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并没有使赵国彻底强大!

赵武灵王作为战国时期的赵国君主,是赵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君主之一。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国国势强盛,先后灭中山、东胡、楼烦等部落,在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在此基础上,为了对抗秦国的崛起,赵武灵王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在赵国历史上,胡服骑射一项改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这不仅提高了赵国的军队战斗力,还促进了赵国的经济发展。不过,胡服骑射却没有让赵国强大起来,甚至让赵国走向灭亡。

一、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指的是赵武灵王推行的一项军事改革。公元前350年,赵武灵王(原名赵雍)继位,并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包括:穿胡服、习骑射、以强弓硬弩代替骑兵的游猎。在胡服方面,赵武灵王要求平民和奴隶穿着轻便灵活的服装,也就是服装上胡化。在军事装备方面,赵武灵王采用了骑兵技术,这显然与当时的战国环境不相符。战国时期的秦国、魏国等国家都是以骑兵为主,赵国这样做显然不符合秦国、魏国等国家的情况。但是,从当时赵国的实力来看,如果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话,或许会对战国中期秦国、魏国一方造成严重的打击。

当然,对于赵武灵王来说,并非是想要推行胡服骑射。在此之前,赵国虽然也有骑兵技术,但是却没有那么强。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会进行骑兵技术的比拼,比如齐国、鲁国等国家都拥有比较强大的骑兵。在战国时期,虽然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到了战国中期甚至后期之后了。由此来说,因为赵武灵王之前没有经历过骑兵技术比拼,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然,对于胡服骑射这一军事改革措施来说,最终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是赵武灵王自己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赵武灵王之所以要进行改革之后一定要统一赵国北方各诸侯国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赵国北方诸侯国主要以游牧民族为主,而这恰恰是中原地区所不具备的。

但是到了战国中期以后,游牧民族已经彻底融入了中原地区、中原文明之中。因此作为中原地区一方诸侯国的赵国而言,自然不能成为待宰羔羊了。对此《战国策》中也有记载:“胡服骑射乃先起于赵”。由此可以看出赵武灵王为了实现统一北方诸侯国这一目标而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在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改革家商鞅曾经说过:“耕战为天下之通义”。由此可以看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后在战国时期对于各国的重要性了。

二、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前334年-前298年),赵氏,名雍,又名赵威后、赵公子豹等。从位年上来说,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赵武灵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98年-前298年,从公元前330年至前298年在位。因此,就战国时期的赵国来说,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是赵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正是因为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使得赵国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战斗力。

《史记》《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初以代地为郡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胡服骑射”、“二十年,秦灭赵”。而在“二十年胡服骑射”一条史料中更是说:“十七年,初置三川郡。

十七年,秦围赵邯郸之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十年春:秦使武臣以兵围赵都邯郸之急”、“二十年夏:秦使蒙恬将兵围太原以救邯郸之急。胡服骑射”等史料记载了秦昭襄王从长平战场撤军后的第二年(前296年),赵国已经陷入秦军的包围之中了。这无疑是秦国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

1、赵武灵王的早年经历

赵武灵王是赵简子之子,赵襄子的同父异母兄弟。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十二岁时就继承了王位。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他要到自己的父亲赵简子那里去做国君,从而成为国君,并且在他之前的国君是嫡子,即嫡长子继承制。

但是,赵武灵王的父亲赵简子去世很早,这导致了赵武灵王和父亲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时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很早就开始学习军事,并逐渐掌握了这一方面的能力。公元前301年,年仅16岁的赵武灵王接替晋定公成为国君。

对于武灵王来说,在晋定公和庄公两位国君去世之后,自己就成为了新的国君。由此,很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说明赵武灵王继承了父亲赵简子的位置。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说明此时的赵武灵王并不是非常出色的国君了。当然了,作为国君来说有一定的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公元前305年,秦军攻赵。此时秦国刚刚吞并了魏国一方实力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对此自然不能放松警惕。在此基础上,赵国上下同仇敌忾地抗击秦军的进攻。

2、胡服骑射的影响

首先,就胡服骑射的影响,一方面在于提升了赵国的战斗力。在此基础上,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国在军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而使得赵国在战国初期成为一方霸主。另一方面,也即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让赵国多出了不少军事人才。比如李牧、乐毅、赵奢等人都是赵国的名将。李牧在长平之战中率领赵军大破秦军,斩杀秦军十余万人。乐毅率领燕军攻入秦国首都咸阳城,秦始皇逃到沙丘宫(今河北省平原县南)。

更重要的是,在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胡服骑射虽然使得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但是,这并不能说赵国从此就强大了起来。因为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最终还是败给了秦国。更重要的是,在长平之战后不久,秦国就消灭了赵国这样一个强敌。在战国后期的历史上,秦国更是消灭了多个诸侯国,比如魏国、楚国等国家,这无疑是一个统一中原地区的强大国家。

3、长平之战的失败

在赵国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在长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防守,这使得秦国无法进攻。因此,在笔者看来,秦军之所以选择长平之战来消耗赵军。原因在于,就秦国方面来说,经过长平之战的消耗,秦国的国力也因此受损。在此基础上,秦军想要击败赵国,无疑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白起指挥下,秦军击败了赵国主力,俘虏了四十万赵军。

不过,由于长平之战中的双方都存在大量的损失,这无疑使得赵国在这一时期陷入了包围之中。由此,到了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三十六年),也即长平之战进入到尾声的时候。这对于秦国来说,自然希望尽快结束战斗。虽然在王龁率领下继续猛攻赵国城池和阵地,但是,秦昭襄王弃子白起不用的决定无疑让赵军陷入了重围之中。所以,秦昭襄王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结局了。最终是白起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

三、赵国的变革

在此基础上,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加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也即这成为其和秦国争霸天下的重要筹码。在这一背景下,胡服骑射还促使赵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赵国的一场改革运动,也即赵国这场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在赵武灵王去世之后,赵国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在胡服骑射之前,赵国经历了内乱、外患等问题,导致赵国国力大减。到了公元前299年左右,赵武灵王去世,其儿子赵惠文王继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赵惠文王时期,战国七雄中的魏国、韩国和秦国相继崛起。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赵国处于内乱之中,但是毕竟还有实力。

公元前295年左右开始,赵国经过赵武灵王和李牧的努力下,逐渐恢复了之前的实力。当然,虽然经过了胡服骑射这一改革后,赵国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是,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尤其是秦国来说,也没有停下自己崛起的脚步。因此在公元前295年左右开始的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虽然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却没能阻止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当然这一切都和赵武灵王没有多大关系了。

1、赵国的胡服骑射

在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国君的风格基本上是以武灵王时期的胡服骑射为蓝本的。公元前306年左右,也即赵武灵王在位时期,赵武灵王率领大军出征匈奴,并大败匈奴。在此基础上,赵国逐渐恢复了之前的实力。因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赵国可以说是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也即通过胡服骑射这一改革之后,赵国开始了自己的复兴之路。

对此,在笔者看来,胡服骑射这一改革虽然是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行动,但是通过这一改革方式来实现赵国的复兴却是非常有意义和作用的。因为从赵国本身来看的话,其主要实力还是在于军事力量方面。尤其是赵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帮助其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当然,虽然说赵国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公元前305年左右开始的长平之战中,赵括率领40万大军和秦军作战。虽然说秦军也有40万大军。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能够出动60万大军已经是极限了。在长平之战中失败之后,赵国不仅损失了大量兵马和粮草。同时,这也导致赵国这个国家从立国之初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也即在长平之战中失败之后,赵国已经失去了它的战略意义和价值了。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赵国想要重新崛起并称霸北方的话,那么必须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而从这一角度来看胡服骑射这一改革之后出现的结果是适得其反了。这也是因为这一改革并没有完全触动到赵国的根基和命脉。

2、长平之战

当然,公元前293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也即白起率领秦国大军,包围了赵国的上党。面对秦军的围困,赵孝成王连忙派廉颇、赵括统兵抵抗。因此,在廉颇率军阻击秦军的过程中,赵国一度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长平之战中,因为廉颇和赵括父子都是赵国名将。所以,面对秦国大军的围追堵截,赵括率领大军选择和秦军正面硬刚。虽然赵括的作战能力是不错的,但是因为他错误地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这场战役。在此战中,秦国虽然损失了不少士兵和将领,但是最终没有灭掉赵国。

3、合纵伐秦

最后,在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已经开始崛起了。而在秦国的逼迫之下,赵国也和其他诸侯国一起,组成了合纵联盟。在秦昭襄王时期,赵惠文王时期,齐、韩、魏三国以及燕国也加入到了合纵联盟当中。在秦昭襄王的主持之下,秦国、赵国和燕国的军队一起围攻楚国,迫使楚国迁都到了宛(今河南省南阳市)。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秦国和赵国、齐国等诸侯国都加入到合纵联盟之后,自然引发了秦昭襄王和齐愍王的强烈反应。战国末期,秦国再次发起了对韩国的进攻,结果导致了韩国的灭亡。最终,在战国末期,秦国联合楚国、齐国等诸侯国攻打楚国。

4、长平之战和胡服骑射的关系

在长平之战中,秦国用反间计让赵孝成王更换廉颇,同时又让赵括代替廉颇,因此使得赵国损失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显然是秦国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军队。与此同时,对于赵国来说,失去了廉颇这位优秀的将领,也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赵国的战斗力。虽然在廉颇之后,赵括同样有一定能力,但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因此没能取得军事上的突破。

公元前247年左右开始,秦国向赵国发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先后消灭了魏国、韩国、燕国等国家。到了公元前229年左右时,秦国正式灭掉了韩国。在此基础上,秦国进一步蚕食赵国领土。因此,从公元前23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8年为止这段时间里,秦国将赵国的全部土地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的长平之战中,赵国连遭重创。最终导致赵国损失了45万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45万人也即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消耗了不少兵力。对于这一问题来说,需要从秦军对赵军发动的五次攻击中寻找答案。

5、总结

从公元前295年到公元前247年,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胡服到胡化,从骑射到骑兵,赵武灵王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对于胡服骑射来说,既是为了增强赵国的军事实力,也是为了增加赵国的经济实力。同时,这也是赵武灵王和李牧两位大将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赵武灵王显然没有发挥出他的全部实力,也即赵国依然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

对此,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之所以没能阻止秦国一统天下的脚步,甚至是导致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推迟,主要原因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赵国不仅没有强大起来,反而越来越衰落了。这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二、赵国内部出现了内乱和分裂,导致赵国国力严重下降。而这也是战国中后期其他国家崛起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正是因为赵武灵王和李牧等名将的努力下,赵国才逐渐恢复了强大的国力。与此同时,长平之战让秦国一统天下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因此对于赵武灵王来说,在其去世后仅仅8年左右时间就去世了,从而没有给赵国带来更多的辉煌历史。

四、秦国的崛起

秦孝公即位后,立即任用商鞅变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公元前338年,秦国进攻魏国的河西地区,获得了很多土地和人口。在此基础上,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耕战”政策的实行。

商鞅认为秦国之所以落后于东方各国的原因主要在于农业不发达。为此,商鞅下令全面推行“耕战”政策,规定在封地实行军功制度。秦国奖励耕战,推行县制与连坐制,由国家直接控制小农经济。这样一来,秦国民众积极耕种田地,在国境内形成了一种“土地连坐”的社会秩序,民众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告发、相互制约。

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秦孝公去世后,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秦惠王)继位。在此基础上,秦惠王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比如公元前318年,秦惠王进攻巴蜀之地。公元前314年出兵攻打三晋之地和韩国、魏国等国。

这一系列的行动彻底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总的来说,在胡服骑射之后,赵国虽然在军事实力上迎来了一个巅峰期,但是,相对于秦国来说却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绩。这不仅因为秦国已经走向了一统天下的道路上,更重要的是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后形成了强大的政治体制。

在春秋时期(前476—前428)和战国时期(前312—前221)之间出现了两次著名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或称魏武卒变法)。

在此基础上,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建立了以军事为主、政治为辅的政治体制。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和实力,更是使得秦国最终统一天下成为可能。

五、胡服骑射的影响

在赵章继位之后,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赵和在位期间,赵国也确实实现了在战国七雄中的崛起。不过,相较于赵惠文王时期的国富民强,赵国的国力却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赵国不仅被秦国所压制,同时还陷入了和魏国、楚国之间的争霸。

其中,就赵国人来说,虽然他们对胡服骑射都非常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却是一种被动支持。毕竟,从长远来看,如果不主动进攻秦国的话。那么,赵国很有可能会被魏国、楚国等国所吞并。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赵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不过,在战国七雄中,赵国虽然没有和其他五国直接进行战争吞并对方的领土,但是却没有停止进攻别国的脚步。

比如在公元前299年到前299年这段时间内,赵国就先后灭掉了中山国、东胡等部落。可以说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对周围其他国家发起了不少进攻战。而这些进攻战中,有不少都是通过胡服骑射完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次进攻中有两次都是在赵国境内进行的。

也就是说赵国为了对抗魏国和楚国等大国时才会发动进攻战的吧!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战国七雄之间发动战争大都是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发起战争的原因之一了。而在赵国发动这些战争之前都已经获得了胜利。在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国取得了很多胜利战例。比如在前314年就对韩国发动了两次战争,这其中包括夺取韩国中山地区等土地和俘虏韩非等人;另外还先后联合魏国、楚国、齐国等国家对韩国发动了五次战争等等。因此在公元前305年到前295年这段时间内赵国发动主动进攻战的次数就比较多了。而对于赵国来说,也因此丧失了大量土地和人口!

六、胡服骑射的失败与赵国亡于秦的原因

在胡服骑射推行的时候,赵国虽然击败了秦军,但是,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虽然赵何是一位优秀的君主,但是,其继位后却让赵国的国力继续下滑。这导致了赵国在与秦国的角逐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胡服骑射虽然使得赵国在军事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赵国国弱民穷的局面。在胡服骑射之后,赵国中原变得更为贫瘠和落后了。而且,由于受到中原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赵人开始逐步排斥胡人和外来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与秦国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大战,但是却以赵国大败而告终。

在公元前259年,秦国联合其他国家攻赵,赵国一败再败。这不仅导致了赵国在战国后期失去了对三晋和楚国等国家的控制能力与影响力(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国力有所恢复)。而且,在长达十多年的长平大战中(长平之战)。赵国兵多将广、战略纵深大、后勤供应充足、军队作战能力强、将士作战勇猛等都是秦国无法相比的。

1、赵国对匈奴作战的失败

在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派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今河北定县),乐羊的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破中山国。但是,乐羊的军队却在与乐羊交战时,被秦军俘获。这使得赵武灵王失去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79年间(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时期),赵国被匈奴打得一败涂地,使得赵国不仅失去了对三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且还丧失了对秦国的控制力。

在公元前279年,赵国又被匈奴打得一败涂地。这使得赵国被秦国和三晋包围的态势变得更加严重。而且,在公元前260年至前228年间(即赵武灵王在位时期),匈奴又打到了赵国的上党(今山西长治)。这使得赵国不仅丧失了对三晋和楚国等国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且还使得赵国国力大不如前。

在公元前224年到公元前225年间(即赵王迁在位期间),匈奴又攻入了邯郸城(今河北邯郸)。

2、赵武灵王的决策失误

从赵国的情况来看,它就是一个军事弱国,它与秦国一样,都是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所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赵国。

而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则是一直推行的都是“以武治国”、“尚战”的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赵武灵王时期出现了很多军事人才。比如说廉颇、赵奢等将领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体系的。而这些军事人才和将领,在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中也给赵国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所以说“尚武”就是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内部存在着严重问题所造成的。而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由于采用了“以武治国”、“尚武”等政策,从而导致了赵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当秦国利用赵武灵王政策实施长平之战时,赵国国内也是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赵武灵王政策就是对的。因为在当时那个时期所实行的“尚武”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3、赵国自身内部矛盾重重

赵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赵国内部的矛盾重重。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在军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赵国却没有利用好这些进步来提高本国的综合实力。在长平之战中,赵军几乎是被坑杀了40万降卒。这主要是因为长平之战中赵军补给线过长,导致粮草供应不上,再加上白起在前线大搞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士兵不得不进行白起挖坑埋人以节省粮食。而最重要的是,白起在攻打廉颇的时候对赵括进行了欺骗(让其带兵出战),并导致赵军兵败如山倒。这不仅导致了赵国将士信心丧失,而且还使得赵国内部矛盾重重。

另外,由于赵国内部矛盾重重,使得赵国缺乏能征善战之人。虽然赵国在廉颇等名将的带领下多次击退秦军(长平之战中的表现)。但是,如果没有能征善战之人来进行指挥的话,那么在长平之战中只能是坐以待毙。这也是为什么在长平之战中秦国能够将赵军围困两年多的原因所在。当然了,除了赵国自己内部的矛盾之外,外部与秦国的矛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外部矛盾的话,那么长平之战也不会以赵军惨败而告终。

七、总结

对于赵国来说,因为胡服骑射的推行,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在经济上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提升,再加上赵国的经济发展了起来。在这一点上,胡服骑射也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同时,在赵国历史上,胡服骑射一项改革对赵国来说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胡服骑射是一项成功的改革。但赵武灵王却并没有让赵国国大起来。这是因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对于赵国来说有两点不利:

第一点就是:赵国因为胡服骑射一项改革而出现了财政困难,也即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军事。在这种情况下,赵国自然会削弱自身的军事实力。这是战国时期常见的现象之一。

第二点就是:赵武灵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赵国的问题,胡服骑射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已。虽然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是为了对抗秦国的崛起,但在赵武灵王去世后,赵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魏国   国君   秦国   楚国   强大   国力   公元前   战国   时期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