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洗澡也有假放?古人和现代人谁假期多,一探唐代休沐制度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从古至今,大多数人都希望有假期能休息或处理自己的事。

今天现代人做老板的打工仔,在古代,朝廷官员也是皇帝的打工仔。

部分臣子大早上就要起来上班去早朝,听完皇帝开会后又要自己的衙门,继续工作。

而且他们不像今天现代人一样,有标准的下班时间,加不加班完全凭个人意愿,但大多数官员每天都有操不完心。

长期住在官府工作见不到家人,官员心理上也容易出毛病,这样怎么还能为皇帝的事业出谋划策呢?

于是皇帝便专门下令,定期让官员回家洗浴休整,这便是“休沐”。

到了今天,上班族也有假放,那究竟是现代人的假期多,还是古人假期多?

下面就从富有盛世之名的唐朝来看,古代上班族有多少假期吧!

作息时间表

说休沐之前,先来看看唐朝上班族的办公时间是怎样的,这样才能理解休沐制度的安排。

在唐朝时,古人的上班不叫“上班”,他们管上班叫做“视事”,这个名词上至皇帝下至官员,他们提自己工作都会这么说。

从汉朝开始,官员办公以及生活起居搞的都是留宿制,白天在官署上班,晚上下班就回朝廷安排的官府休息睡觉。

这在唐朝也是一样的,《唐六典》中曾记载了通用的上班时间是:每天早上太阳起来,官员就得开始上班,到了中午回家休息,下午不用来上班。

如果有人下午要来办事怎么办?

不用担心,在官署内每天都会安排人值午班和夜班,这种官员被称为“宿直官”。

这样看起来,唐代朝廷的上班族还蛮悠闲的,比现代人安逸舒适多了。

但实际上唐代中央公务繁忙的官署用的是另一张上班表,比如,在京城任职的官员,到了下午和晚上要轮流值午、夜班。

而州县上官员,因为更接近群众,每天都会解决一大堆陈麻子烂谷的小事情,公务繁忙的时候,还会将日落黄昏的时间单独拎出来,安排官员轮流值班。

因此州县衙门上的官员上班分早晚两番,进而分化出早衙和晚衙两种排班。这种排早晚班轮休的情况,古人称之为“宿直”和“寓直”。

唐人爱写诗,因此也有不少人写自己值午、夜班的诗歌,展现出官员值班各种各样的心态,妙趣横生。

有的是吐槽值班,心情不太美好;有的和同事值班还一起去打猎,对自己的工作相当满意;还有的忙里偷闲,欣赏衙外的风景,心境超然。

在轮流值班这点上,古今人们的心态是大差不差的。

中央官员的作息表安排的休息时间很充足,而州县上来讲,时间则更加紧凑一些,说“坐衙”确实是生动形象。

针对这种情况,州县上下班会设有“鼓声”,来通知官员,以免工作时间太长,官员忙得忘记下班时间的情况出现。

同时,这个鼓声也成为宾客好友来衙门的信号,高僧圆仁旅居唐朝10年之久,他在自己的游记里提到了一次办理登州文牒的经历。

当时他来到登州,打算把文牒的事处理好,方便在州内活动,结果当时他自己去迟了,尚书下班休息,跑去球场打击鞠了(一种马球)。

没有办法,圆仁站在在衙门口干等到了晚上,待值夜班的官员上班后,他才把文牒给办好,被安排进寺庙休息。

除了这两类官员,还有幕府的官员上班作息表不太一样,由于其官职的特殊性,史料中记载得比较少。

现在只能在韩愈的《上张仆射书》中可以窥得一二,文中记载了张幕府官员的上班时间是朝入夜出,除非是有疾病,或家中发生重大事故,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韩愈在文中认为这种上下班制度非常不好,如果非要按照这种时间表来上班,就他个人而言,他觉得自己是做不到且无法忍受的。

最后,他还说,如果让他按照这个时间表来干,时间久了,他绝对会憋得想发疯。

在后文,韩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可以分成两班:早上5点到7点之间上班,11点就可以下班休息;

中午午休,到了下午5点之7点这个时间段上班,晚上9点下班,他的这条建议和中央、地方实行的办公方式是一致的。

从唐朝官员的作息时间表,我们看得出来还是非常严谨的,并且相当讲究“张弛”的道理。

虽然古人爱强调勤劳是一种美德,但他们也认为,休息和娱乐是非常重要的,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办公。

这一点在朝廷官员休假安排上也有充分的体现。

休假回家

唐朝官员的放假时间,在初期和中后期有很大的差距,各代之间也有变动。

简单来说,可以将其分为“说了没做”和“没说做了”两端,唐朝休沐规定就在这中间变动,这个变动实际上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休沐制度不是唐朝首创,而是承袭前朝。自汉代以降,休沐制度便在官员之间流行。

在休沐制度正式确立以前,大多官员是在举行祭祀节日的时候放假。那时的贵族十分重视沐浴,认为洗澡是沐浴自然给予的恩惠。

大约是古代获取水资源的方式比较单一,因此显得额外珍贵,再加上他们爱惜父母给予的发肤,好蓄长发。

洗浴出来头发都是湿的,不便工作理事,洗净身体马上又风尘仆仆,也不太崇敬自然。

因此古人洗浴后常常会放下手中的公务,待在家里,也不接见客人。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汉朝,时间久了,为了能够确定官员的休假时间,以便于公务安排,因此推出了确切的休假制度。

汉朝的官员只要工作满了5天,就可以获得为期一天的休假时间来洗澡、捣腾自己,后来人们称这种休假方式为“休沐”。

这种方式跟今天商家送的集卡券有些类似,积累到一定点数、积分以后,便可以自行兑换想要的东西。

而唐朝的休沐制度在汉朝、隋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假期种类多样,变化也多,一直道唐玄宗时期才基本稳定下来。

就唐朝初期而言,由于刚刚建立新朝,战事颇多,加之隋朝懒政、怠政,君王沉迷声色的前例在先。

整个官僚集团都引以为戒,勤于政务,不敢怠慢,甚至为了让新朝站稳脚跟,许多官员是鞠躬尽瘁,为江山社稷操碎了心。

因此不管是统治者的要求,还是官员自发多加班,在唐初,休沐制度的实行不是特别好。

例如,在众多休沐假期中,官员的例假,也被称为旬假,是上班内固定休假时间。

“旬假”,顾名思义,官员可每隔10天休一次假,这就意味着官员可在每个月的上中下各休息一天。

在唐高祖、太宗时期,大家都忙着如何打好朝廷基础,旬假基本形同虚设,官员必须照常上班。

这个时候的上班时间,感觉比现代人要苦得多了,但毕竟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衰,恐怕大多数官员也是甘之如饴。

一直到唐高宗,永徽三年2月11日下诏,他认为,如今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因此就不必再像先辈那样当拼命三郎了,特此昭告天下,从此以后准许百官休旬假。

旬假这才重新回到休假安排内,只要一休假,这些官员就撒开欢来玩,游宴群集,十分热闹。

《滕王阁序》中就写到,当时王勃路过参与到这场宴会中,正好就是这群官员在休旬假,宴会上好友云集,而后的内容想必大家也知道,一群士大夫流觞曲水作诗,好不惬意。

除了官员自行组织宴会,到唐玄宗这里,皇帝还会让百官旬休时去全国各地游玩,带薪休假,命当地所司安排住处和吃食。

官员们休了例假,还可以休节假日。唐朝节假日丰富多样,这点在《唐令拾遗》中有充分体现。

例如,书中记载了唐朝规定休假7天的有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休4天的是寒食节连着清明节两个节日一起过,休3天的有夏至、中秋和腊日。

至于休一天的节日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像已经失传的人日,还有二十四节气中的四季伊始的节气都会放假一天。

林林总总算下来,整个唐朝官员的一年的假期,不论统治者怎么变动都超过了40天。

到了现代,国内的法定休假日共计11天,如果是双休的工作,加上周末算下来,假期有115或116天。

此外唐朝还创设了一些新的节日,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中秋节就是自唐朝兴起的。

值得一提的一点,唐朝人以老子李耳身份自居,因此到了老子的生日2月25日,都会放假庆祝。

而各个皇帝在位时,假期长度又有所不同,最长可达3天,这和当时统治者尊崇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到了唐玄宗这里,又开创了皇帝生日放假的习惯,时称“千秋节”,一直到玄宗去世,恐节日本意被扭曲才停止了节日。

关于皇帝诞辰的放假的争议,唐朝官员多次上书与皇帝争论,后来皇帝也拗不过群臣,自德宗起,皇帝诞辰仅作为庆祝活动,不再放假。

除了以上所述的例假和节假日,唐朝还有其他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而产生的休假,甚至还会考虑到官员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给予一些额外的假期。

请假与丁忧

唐代官员要请假也和今天一样,要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告知,唐初每个官员一个月可请2天的事假,而且最好是在政务清闲或者百官不入朝的时候。

不然的话,就算官员请了假,真有事情落到头上也会被上级给叫回来办公的。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大多数官员都会尽量在节假日或旬休解决生活问题。

而到了唐朝中后期,有官员上奏两天不够用,请求事假延长至3天,同样还是避免政务繁忙。

除了事假,官员们还可根据在职年数和距家远近,向上级请定省假,回去探望父老乡亲,一般在15天到35天之内选择,并且假期不包含官员往返所花费的时间。

另外,唐朝官员的病假一般比事假3天要长,但具体的时间还是要根据病情决定。

如果请病假超过了10天,这个官员的病又确实被大家看在眼里,那就可以免除惩罚,但是到了下个月官员必须亲自写明情况报告给中书门下,以此作为续假的凭证。

人有生老病死,古代官员如有家中亲人去世,另有丧假安排,这个假被称作“丁忧”。

丁忧是最为古人看重的假期之一,不论官阶大小,离家多远,尤其是父母去世,都得即刻辞官回家服丧,按照儒家最高的道德准则来看,守孝3年是最好的。

但现实中,能遵从古制的人寥寥无几,自汉文帝起,朝廷官员大多服短丧,假如真有人服了3年丧,在推崇孝道的汉朝必定会轰动朝野。

而到了唐朝,士大夫之中“入世”的理念逐渐兴起,服丧时间过长对于生者和逝者都毫无意义,更有人指出,所谓守孝3年实际是一种虚伪表现。

有人认为有这个精力,不如去继承逝者的愿望,好好做事,为天下百姓谋福。因此唐朝官员服丧至多不过2年。

就连皇帝遇到非常紧急的要事,而朝廷重臣服丧,人手短缺,无奈之下,也会强行命重臣返朝上班。

后来,针对丁忧请假,考虑官员的心情,有设置了服丧期满,每逢朔望日,官员都可以回家扫墓祭奠,以此兼顾两头。

前文说到官员每月请假的次数是有限度和规定的,有人会遵守,也就有人违反规则。

按理,请假超过一定期限的会扣月俸,超过100天的则会解职,但在实际操作上,这一制度实行的并不好。

而请假这一制度也为一些怕事的官员提供了躲避窘境的途径,但到了唐朝后期,随着制度的臃肿和腐败,许多官员开始大肆请假,出门游玩,不理政事。

更有甚者将自己的政务移交给其他部门处理,政府多次严重警告都无效果,于是这也为唐朝走向末期埋下了炸弹。

唐朝以后,宋朝更是优待官员,所以古人的假期确实要比现代人的要多一些。但在现代每个人的工种、工作内容不大相同,不似古代唯有读书做官是唯一的出路。

近期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取消调休的建议,在法定节假日的安排上,不知道借鉴古人劳逸结合的经验,是否也能创造出符合时代风貌的假日安排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古人   假期   制度   都会   汉朝   朝廷   唐代   唐朝   现代人   官员   皇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