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六国的为何是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历代文人墨客对秦的统一给予高度评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从何来?

秦朝疆域

自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后桓王继位,与郑国一役,王室军队败北。此后诸侯纷争不断,是谓春秋战国。《战国策》中曾描述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贪饕(tao)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百姓流离失所,天下生灵涂炭。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儒家学派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是普通百姓渴望和平的缩影。《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chan),不得休息。”作者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没有天子,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战国时期图

当天下一统的号角终将响起,上天将此使命托付给了秦国。公元前259年,或许某一天的夜里,星河浪漫,月明如盘。伴随着婴儿的阵阵啼哭,这位肩负着一统重任的嬴氏后裔降生了。谁也不会想到,数百年的战乱,数代秦王的励精图治,在这个婴儿手中迎来了终局。

秦国“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祖上也曾光辉过。春秋时期,秦穆公号令天下,成为一代霸主,而今日之秦更不可同日而语。商鞅变法,秦尊奉法家,废井田,开阡陌,重法制,立郡县,奖励耕战,在诸侯纷争中逐渐占据优势。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道“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志。”秦朝改变了人才政策,网罗天下英才。

公元前230年,29岁的嬴政开启了问鼎中原之路。面对六国相盟的局势,嬴政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各国,逐一击破,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定都咸阳。山川同色,日月同天,咸阳城楼上旌旗蔽空。“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北抗匈奴,南征越蛮,修长城,立郡县,“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就此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临洮   郡县   阴山   秦国   秦王   秦朝   战乱   公元前   诸侯   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