗不但善于医治他人,自己也很擅长养生,到年过半百的时候看上去还像青少年,时人十分惊讶,将他称为仙人。

而华佗治病的水平也完全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他配制汤药时往往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成分,只需要几味药就足够了。并且也不需要用称来称量,因为所需的药量他都心中有数,因此在诊断完了之后就可以直接配药给病人喝,并告诉病人服药的各种注意事项。病人将华佗给的药喝完之后,身体也就基本痊愈了。

如果需要针灸,华佗也不用扎那么多穴位,往往只需要扎一两个穴位,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解决问题。他在扎的时候会问病人某处有没有感觉,当病人说有感觉的时候,华佗便会把针拔出,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而如果汤药和针灸都解决不了问题,华佗还可以做手术。他自己配制了一种“麻沸散”,病人喝下后就像昏死过去一样,毫无知觉了。于是华佗就开刀将感染的部分清理好,再进行缝合。病人四五天之内就不再感到疼痛了,等到一个月之后,伤口就也复原了。

这些是对华佗整体医术的描述,而对于其具体的治病事例,《后汉书》和《三国志》中也都有详细的记载。可能是因为华佗给许多名人治过病,所以史书对他的事迹记载较多。

当时有一个郡守找华佗看病,华佗看完后认为他的病要靠发怒才能治好。于是华佗先是暗中对郡守的儿子嘱咐了一番,之后说这个郡守的病要很多钱才能治。

郡守信以为真,便给了华佗很多钱让他治疗。但华佗却一再拖延,就是不给治,最后甚至不辞而别,还留下一封信嘲讽这个郡守。郡守被气得不行,便派人追捕华佗,要把他杀了,但郡守的儿子却暗中嘱咐这些人不要去追。郡守见大家都不听自己的,没人去追华佗,更加愤怒了,结果在极度愤怒之下吐出了几升黑血,竟然真的痊愈了。

有一次华佗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咽喉堵塞,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华佗就对他说:“我过来的路上旁边有家卖饼的人,他们家有蒜泥和很酸的醋,你去找他们买三升来喝,病自然就好了。”此人照做之后,果然吐出来一条蛇,病也好了。

他把蛇挂在车边,想要到华佗家去当面拜谢。此时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看见此人后就互相说道:“这位客人的车边挂着东西,肯定是遇到我们父亲了。”此人走进华佗家里,发现里面竟然挂着数十条蛇,看来都是跟他患了一样的病最后被华佗治好的,因此十分惊奇。

又有一次,一个叫顿子献的督邮得了病,本来已经好了,但华佗探视之后说:“你的身体还很虚弱,病其实还没好。你这段时间千万不要行房事,如果行房事的话必死,死的时候舌头会吐出来几寸。”但不久后顿子献的妻子来探望他,顿子献还是没忍住行了房事,果然死了,死时的状况就如华佗当初所描述的一般。

又有一个叫梅平的军吏得病了,辞官回家。当时他离家还有二百里,暂住在一个亲戚家中。华佗正好遇见他,就对他说:“你要是早点遇到我,那就还有的救,不至于到这个地步。现在你的病已经无药可救了,赶快回家去吧,这样你还来得及和你家人见一面,因为你过五天就要死了。”当时华佗已经有了些名气,梅平便赶紧回家,果然在五天后就死了,因为华佗的叮嘱,他才得以在死前见到家人。

郡守府中的两个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发烧了,两人都头痛难忍,病症基本相同,都来找华佗看病。华佗说:“倪寻应当通过小便的方式把热排出来,而李延则应该发汗。”有人问华佗,这两人得的不是一样的病吗,为什么治疗方式不同?华佗说:“他们的病看起来相似,但本质不同。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因此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华佗随后给两人开了不同的药,两人果然第二天就痊愈了。

类似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中国历史上不缺乏传奇故事,但像华佗这样能进入正史的传奇故事并不多,由此可见华佗在历史上的地位有多高。

《后汉书》虽然盛赞了华佗的医术,但对华佗的性格评价也十分简洁明了:“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这句话可能有些难以理解,我们分开解释。

“为人性恶”说的是华佗的性格不太好,恃才傲物,常常看不起他人,别人往往难以跟他相处。“难得意”说的是华佗的处境,他尽管医术高超,却一直不太得志,因此常常闷闷不乐,总觉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起开头对华佗的描述,陈圭和黄琬不都曾征召华佗去当官吗?是华佗自己拒绝了,怎么又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呢?结合后面对华佗的记载,我们可以大概判断出,华佗其实是一个醉心于仕途,对当官有着很大执念的人。可能是因为陈圭和黄琬给他的官职不够高,所以才拒绝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高的官职。

而接下来的“耻以医见业”就说明了华佗如此郁闷的真实原因,可能也打破了很多人对华佗的传统印象。“耻以医见业”意思就是华佗以当医生为耻辱,不愿意接受自己医生的身份。如果对华佗说他是名医,他可能还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华佗作为神医还如此讨厌医生的身份呢?

这就要提及当时的一个传统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以及读书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渐渐形成了“士农工商”的秩序。在当时,读书当官成为了各行各业人们的最高追求,甚至唯一追求。即便是优秀的工匠和富商巨贾,都更愿意让后代去读书,将来成为“士人”,好摆脱自己原来的身份。

医学也是一样,现在医生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在当时则被视为“贱业”,往往是读书不行的人才会去学医。华佗也是这么认为,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士人”,挤进官员的行列,而不是当一个“低贱”的医生。

对此《三国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也就是说华佗本来也是想读书当个士人的,最后却没能当官,只是当了个医生,因此十分后悔。华佗原本是把医生当“副业”的,副业都能如此出色,可见华佗确实是个天才。

从以上的记载也能看出,华佗行医是比较随意的,率性而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种风格与他高傲,不愿受拘束,却又热衷于当官的矛盾想法结合起来,最终把华佗带向了死亡的结局。他曾预判过许多病人的死亡,却从未预料到自己的死亡方式。

其实曹操本来也是看中华佗的,《三国志》记载:“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太祖”就是魏国后来对曹操的尊称,当时曹操苦于头风病,十分痛苦,便招来华佗为自己治病,每次头风发作都要找华佗。华佗只要针灸鬲俞穴,曹操很快就能痊愈。

看到华佗的医术如此高超,总能治好自己的病,曹操就觉得这么好的医生可不能放走了,应该留他在身边,一直为自己看病,这样自己的身体肯定就没问题了。

曹操有头风病,本来应该静养,好好休息,但他忙于国事,又怎能停得下来?结果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曹操就请华佗当他的私人医生,专门为自己看病。华佗却说:“这个病一时难以治好,需要不断进行治疗,才能延续一些寿命。”之后又对曹操说自己得到了家书,思乡心切,请曹操给他放个假,让他回家看看。曹操此时也很尊重华佗,就同意了。

然而华佗竟然就这么一去不返,过了假期的时间后也不回来,曹操派人问他,他就推脱说自己的妻子病了,没法回来。曹操被疾病折磨得十分痛苦,身边又没有得力的医生,多次写信给华佗,请他过来给自己治病,华佗就是不肯过来。曹操没办法,又派当地官员去询问,华佗不想这么被人使唤来使唤去,还是不肯上路,自称自己的妻子病得太重,没法离开。

曹操很生气,虽然他此时只是丞相,但实际上就是最高统治者,华佗却这么三番五次的拒绝自己,实在太不给面子了。而且华佗离开前是承诺了回来的时间的,现在却屡屡拖延,一次次违背承诺。即便是普通人,面对如此不讲诚信的人也会愤怒,更何况是曹操呢?

于是曹操派人去华佗家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是真的病了,就赦免他的罪过,给他延长假期,再给他四十斛小豆。如果华佗在说谎,就让派去的人把他抓起来。结果派去的人发现华佗的妻子根本没病,华佗果然在说谎,便把华佗抓了回来。曹操得知华佗一直在骗他,十分生气,便下令把华佗关进监狱。

此时荀彧劝谏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许多人的生命,不应该就这样杀了啊,您应该赦免他。”

但曹操此时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用不着担心这个,天下难道还没有这种鼠辈吗?”便下令严刑拷打华佗。

之后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最终华佗没有找到托付的对象,只得把医书烧掉了,这卷医书也就此失传,华佗本人不久后也死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失传的只是这卷医书而已,华佗的医学成果可不止这一点。《后汉书》记载,广陵吴普、彭城樊阿都曾向华佗学医,他们按照华佗给的强身健体的方法来做,都十分长寿。华佗还留下了几部医书,但可惜的是虽然此时没有失传,但在后来的长期战乱中还是失传了。

华佗死后,曹操还是经常受头风困扰,十分痛苦,但他并没有后悔,对旁人说:“我知道华佗能治好这病。但华佗这小子有意拖延我的病,就不想根治,想靠着不断为我治病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就算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去除这病根的。”直到曹操的小儿子“仓舒”,也就是曹冲病逝,曹操才叹息说:“我后悔杀了华佗,结果让我儿子就这么病死了啊!”

从以上记载我们其实就能看出,曹操后悔的并不是没让华佗治好自己的病,只是后悔自己的儿子因为没有华佗医治而去世了,这里曹操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至于华佗提出要实行“开颅手术”来“根治”曹操的头风,从而为曹操所忌惮,导致自己被杀的说法,《后汉书》及《三国志》中均未记载。很可能是后世为抹黑曹操而杜撰,后来被收入《三国演义》。历史上华佗被杀的原因,应该就是一直糊弄曹操,最终引发了曹操的怒火。

那么华佗为什么要这么一直吊着曹操,屡次欺骗他呢?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他自恃清高,不愿意被曹操约束住,就想一直这么自由散漫地生活下去。第二种就是曹操所说,想要有意拖延曹操的病,等着曹操开出更高的筹码,以此抬高自己的地位。但不论是哪种可能,他敢于如此欺骗曹操,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三国志》明确记载:“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对华佗已经相当宽容了。即便在“大怒”的情况下,也没有直接把华佗抓起来,而是先派人检查。如果华佗之前说的妻子病了的事情是真的,曹操也就宽恕华佗了,不再计较他屡屡失约的事情,反而还要赏赐他,延长他的假期。结果发现华佗一直以来都在骗他,曹操的愤怒可想而知,所以说华佗属实是自食其果。

而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历史上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了。华佗本来性子高傲也就罢了,要是能够信守承诺,忠实履行与曹操的约定,也不至于被曹操所杀。但他先是违背承诺,在假期过了之后还不回来,后来更是在曹操最痛苦的时候多次拒绝曹操。曹操每天被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唯一一个能救他的人却还是这种态度,大家可以代入一下曹操,就能明白他有多愤怒了。让更让他愤怒的是华佗长期用来以来敷衍他的理由还是假的,根本不存在,这就更让曹操愤怒了。

遭到这种对待,即便是普通人,恐怕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更何况是曹操。他本就不是多仁慈善良的人,一直以来容忍华佗只是因为敬重他的才学。但发现华佗竟然如此糊弄欺骗自己,曹操也就忍不了了:华佗才学再高,不能为我所用,那又有什么用?这正是他对荀彧说:“天下当无此鼠辈耶?”的原因。

可叹华佗天纵奇才,最终却死于非命,与东汉时期的另一位名医张仲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许,一生堂堂正正,以当医生为傲,好好治病救人,对于华佗而言是更好的选择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后汉书   华佗   郡守   医书   士人   医术   病人   真相   愤怒   妻子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