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运河对安徽意味着什么?合肥成运河枢纽,再现新的南北大动脉

安徽,位于我国的中东部,属于古代江南的一部分。淮河从安徽北部穿过,长江从南部穿过,一省穿两江,两条交通大动脉,使得安徽水运发达,灌溉便利,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安徽这地理位置,也算天选之地了

然而,虽然有两条大动脉,但长江、淮河河道近乎平行,在安徽境内也没有河流沟通,实际造成了安徽的南北割裂,皖北和皖南,中间夹着省会合肥,如果想要乘船南下或北上,只能绕道江苏。

反观条件与安徽相似的江苏,同样是一省穿两江,但江苏境内却有一条京杭大运河纵向贯通,连接了淮河与长江,使得南北通过运河连为一体。无论是货物北上还是南下,都要通过江苏,江苏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安徽和江苏,相偎相依,但江苏靠京杭大运河明显压制安徽一头

那么,在安徽境内,古人就没有想过打通一条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吗?实际上,还真有过,这就是曹操河。

说起历史上的南北对立时期,三国时的曹魏和吴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曹操和孙权基本是划江而治,为了统一全国,曹操经常南下攻打吴国。曹操为了运兵,经常走的通道就是涡河、淮河、东淝河、南淝河、巢湖和裕溪河。

曹操的运兵路线:涡河-淮河-东淝河-曹操河-合肥

曹操的老家是亳州,亳州恰好位于淮河的一级支流涡河岸边,训练好士兵之后便可沿涡河南下进入淮河,然后再逆流一段进入淮河的南面支流东淝河。东淝河的发源地为合肥西北的将军岭,距离南淝河尚有二十多公里,为了打通这段水路,据考察,曹操曾开凿过一段曹操河,连接东淝河和南淝河。这样,通过南淝河可直接进入巢湖沿裕溪河进入长江。

曹操河大致位置

因此,合肥就成为曹操进攻东吴的前沿阵地,东吴为了拔掉合肥据点,也曾经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但都无功而返。

东吴始终拿不下合肥

然而,由于将军岭地势较高,供水困难,后来大运河开凿完成,这段运河也就彻底废弃。从淮河通过江苏进入长江成为之后数千年的大通道,安徽境内的这条江淮运河慢慢也就无人提起了。

但是,到了现代,有了各种工程机械手段,穿越分水岭打通一条运河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于是,这条江淮运河真的来了。

江淮运河北段利用东淝河的北部河道,在淮南市寿春县接入淮河,然后沿瓦埠湖南下,经瓦埠镇、安丰镇、茶庵镇、三觉镇,高店乡、长镇、大柏乡,在合肥市以西接入派河干流,沿派河进入巢湖,该段航线约150公里,为二级航道,可通航2000吨级以下船舶。

江淮运河北段走向

在巢湖以下又可分出三条线路,分别为裕溪河线、西兆河线和菜子湖线。其中裕溪河线为主要航道线路,全长约61.8公里,为二级航道标准。西兆河线全长约74公里,为三级航道标准,可通行1000吨级以下船舶,菜子湖线全长113公里,同样为三级航道。至此,江淮运河全面接入长江。

巢湖以南线路

江淮运河一旦打通,将沟通淮河和长江,安徽割裂的南北地区将通过运河连通起来。位于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合肥将成为运河枢纽,进一步提升合肥的省会地位。

江淮运河全貌

除了江淮运河以外,在淮河以北,多条支流早已打通,包括沙颍河、涡河、浍河三大支流,往北可连通安徽多个城市并可延伸至河南境内,特别是淮河第一大支流沙颍河,上游可直通河南的周口、漯河与平顶山,未来还可通过沙颍河支流贾鲁河连接郑州,承接郑州货物南下的功能。淮河以北,腹地广阔,前景可观。

淮河以北,腹地广阔

在江淮运河以南,则有芜申运河正在进行改造。芜申运河西起芜湖市,往东经南京高淳区,溧阳市,在宜兴进入太湖,出太湖后在苏州市吴江区进入上海,接入上海黄浦江。

芜申运河

芜申运河原为一条古运河,因航道浅,且碍航桥梁多,多数河段为六到七级以下航道。进行整治之后,整体航道可提升至三级,通航1000吨级货船。芜湖和上海直达,航程缩短100多公里。

运河全部贯通之后,沙颍河、江淮运河、芜申运河连为一体,大致与京杭大运河平行,将成为一条新的南北大通道,未来从郑州坐船可沿此线路南下直达上海。

新的南北大通道出现

而这其中获益最大的就是安徽。安徽打通了自身的南北大通道,沟通了南方和北方,还将航道深入河南,承接河南的货物转运,进一步盘活自身经济。同时,合肥作为运河枢纽,未来的中心城市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合肥港码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合肥   安徽   江淮   运河   淮河   涡河   巢湖   大动脉   长江   航道   江苏   枢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