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英烈传 第三十四回 雁宿崖伏击日军精锐 黄土岭葬送名将之花



1939年10月末,日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派出辻村宪吉大佐率领日军第1大队与伪军的一部进驻涞源县城。涞源是独立第二混成旅团的旅团部驻地张家口的屏障,我军控制此地就可以威胁张家口,敌军控制此地就可以将我军在察哈尔南部、雁门关以北的根据地分割。涞源的敌人曾出兵扫荡我军根据地,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日军不死心,增兵涞源准备进一步扫荡。

根据我军在涞源城内的情报员透露,敌人拟分3路向晋察冀军区l分区根据地“扫荡”。其中东路由辻村宪吉大佐亲率1个大队、1个炮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共600多名日军与伪军,经白石口、鼻子岭向我银坊镇地区扫荡。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与聂荣臻商议后,决定伏击东路敌军。东路敌军的路线都是高山峡谷,利于伏击,且另两路敌人难以支援。杨成武特意考察了一遍从涞源到黄土岭之间的地形地貌,做到心中有数。


从白石口到雁宿崖之间的道路是一段宽约40米的河谷,适合打伏击战。杨成武部署1分区第3团(欠第2营)占领西流水以西高地,第2团加强第3团第2营在南道神集结,第1团占领司各庄,与第3团阵地连接。第3分区第25团两个营随第1团行动。整个伏击圈长十余里,从三岔口经雁宿崖到张家坟,均是两山夹一谷的险峻地形。游击第3支队向白石口方向侦查警戒。算上其他参战友军,有超过6000人参与伏击战。

游击第3支队听起来像是地方武装,但说这支部队是雁宿崖之战的第一主角一点也不夸张。该支队的队长与政委均由曾雍雅担任,因此被称为曾支队。曾雍雅1929年参加革命,智勇双全。此战他将担任诱敌的任务,敌人能不能走进伏击圈,我军能不能吃掉这股敌人,就看他能不能把敌人吸引过来,杨成武把曾雍雅称为“狼诱子”。


日军在11月2日出发,一路沿河谷前进。当晚与曾雍雅的部队遭遇,双方开始交火。日军从对面我军的火力与装束判读,这只是一支游击队,并没把我军放在眼里。曾雍雅命令部队边打边撤,沿途丢弃武器文件,日军见我军狼狈逃跑,放松了警惕,连警戒侦察也不做,大踏步地前进。

战斗图


3日早上7时20分,不知死活的日军先头部队遭遇1分区第3团迎头痛击,日军在狭窄的河谷中施展不开,前面的部队遭遇伏击后,后面的民夫与牲畜四散奔逃,加剧了日军的混乱。第1团团长陈正湘吹响冲锋号,第1营、第2营从河谷东西两侧向敌人发起冲锋,第3营则绕道日军先头部队后方发起攻击。后面的日军见先头部队遭遇袭击,短暂混乱后迅速后撤收拢,利用晨雾强占雁宿崖西南的一处无名高地与615高地负隅顽抗。当时河谷内还有小村庄,部分日军冲入村庄内,利用房屋院落抵抗,等待支援。日军炮兵与重机枪不断射击,阻止我军冲锋,我军缺少重武器,攻击遭遇挫折。

雁宿崖


此战我军出动6000余人,是日军兵力10倍以上,为的就是迅速干净利落的解决战斗。日军可以依仗的就是炮兵与无名高地、615高地,第1团第3营先是拿下了敌人炮兵阵地,陈正湘随即与第3团团长纪亭谢商议作战方案,决定由第1团1营主攻,2营与第3团1营、3营掩护。1营在营长李得才率领下向无名高地冲锋,掩护部队的所有轻重机枪向敌人开火,一直到1营的战士快冲到敌人阵地前才停止射击。战士们上好刺刀,冲进敌人阵地与日军白刃战,上面的敌人仅有30多人,十几分钟就被消灭干净。

此时第2团也消灭了615高地上的敌人,第1团第2营冲进村内清剿日军,里面的日军已是山穷水尽到扔石头抵抗的地步。下午4时,我军发起总攻,战至17时30分全歼敌人。总计消灭500多敌人,俘虏13人,缴获6门火炮,13挺机枪,210支步枪。

第1团7连连长钟茂华穿一身日本军大衣,挎着驳壳枪向上级汇报战果,大衣上的军衔显示这是个大官的衣服,而且衣服里用金线绣着辻村二字,确定是辻村宪吉的大衣无疑,可惜没有找到辻村宪吉的尸体。


雁宿崖一战,我军战果大,损失小,缴获颇丰,是杨成武的得意之作,更是曾雍雅诱敌的代表作之一。杨成武还凭借此战的缴获送给白求恩医生500副甲板、1000条绷带,以及担架等,大大缓解了我军医疗器材的匮乏。


雁宿崖战斗日军大败,随即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1939年10月30日,晋察冀军区第1分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他的部队正是驻守在张家口的独立混成第2旅团。

他决定亲率主力打击报复八路军,除了复仇之外,还有另外的原因。1939年10月25日,阿部规秀接到调令,让他到天皇身边做侍从武官。在天皇身边工作,本来是阿部规秀梦寐以求的,但是他最大短板是没有战场上的军功。他的“专家”称号主要源于学术建树,并知道在同僚眼里自己是个什么货色。10月2日,他刚晋升中将,部下的日军就损失了500多人。正因此,他迫切希望在离开中国战场之前寻歼八路军主力,建立军功。


涞源是八路军进入敌后最先解放的县城。这里有坚强的党组织,群众抗日情绪高昂,还有隐蔽情报网,八路军情报员冀诚提供了准确情报。另外,八路军对日军作战习惯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八路军“一分区详报”向上级汇报说:“过去的战斗经验告诉我们,敌人每次战斗失败以后,必有一个更大的动作。”综合各方面情况,杨成武决定:在雁宿崖战役胜利后,在黄土岭地区马上部署部队依托有利地形,张网以待。


不出所料,11月4日晨,阿部规秀亲率日军1500余人,分乘90多辆卡车,向雁宿崖方向急进,企图寻歼我第1分区主力。杨成武令八路军诱敌专家“狼诱子”曾雍雅带小股部队反复调动、激怒日军,诱敌东进,至黄土岭伏击圈。11月6日,八路军以6个团和1个炮兵营的优势兵力,对日军1500余人形成包围。


11月7日下午3时,日军全部进入黄土岭的峡谷小路,八路军伏击部队突然杀出,将日军压缩在长约1.5公里、宽约100米的谷中。八路军100多挺机枪从各个山头向谷中扫射,仅有的几门迫击炮对准日军猛轰。

战斗进行到下午4时,第1分区1团长陈正湘从望远镜中发现,对面山包上有一座独立院落,院里有一群日军军官,身穿黄呢子大衣,挎着战刀。陈正湘当即命令炮兵连迅速上山,炮兵连长杨九秤目测判断:“直线距离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18岁炮兵连战士李二喜奉命连发4炮,阿部规秀腹部和双腿被炸伤,约5小时后毙命。这是当时仅有的4发炮弹。当时发射炮弹的八二迫击炮,后来成为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日军失去指挥官,陷入恐慌。经数小时激战,被歼大半,其余数百人仍负隅顽抗。夜幕降临,我军各攻击部队联络不便,协同困难;且日军火力优于我军,强攻吃亏。于是,我军以巩固阵地为主,防敌逃跑,以小股部队袭扰疲惫敌人。是夜,日军连续突围10余次,均被击退。

8日天亮后,被围日军在5架飞机掩护下,全力突围。与此同时,敌驻保定110师团、驻大同26师团、驻张家口第2旅团余部,从各方向黄土岭急速增援,企图对我军形成更大的包围圈。战局已变,全歼敌人之战机已失,为避免损失,聂荣臻立即指示部队撤出战斗。


黄土岭战役,八路军以伤亡540人的代价,共消灭日军900余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骡马车200多辆;“缴获武器:钢炮4门、野炮1门、步枪79支、轻机弹500发、重机弹5500发、六五弹15460发……”当时,八路军只知道炸死了几个日本军官,据俘虏说:“你们打死鬼子两个大官,鬼子们哭得非常厉害”。后来东京《朝日新闻》发布消息,我方才确定,阿部规秀被击毙。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

这次战斗中,八路军不畏强敌,主动出击,两次设伏,有力地挫败了日军的进攻,奠定了晋察冀地区反“扫荡”胜利的基础。在当时,由于日军正面战场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军队内弥漫着失败情绪,而这场战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战胜强敌的信念。


特别是,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过于嚣张,狂妄自大,是阿部规秀之死的重要原因。由于狂妄自大,阿部规秀连续犯下三个错误:(1)狂妄自大使他失去冷静判断。1939年11月3日,阿部规秀给儿子写信说:“爸爸从今天起去南方战斗!……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口出狂言3天之后,他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2)狂妄自大使他选择了错误突围方向。

11月7日,阿部规秀开始突围。离他最近的是日军110师团,但他没有选择这个方向突围,因为他与110师团桑木崇明中将素来不和;他选择了另一方向,与110师团拉开了距离,给了八路军消灭他的机会。他死前有3个小时清醒时间,他留下遗嘱,要求上级严惩桑木消极怠工。

(3)李二喜的第一发炮弹落在院子外面,阿部规秀明白指挥所已暴露,他仍坐在堂屋门口,或许是认为八路军的炮手炸不死他——迫击炮最大的缺陷是不精准,没有瞄准仪器,全凭“手感”。李二喜的最后一发炮弹,落在他身前四五米处,而八二迫击炮弹杀伤半径是十米。他太狂妄了,三个错误,避免其中任何一个,他或许可以不死;三个错误同时犯,在劫难逃。

其实,狂妄自大是日军当时的普遍心态——日军在侵华战争初期接连取胜,普遍滋生了这种心态。阿部规秀被击毙,日本朝野震动,引起了日军的转变。日本《朝日新闻》撰文称:“中将级指挥官的阵亡,是皇军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涞源   日军   张家口   保定   狂妄自大   师团   炮兵   高地   精锐   我军   名将   部队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