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刀光—陈桥兵变下:黄袍加身

#头条创作挑战赛#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坏人,相反是属于道德层次比较高的那一类,所以能干出“千里送京娘”那样的义举。只是当至高的权势就摆在自己面前时,有几人能忍住不动心?赵匡胤和他的兄弟们就没忍住,所以他们动手了。

要干这种大事,必须得有兵。赵匡胤虽说贵为殿前军总司令,党羽无数,但要在皇城中动手却是万万不敢的。首先,大周上两位皇帝都是马上皇帝,积威十余年,军中还是有众多支持者的。在皇城中动手,小皇帝与朝廷只要一道圣旨,这些支持者可能就会兴冲冲的来借赵家兄弟的人头去买一场富贵了。必须将这些人都带到小皇帝影响不到的地方,把他们跟小皇帝隔绝,让他们失去主心骨,变成一盘散沙。

其次,军中占多数的还是那些随大流的中立分子。想让这些人跟着一起造反,就必须挑起他们的不满,让他们感到前途灰暗、即将死无葬身之地。军汉最怕什么?无非是朝廷昏暗,大家杀敌不得受赏、立功无法升迁。这类流言要想起作用,也必须要将大军拉到朝廷影响不到的地方。

再次,对那些无法收买与挑动的,也需要将他们赶出皇城,走得越远越好,免得横生波折。

公元959年11月,小皇帝登基才4个月,赵匡胤便指使边境上的镇、定两州上报,说北汉联合契丹,举大军来犯,两州形势已危如累卵。辅政的宰相范质等人毫不怀疑,委托赵匡胤调兵抵挡。

960年大年初一,殿前副点检慕容延钊帅前军先发,这位就属于无法收买与挑动的,所以先被赶走了。

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帅主力出京,第一步达成:将大军与皇帝和朝廷隔绝!接下来要干的事就很熟悉了,前面的王莽、曹丕、司马昭等人已留下来详尽的操作指南。

首先得有天象:古人都讲“天人感应”,改朝换代这种大事怎么可能没有预兆?于是有军中一神棍,名苗训,行军途中突然看到太阳下还有一个太阳,两个太阳搏斗许久。苗训曰:“天命也”!此等大事当然瞒不住人,不到天黑,全军都在议论这个天命。

天象有了,接下来便是聚拢人心干大事。忠于赵匡胤的起义积极分子们开始四处活动,宣传口径便是“皇帝幼弱无知,大家拼死杀敌立下大功劳也只有赵点检知道,不如直接立赵点检为皇帝,然后再北上作战。”等大军开到陈桥驿,拥护赵匡胤做天子的呼声已是沸沸腾腾。

当夜,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赵匡胤被部下披上黄袍,立为天子。而留守汴京的赵匡胤义社兄弟石守信、王审琦得报后,也大开城门,接应大军南返。

正月初五,赵匡胤帅大军返回汴京,朝廷诸公这时才得到消息,虽是大惊失色,却也无可奈何。一场改朝换代的政变兵不血刃便完成了。唯有时任侍卫亲军副指挥的韩通密谋调兵抵抗,结果被军校王彦升发觉,满门被杀。

初六日,赵匡胤在皇城崇元殿接受禅让,另立新朝。废帝柴宗训被封为郑王,而后终宋一朝,柴氏子孙俱受优待,也是赵匡胤用这种方式稍稍弥补对故主的愧疚吧。

以宋代周,或许权势之争本就没有对错;又或者,成大事者,早就舍弃了凡人该有的很多感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王莽   天象   皇城   黄袍加身   改朝换代   兵变   军中   权势   朝廷   大军   皇帝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