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爷爷去世后两个月,徐竹青的公婆却逼着阎锡山纳妾传宗接代

阎锡山和徐竹青的婚姻生活中,他们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难。尤其是在阎锡山年轻时,由于家族生意失败,他们不得不躲债,生活十分艰苦。但是,徐竹青一直陪伴着阎锡山,支持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虽然两人共同走过了32年的婚姻生活,但徐竹青一直未能为阎锡山生下子嗣。这对于当时注重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焦虑的事情。但阎锡山并没有因此对徐竹青产生厌倦或不满,他保证会永远陪伴她,不会变心。

然而,当阎锡山的爷爷去世后两个月,徐竹青的公婆却开始逼着阎锡山纳妾以传宗接代。阎锡山说什么都不同意,阎锡山父母眼看没办法。就找到了徐竹青的姑姑徐该龄劝说两人。

徐该龄曾经劝说过阎锡山,但是阎锡山并没有听从她的建议。于是,徐该龄找到了徐竹青,请求她妥协并同意让阎锡山纳妾。虽然徐竹青表现出了一些思索,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晚上妻子也劝丈夫能够再娶,无奈之下阎锡山同意再娶一房。但同时阎锡山也保证,娶了小老婆之后,一切家里的事徐竹青说了算。将来小老婆生的孩子也只能叫徐竹青“妈妈”,叫生母为“姨”。

阎锡山为了家族的传承,迎娶了14岁的徐兰森,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结发之妻徐竹青。尽管两人没有孩子,但他们之前的婚姻生活却充满了感情和默契,但一切慢慢的开始发声了变化。

于是,阎锡山的副官李德懋代为物色了一个14岁的女孩儿姓许,带回家成为阎锡山的小老婆。阎锡山要求这个小老婆只负责传宗接代,而他的妻子徐竹青才是他真正的爱人。这个小老婆点点头,表示同意。年仅14岁的徐兰森进入阎锡山的家,很快生下了五儿一女。她对待公婆孝顺备至,与下人亲如姐妹,深得公婆喜爱。阎锡山也对她宠爱有加,并对徐竹青越来越不屑一顾。徐竹青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但却无力改变。阎家的人也都对徐兰森更加倾向,完全将徐竹青的存在抛之脑后。徐竹青感到非常委屈和气愤,但却只能默默承受。

战乱时期,阎锡山逃亡大连,徐兰森也带着孩子去了大连。只有徐竹青留在河边村照顾公婆。一年后,阎锡山回到了河边村,徐竹青心中欢喜,希望能和阎锡山住在一起。徐竹青一直是阎锡山家中不可或缺的家庭主妇。她不仅照顾公婆周到,而且勤劳持家,宽容大度,备受阎家人敬爱。然而,她的不幸在于不能生育,这成为了她在婆家不被待见的原因。一天,公公突然宣布让阎锡山带着徐兰森和孙子去西汇别墅居住。徐竹青心里非常不快,觉得这是对她的不尊重。更让她气愤的是,孙子们居然开始称呼徐兰森为“妈妈”,这让她感到心里异常失落。

徐竹青向阎锡山理论,但阎锡山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叫什么不都一样吗?”徐竹青再也忍受不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拿起鸡毛掸子砸碎了窗户。这一幕让阎锡山恼羞成怒,夫妻俩在30多年来首次大吵起来,让徐竹青彻底失望。虽然公婆出面平息了这场风波,但他们并没有为徐竹青说话。在他们眼里,徐兰森生了孩子,对家庭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徐竹青无法忍受这种不公平待遇,于是决定离开家去通顺巷的一处私宅。

尽管阎锡山派人请徐竹青回府,公婆也经常请她回来,但徐竹青已经彻底离开了河边村。后来她回想,从纳小妾的那一刻起,她与阎锡山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了。后来,阎锡山派又多次派人去请她,她的公婆也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派人把她请回来, 许兰森也时常让自己的儿女拜见许竹清。 但许竹清虽然和阎锡家的关系好转,但却再也没有回过江边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传宗接代   公婆   生下   孙子   小老婆   大连   气愤   河边   爷爷   家族   孩子   阎锡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